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领导和管理教育活动的权力,称为()。
选择一项:A. 教育行政权B. 教育立法权C. 国家教育权D. 教育司法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属于()。
选择一项:A. 规章B. 行政法规C.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D. 法律3.社会教育权是指来自于行使国家教育权机构以外的()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他人发出教育方面要求的权利。
选择一项:A. 个人B. 社会组织或个人C. 社会组织D. 公民教育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教育方面的()。
选择一项:A. 工作准则B. 基本要求C. 行为规则D. 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的规定,体现了教育法的()原则。
选择一项:A. 公共性B. 终身性C. 平等性D. 方向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有关“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的发展,奖励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的规定,属于()性规范。
选择一项:A. 授权B. 平等C. 义务D. 法定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法、()及其规律。
选择一项:A. 教育法律现象B. 教育法律义务C. 教育法律意识D. 教育法律权利201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有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的规定,体现了我国教育的()原则。
选择一项:A. 平等性B. 公共性C. 终身性D. 方向性学习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法治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学习方法,被称为()。
选择一项:A. 系统思考法B. 自学法C. 调查研究法D. 比较研究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有权制定法律。
选择一项:A. 国务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由于制定机关不同,教育法的生效领域也不同。
由(),适用于全国范围。
但其中明确规定了生效范围的,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生效。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国务院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B. 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制定的教育规章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宪法和教育法律D. 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教育法规学习教育法学是()的需要。
选择一项或多项:A. 促进依法治教B. 完善教育法学科C. 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D. 深入了解现行教育法以下各项中,()属于教育法的渊源。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政府文件B. 地方性法规C. 法律D. 自治条例学习教育法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实验研究法B. 案例分析法C. 比较研究法D. 调查研究法教育的平等性原则可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来理解。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扶持特殊地区和人群教育原则B. 尊师重教原则C. 实事求是原则D. 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学校教育权属于国家教育权的范畴,学校教育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得放弃和转让。
选择一项:对错社会教育权是指行使国家教育权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他人发出教育方面要求的权利。
对错案例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教育法领域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并能对不符合教育法及教育规律的现象运用法律进行解释的学习方法。
对错依法治教是指教育部门依照国家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来管理教育事业。
选择一项:对错学校教育权是指国家赋予学校为实现其办学宗旨,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或资格。
其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放弃和转让的。
选择一项:对错1.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原则答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全部教育法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准则,是制定和执行教育法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
其主要包括:(1)教育的方向性原则:主要指我国的教育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教育的公共性原则:主要指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3)教育的平等性原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受教育机会平等;二是指应扶持特殊地区和人群发展教育事业;(4)教育的终身制原则:主要指应适应社会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简述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
教育法律规范,又称为教育法律规则,是教育法的主要构成要素,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国家在教育方面意志的,通过一定的教育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具体规定教育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及法律后果,具有自己内在逻辑结构的教育行为标准或准则。
每一部具体的教育法都是由若干个行为规则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组成教育法行为规则有机整体的单个行为规则,就是一个具体的教育法律规范。
它具有以下特征:(1)教育法律规范是体现国家政权意志的,由国家制定并认可,以国家强制力实施的。
(2)教育法律规范是规定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关系的参加者的权利义务的行为规则,它是旨在建立和维护教育领域的秩序和发展的特定行为准则。
(3)教育法律规范在其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
1.请结合实际说明依法治教的现实意义答案:(1)依法治教,是指国家机关以及有关机构依照国家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来管理教育事业,依法治教的现实意义有多个方面。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①明确教育发展的轨道。
依法治教既是依法治国方针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也是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法律关系的日趋复杂化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将教育从主要依政策治教、依人治教转变到依法治教的轨道上来。
②保证教育教学秩序。
在提出依法治教的口号之前,我国主要是依靠政策,有时主要是依靠人治来管理教育事业的。
甚至某个领导人的1句话就能决定教育的命运,出现了以党代政、以人代政、以权代政的情况。
这种管理教育的方式造成了很多错误的决策,使教育秩序混乱,发展受到影响。
实践证明,为使教育管理更加有效,必须依靠法律,以确保学校的办学主体地位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受干扰。
③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从事教育活动必须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相关的教育机构,都必须把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纳入法律的规范之中,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办事。
例如,学校的设立、招收学生、管理学生、教育教学、教育经费、教师资格等等,在处理这些相关问题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去做。
如法律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我们就必须遵守法律,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
对不符合教师资格的人,不能聘任为教师,等等。
④保障教育权利、履行相关义务。
在依法治教的进程中,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逐渐完善,为国家、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相关主体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以确保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⑤追究法律责任。
目前,教育领域内的违法行为还时有发生,为此,对违法行为要坚决纠正,对违法者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根据情节给予相应惩处。
⑥提供法律救济。
依法治教不仅要知法、懂法,并且要守法护法,同时还要执法、用法,要增强法律保护意识,积极为受害者寻求适直的法神软济途径,(2)在论述过程中,需结合实际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
教师在课堂上宣传宗教案【案例简介】某校初中教师林某信奉某宗教,其本人每天进行祷告等宗教活动,并佩带宗教饰物。
他还经常在课堂上向学生宣传宗教,并劝说学生信奉该宗教。
学校领导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找其谈话,进行教育,并告诫他不准向学生宣传宗教,但他不听。
学校领导欲将其解聘,但林某认为学校侵犯了他信仰宗教的自由。
试依法分析这一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林青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但是《教育法》第八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林青在课堂上宣传宗教是违反教育法的。
宗教信仰自由但不意味着宣传自由。
《教育法》和学校限制的是林青的宗教宣传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学生也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林青的宗教宣传同时也侵犯了学生的宗教信仰自由。
《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有权解聘教师,但是我觉得林青老师认识上有错误,通过教育还是有挽救的余地的。
不必要动不动就要解聘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