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金融行业数据中心运维业务的定位与发展V2

谈金融行业数据中心运维业务的定位与发展V2

(1)开发工作从点到面,运维工作从面到点,要求人员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一个人员进入开发项目组,往往担任一个模块或几个功能项的开发工作, 对系统的整个架构及整体结构不是很了解,只有随着程序员不断的去学习,甚至 是开发几个项目的积累,才能对一个系统架构进行系统的了解,一个不太爱学习 的程序员,可能到系统上线、项目结项都不了解系统的整体架构,这就是开发工 作从点到面。 一个运维人员从进入项目的第一天开始,就需要先从系统的整个架构进行开 始学习,需要了解系统有多少台服务器、是如何部署的、整个数据库结构、整个 业务链路是怎样的,了解这些后才开始了解各个功能业务点,这就是运维工作从 面到点。 由于运维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运维人员力。 (2)开发工作是事推人,运维工作是人推事,要求人员具有较强的积极性、 主动性工作态度 对于开发工作,分配给一个程序员一个模块的开发,到一定时间后可以有效 的验证开发是否完毕,所以程序员是靠工作在推着前进,这就是事推人。 对于运维工作,目标是保障一套系统的稳定运行,如果人没有按期进行必要
有了病就需要治疗、进行药物控制(问题处理或系统变更),在日常生活中大家 会进行各项体育运动而锻炼身体(系统应急演练)。
开发与运维的工作界面如何定义?通过多年的运维经验及探讨,可以将软件 开发上线后的工作分为两部分,即软件功能层面与非功能层面工作,功能层面工 作由开发人员来承担,非功能层面工作由运维人员来承担,具体如下:
谈金融行业数据中心运维业务的定位与发展
■ 宇信易诚 范广
随着金融行业 IT 系统数据集中、业务集中,IT 系统规模逐渐增大,关联关 系日益复杂,所支持系统运行的硬件数量也越来越多,对 IT 系统的安全性、可 用性与连续性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影下,各银行的数据中心逐渐在科 技部门(一般称信息技术部)中独立:
随着数据中心的独立,运维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在金融 IT 服务市场中, 运维业务已成为业内新兴的产业,在不久的将来,运维业务会成为各金融 IT 服 务厂商必争的业务之一。 一、运维业务的工作重点 1、满足上级监管单位的要求
随着国家银监会 2010 年 114 号文《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的下发, 对数据中心运维体系建设提出了规范性要求,明确了商业银行数据中心风险管理、 数据中心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灾难恢复管理、业务连续性等方面的管理要求。业 内监管方面的相关要求还包括《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 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银行集中式数 据中心管理规范》、《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范》等。所以,数 据中心的运维业务首要工作重点是满足上级监管部门的要求。 2、应对业务超常规发展
以某商量银行网银系统交易情况为例,从 2006 日均交易量 200 万先笔发展 到 2007 年日均交易量 2000 万笔,到 2011 年,日均交易量达到 8000 万笔, 在节假日业务高峰期间,曾达到 1 亿笔以上。
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城市级商业银行每年交易量的增长速度在 100%-150% 之间,系统服务器数量也从十几台增加到几百台,所以应对 IT 系统规模的超常 规发展成为运维业务关注的重点之一。 3、满足 7*24 小时不间断服务
宇信易诚愿与金融行业各数据中心,共同打造“以咨询为先导、 以产品为 依托、 以服务为根本”的标准化运维服务体系。
<本文完>
运维业务成为 IT 服务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业务之一,对于银行 IT 建设而言, 运维服务体系建设成熟度将成为 IT 建设成熟度的衡量指标,银行运行部门如何 构建运维服务体系成为当前 IT 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标准化运维服务体系
构建运维服务体系需要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支撑,业界一般采用基于 ISO20000、ITIL、COBIT 等体系咨询服务来进行落地实施。为提高运维服务体 系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精度,会建设相关运维产品来辅助,一般运维产品包括: 监控、流程平台、批量操作、安全管理等。运维工作属于服务的范畴,所以要将 “服务”的理念灌输于运维服务体系中的各个环节。
在许多银行中,大家都在争论一个问题:“运维人员需不需要看程序代码、 需不需要通过源代码跟踪找问题?”从专业化运维的角度上回答这个问题,答案 肯定是否定的,形成运维人员看代码的习惯是因为开发与运行未能彻底分离,对 运维工作的范围未能有效界定。那么运维人员每天到底在做什么?先举个例子, 大家都有去医院体检的经历,通过上百项的指标检查,证明一切正常,这说明我 们身体很健康。运维也是这样,首先需要建立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线”,即系统 怎样情况下算是正常运行的,就是要梳理若干项系统健康运行指标,搞清楚“基 线”是什么,也就清楚了运维的工作内容。
开发工作:在确定项目范围后,进度和费用控制是重点工作,如何在预算的 费下保障项目进度,按期交付是项目的主要目标。
运维工作:从运维的单项工作来看,只有时限要求,从项目总体进度上看, 进度可以忽略,运维工作绝大部门都是按人月方式进行预算费用,所以费用基本 稳定,可控因素较少,如何保障系统可用性(系统稳定连续运行)成为项目的主 要目标。 2、从工作性质及人员要求上对比
运维阶段无论从时间占比,还是从资源投入占比,都占据了近 80%的份额。
通过运维阶段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定位可以看到,运维业务在将来的 IT 服 务市场中,从规模和效益上必然占据较大的份额,运维业务也将得到持续、快速 的发展。 (2)运维人员的发展
运维业务发展晚于开发,是否大家会认为做运维工作没有前途?通过上一章 运维与开发的对比,大家可以看到,一个系统架构师在运维团队中很容易找到, 一个资深的技术专家在运维团队中也很容易找到,一个管理者在运维团队中也很 容易找到,运维工作在日益培训着了解系统整个架构、了解系统业务、了解除开 发工具外的平台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的人才,这些人才与一个 开发人员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他专属于一个业务领域,甚至超过开发业务领域, 所以一个进入运维业务领域的人员,没有丝毫理由担心自己的发展前途。 五、构建标准化的运维服务体系
上以图片并未列出所有工作,仅供参考
通过以上工作的分类,不仅清晰了运维人员的工作内容,也清晰了运维与开 发之间的工作界面,为 IT 系统安全、持续稳定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运维与开发的对比
在前几年,搞计算机的人员除了搞硬件的,就是搞软件开发的,自从运维业 务的诞生,大家一直在寻求着运维与开发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或区别,下边从几 个维度进行分析: 1、从项目目标上对比
的系统检查,问题和日常工作也是简单的应付,只要幸运,系统不产生故障,人 员就可以偷懒,但要想做到预防式运维,就需要人员主动、认真的推动事务执行, 使运维工作得到有效进展,这就是人推事。
由于运维工作的特点,要求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积极性、主动性工作态度, 这样才能将运维工作做好。
(3)开发工作有阶段性,运维工作日复一日,要求人员踏实,坐得住 开发工作有明确的里程碑,有明确项目结项日期,而运维工作只要在软件生 命周期(几年)内,工作就是日复一日,没有明确的阶段性。 由于运维工作的特点,要求人员能踏实做事,在一个项目中坐得住,有耐性。 (4)开发项目初级人员可以直接参与工作,运维项目要求人员入场时就有 较高的综合技能 对于一个开发项目,在项目中可以有一批毕业生,可以允许人员从零开始学 习,但对于一个运维项目而言,在人员入场时就要求较高,并且要求人员有较高 的综合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较快的展开运维工作。 通过运维与开发的对比,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运维业务具有其特殊性, 与开发工作差异性较大,这也必然促使 IT 服务市场中产生一项新的业务领域, 运维工作对人员要求较高,并且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流程、制度、专业工具来支撑, 所以,运维业务的进入门槛要高于开发项目。 四、运维业务的发展 (1)运维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定位 从物流网到员工关系管理,从软件工程到 ITIL V3 管理范围的扩充, “生 命周期”理论逐渐引入了各个业务领域,运维服务也不例外。在软件生命周期中,
无前途 。但随着数据中心的建立,开发与运行职能部门的彻底分离已经成为银 行科技部门工作职能分工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的运维服务基本上为“谁开发、 谁运维”,运维制度、规范流程基本无法全面落实,工作效率低下、沟通成本高, 运维工作目标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在这种背景下,专业化运维服务应运而生,运 维服务逐渐进化成专业化、标准化服务,逐渐深化为“你开发、我运维”的标准 形态。 三、运维业务的工作内容
随着银行业务渠道的拓展(许多银行的业务已拓展到海外)以及网络购物的 兴起,银行大部分系统对外服务时间基本上形成 7*24 小时不间断服务形态,这 就要求运维服务响应级别随之提高,运维业务满足 7*24 小时不间断服务成为其 工作重点之一。
4、改变对运维业务的传统认识 传统上对运维的的认识为软件上线后的免费维护,无技术含量、不受重视、
有了运维“基线”,首先要定期进行系统日常检查,发现问题进行定位处理, 为了系统高效运行或解决系统中运行的问题,就要进行系统变更,为了快速处理 问题或在灾难时快速恢复系统运行,就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为更好的理解运维 工作,可以将运维工作与大家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大家为了保障身体健康,可 能需要必要的日常检查(运维日常检查),定期对身体进行营养供应(系统变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