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
亮出你自己·学会认识自我
[教材:湖南师大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
执教:谢九千
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自我的方法
能力:增强自我认识、自我调适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
能运用认识自我的方法真正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自我意识
教学难点:
形成自信自尊、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教学模式:
三和立体化[“三和立体化”课题实验报告在全国核心刊物《思想政治课教学》2001年第4期上发表]
教学方法:
情境法活动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程序:
一、激情
首先,我们一起来开展一个“挑战800,我能行”的游戏,请同学们大呼三声“我能行”,看谁喊得最响、最亮?(学生高呼后,教师给予评价)大家都喊得好,喊得妙,喊得是呱呱叫,我相信大家一定能积极、主动、大声回答问题,并能主动提问,考倒老师和同学们,
让老师和同学们为你喝彩!
二、启思
(一)我想问的是,“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长相满意吗?(请学生自由发言)
(二)我特别想了解一下,“大家有没有过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你当时的内心感受是怎么样的?(请同学回答)
(三)其实,我们关注自己的长相,留意自己的内心感受,实际上就是在逐步地了解自己,也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学会认识自我。
那么,“你了解自己吗?”“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你正确的了解自己呢?”(可由学生自由讲,老师将学生讲的方法归纳为三个“绝招”,并可以打乱次序!)
(四)“第一个绝招”:反思自身,认识自己
我们来给自己建立一个“自我小档案”,学会反思自身!(呈现“自我小档案”,填写好后请同学回答)
想不想了解一下老师的小档案?
时间:2004年7月25日
姓名谢九千
性别非女年龄不小了30 岁
身高不理想1.55米体重50公斤
容貌特征端庄大方
常有的表现微笑
性格乐观、自信、比较随和
兴趣爱好演讲、看书
我喜欢的格言:
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
然就是奴才。
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
立不是孤立。
——(德)歌德
愿生生世世为矮人。
——(菲律宾外交部长)罗慕洛
画我
(请画出自己的特点)
外表最令我满意的有:眼睛明又亮,像个男子汉外表最令我不满意的有:身高像耀胡耀邦
我的优点有:勤学好思,乐于助人
我的缺点有:没有耐心,不够细心
我能改变的有:没有耐心,不够细心
我不能改变但能坦然接受的有:爱睡懒觉
(五)第二个绝招:与人比较,认识自己
我们来开展一个“亮出你自己”的活动,请同学们谈一谈在个性、能力、与人交往的态度、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强弱。
即在方面,我比同学。
(学生思考后请同学回答)(六)第三个绝招:以人为镜,认识自己
我们一起来当一回“小记者”,以“他人心目中的我”为题,采访你的老师、父母、同学、朋友,看看他们是怎样评价你的?今天这堂课上,我们主要采访自己的同学,回去了可以采访父母、老师、朋友,而且,我们常常通过同龄伙伴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下面,请你们同桌、上下桌之间,还可走动座位,互相采访。
(请2组同学示范)(七)同学们,这三个绝招比程咬金的三板斧还要厉害百倍,你都会用了吗?其实,第1、2个“绝招”可以综合为一招“自我评价”,第3招也可以叫另外一个名字:他人评价。
(八)这三招二式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如果只用“自我评价”,就会怎么样?(请学生回答)有失客观公正!
(九)如果只听“他人评价”,就会如何?(请学生回答)失去自我。
三、导行
(一)“快乐大本营”
请同学们来对这节课做一下总结,或者提出问题,向同学和老师挑战,可以这样想:这节课,我学会了……
使我感触最深的是……
我感到最困难的是……
我想我将……
(在我的启发下课堂上终于有一个学生主动提问:假如我什么都不行,一点优点都没有,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二)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参加一个“蓝天之约”践行活动
首先,我要送给同学们一份最珍贵的礼物——“老子”的一句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够了解别人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能够了解自己的人,一定是很聪明的人)
其次,开展“学习与评价”活动,给自己写段评语:
三种人
原来这世界上有着三种人。
第一种人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他们是聪明的。
第二种人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他们是快乐的。
第三种人既不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也不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他们是愚蠢的。
你属于哪种人?给自己写一段评语吧:
我相信,同学们能在广阔的蓝天下,牢记古希腊阿波罗神殿上的“要认识你自己”的格言,炼就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成为生活中的勇者、智者、强者、成功者,具备中华的力度、速度、广度、深度。
教学后记:
这是2004年暑假在株洲县开展新课程培训时,给老师和学生上的一堂示范课,我看到前一天一位讲课老师给这些学生上课时,他们不愿积极回答问题,老师叫他们上台表演小品,做了很多启发引导工
作也不上来,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认识到“我能行”,并能主动提问,考倒老师和同学,我欣喜地看到,学生情绪高涨,回答问题积极,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主动提问“老师,假如我什么都不行,一点优点都没有,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给他进行解答。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教育部编写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中指出:“学”贵在于“问”,好课应当越讲问题越多,我还想到:我们现行的课堂教学在拼命扼杀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快结束新课时,一般会问:同学们,都听懂了吗?还有没有问题?同学们会齐答:没有了!而在评价学生时却紧紧抓住学生的问题不放,将学生“打倒在地,还要踏上一只脚,必欲除之而后快”,课上课后能主动提出问题的更是微乎其微,这样的教育真是“问题”。
通过这节课,我深深体会到:关注学生,把握学生的特点,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因势利导,这才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这节课以情境、活动为中心,让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探究,互助合作,较好地运用了新课改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并注重了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及时鼓励,评价语言富于变化,也是本堂课能获得大家高度赞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