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力学 选择题库

材料力学 选择题库

1.变形与位移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
(A)变形是绝对的,位移是相对的;(B)变形是相对的,位移是绝对的;(C)两者都是绝对的;(D)两者都是相对的;
2.2.下列内力说法正确的是(C)
(A)F1≠F2, F2≠F3 ;(B)F1=F2, F2>F3 ;
(C)F1=F2, F2=F3 ;(D)F1=F2, F2<F3 。

F是内力
3.图示三种材料的应力应变图,弹性模量最大的材料是(B),强度最高的材料是(A),塑性最好的材料
是(C)。

4.长度和横截面面积均相同的钢杆和铝杆,在相同拉力作用下(A)。

(A)两杆应力相同,铝杆变形大于钢杆;(B)两杆应力相同,铝杆变形小于钢杆;(C)铝杆的应力和变形均大于钢杆;(D)铝杆的应力和变形均小于钢杆。

5.图示联接件,若板和铆钉为同一材料,且已知[ςbs]=2[σ],为充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铆钉的直径d应为(C)。

(A)d=2t;(B)d=4t;(C)8t/π;(D)4t/π。

1.在单元体两个相互垂直的截面上,切应力的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
2.扭转切应力公式σ=Tρ/Ip适用于任意截面形状的轴。

×
3.受扭转的圆轴,最大切应力一定出现在扭矩最大的横截面上。

×
1.根据圆轴扭转时的平面假设,可认为圆轴扭转时的横截面(A)(A)形状尺寸不变,半径仍为直线;(B)形状尺寸改变,半径仍为直线;(C)形状尺寸不变,半径不保持直线;(D)形状尺寸改变,半径不保持直线;
2.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偶矩T作用,轴内的最大切应力为σ,若轴的直径变为原来的一半,则最大切应力为(C)。

(A)2σ;(B)4σ;(C)8σ;(D)16σ。

1.按静力学等效原则,将梁上的集中力平移不会改变梁的内力分布。

×
2.当计算梁某一截面上的剪力时,截面保留一侧的剪力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
4
3.最大弯矩和最小弯矩必定发生在集中力偶处。

×
4.简支梁的支座上作用集中力偶M,当跨长L改变时,梁内的最大剪力发生改变,而最大弯矩不变。


5.集中力作用处,剪力有突变,弯矩也有突变。

×
6.1.剪力和弯矩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C)(A)同一段梁上,剪力为正,弯矩也必为正;(B)同一段梁上,剪力为正,弯矩必为负;(C)同一段梁上,弯矩的正负不能由剪力唯一确定;(D)剪力为零时,弯矩也必为零。

7.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和弯矩都有突变;(B)集中力作用处,剪力有突变,弯矩图不光滑;(C)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和弯矩都有突变;(D)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有突变,剪力图不光滑。

3.图示两连续梁的支座,长度相同,集中力P作用位于C处右侧和左侧,但无限接近于C,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
(A)两根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都相同;(B)两根梁的剪力图相同,弯矩图不同;(C)两根梁的剪力图不同,弯矩图相同;(D)两根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都不同。

4.图示两连续梁的支座,长度相同,集中力偶M0作用位于C处右侧和左侧,但无限接近于C,以下结论正确的是(D)
(A)两根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都相同;(B)两根梁的剪力图相同,弯矩图不同;(C)两根梁的剪力图不同,弯矩图相同;(D)两根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都不同。

5
结论:两段剪力图和弯矩图都不相同。

1.梁在纯弯曲时,变形后横截面保持为平面,且形状、大小不变。

×
2.图示梁的横截面,其抗弯截面系数和惯性矩分别为:

×
3.梁内弯矩为零的横截面,挠度必为零。

×
4.梁的最大挠度处,转角为零。

×
5.纯剪切单元体属于单向应力状态。

×
6.构件上一点处沿某方向的正应力为零,则该方向上的线应变也为零。

×
7.若ς1>ς2>ς3,则必定存在体应变。

×
1.设计钢梁时,宜采用中性轴为(A)的截面,设计铸铁梁时,宜采用中性轴为(B)的截面。

(A)对称轴;(B)偏于受拉边的非对称轴;(C)偏于受压边的非对称轴;(D)对称或非对称轴。

(B)2.从半径为R的圆截面木料中切割出一弯曲矩形截面梁,则矩形的最佳比例h/b=(A)。

(A)1.414;(B)1.732;(C)1.5;(D)2.0。

3.将桥式起重机的主钢梁设计成外伸梁比简支梁更有利,理由是(A)。

(A)减小了梁的最大弯矩;(B)减小了梁的最大剪力;(C)减小了梁的最大挠度;(D)增加了梁的抗弯刚度。

4.图示两梁的EI相同,q相同,则两梁(A)。

(A)内力相同,挠度不同;(B)内力不同,挠度相同;(C)
内力、挠度均不同;(D)内力、挠度均相同。

5.为提高粱的抗弯刚度,可通过(D)实现。

(A)选择优质钢材;(B)合理安排支座位置,减小跨长;(C)减小梁上作用的载荷;(D)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

6
抗弯刚度指EI。

各种钢材的E相差不大,因此选材达不到效果。

6.过受力构件内一点,取截面的不同方位,各个面上的(D)。

(A)正应力相同,切应力不同;(B)正应力不同,切应力相同;(C)正应力和切应力都相同;(D)正应力和切应力都不同。

7.在单元体的主平面上(D)。

(A)正应力一定最大;(B)正应力一定为零;(C)切应力一定最小;(D)切应力一定为零。

8.下列强度理论的描述正确的是(D)。

(A)需模拟实际应力状态逐一进行试验,确定极限应力;(B)无需试验,只需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说;
(C)需要进行某些简单试验,无需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说;(D)假设材料破坏的共同原因,同时需要简单试验结果。

9.对于危险点为两向拉伸应力状态的铸铁构件,应用(A)强度理论进行计算。

(A)第一;(B)第二;(C)第一和第二;(D)第三和第四。

10.图示两危险点应力状态,其中ς=σ,按第四强度理论比较危险程度,则(C)。

(A)a较危险;(B)b较危险;(C)程度相同;(D)无法比较。

分别求a、b的三个主应力。

11.图示两危险点应力状态,按第三强度理论比较危险程度,则(C)。

(A)a较危险;(B)b较危险;(C)程度相同;(D)无法比较。

14.厚壁玻璃杯因沸水倒入而发生破裂,裂纹起始于(B)。

(A)内壁;(B)外壁;(C)内外壁之间;(D)内外壁同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