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讲 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讲 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将商品提供给那些出价最高、一般也是最需要这种商品的消费者。
市场机制作用的理想基础是完全竞争市场。
条件不具备、结果不理想
MAUQ
-9-
二、市场缺陷
指纯粹市场机制的现实调节结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条件性市场缺陷
原生性市场缺陷
垄 断
信 息 不 充 分
外公 部共 效物 应品
MAUQ
收
入
经
分
济
配
波
不
动
公Leabharlann - 10 -MAUQ
- 18 -
• (5)外部性(Externality) 外部性又称外溢性、外在性、外部效应,是指一个人 或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直接影响但又未将这 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成本和价格之中。
外部性造成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一致,私人收益 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导致实际价格不同于最优(市场) 价格,从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损失。
MAUQ
- 28 -
4、俱乐部物品:
• 存在消费的非竞争性但不存在消费的非排他性的准 公共产品。
• 俱乐部物品的消费具有排他性,通过限定消费资格, 将非成员排除在外,即对外是排他的。但在内部是 共享的,一个成员对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另外成员 对该物品的消费。
• 俱乐部物品的排他性是不完全的,在内部又是共享 的,有可能导致成员过多从而产生拥挤:一个人受 益的增多可能会减少另一成员的受益。
如果一个人可以不购买就能消费一种物品或服务,私 人企业就不会有提供该产品的积极性,造成市场对公 共物品供给不足甚至不能供给。
MAUQ
- 20 -
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
MAUQ
- 21 -
(一)私人需要——私人物品
•私人需要的 特点
受益的内在性 需求的分散性 通过市场机制满足
公共需要——公共物品
公共需要 的特点
• 由于不能确定对其消费的限定条件,或者即使能确 定却很难实施,且一个人对物品的消费会减少其他 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即产生拥挤问题,因此,这种 准公共产品又被称为“可拥挤物品”。
• 一个人对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另一个人对该物品消 费(受益)的减少,被称为拥挤成本。在产生拥挤时, 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不再为零,而是大于零, 同时低于平均成本。
是 从技术上看,该 物品是排他的吗?
是
排他的成本很高吗?
否
进入公共产权资源分析
否
市场失灵即该物品属于
纯公共产品,也就是说,
这种物品必须由国家预算
是
来提供。
否
该物品属于排他性-非竞争性物品,
例如电影院、不拥挤的道路或桥梁等
结论:现代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为主导调 节力量,但单纯的市场机制又存在许多不 尽如人意之处,政府力量的存在是现代市 场经济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柠檬”一词在美国俚语中指称“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
MAUQ
- 14 -
• (3)失业与收入分配不公平
• 失业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充分就业只有在经济繁荣时 才能达到。经济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当储蓄不能 被投资所吸收时,经济就会由繁荣走向衰退,从而导致大 量失业。
• 在市场中,收入分配状况取决于市场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 数量、质量及形成的价格。按照这一原则追求效率,实现 帕累托最优。这样的结果只能说明市场是否实现了效率, 是否达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而不能说明是否符合公平的 标准。
不完全信息(Incomplete Information),指人们不 能掌握有关事物的全部情况,总存在不确知的方面。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则是指在交 易过程中,一方拥有另一方不知道的私人信息从而 处于信息优势地位。
MAUQ
- 12 -
• 不完全信息或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体系不会有 效率地运作,导致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 的现象(即“柠檬市场”)的出现。
MAUQ
- 13 -
• “柠檬市场”(Lemon Market)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一个 经典理论,主要是分析和解决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市场 主体的逆向选择问题。
• 所谓“柠檬市场”是指这样一种现象:买方不知道卖方 的产品的真实质量,只愿按该市场产品质量的平均水平 出价;产品质量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卖方只得退出市场, 使得该市场所有产品的平均质量下降,买方则相应调低 其出价;拥有较高质量产品的卖方不断地退出,买方的 出价不断地调低,如此循环往复,该市场最终有可能沦 为充斥着“柠檬”的“柠檬市场” 。
什么是公共产品? 什么是公共需要? 如何判别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
MAUQ
-6-
一、市场经济的运行原理
以市场机制作为调节经济运行的主导力量的经济制度。 现实角度——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有效率的经济运行制度 理论角度——市场经济是使各种利益形成的合力最大化的最佳动力机制。
MAUQ
回顾
财政概念
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 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与发展的目标。 或: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陈共) 或:公共财政是以满足公共需要为目的,以提供公共产品为手段,以弥补市场 失灵为活动范围的一种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方式。公共性和与市场经济有 必然联系是公共财政的两大基本点。
-7-
竞争性市场经济的运行原理
可
支
配
收
消
入
费
者
商
品
价
格
二
者
之
获
间
向
得 所
通 过
人利 们润
生
需
市
提最 产
消
场
供大 者
费
完
商化
品
成
品
交
易
MAUQ
-8-
推动市场经济运行的主导力量, 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建立的联动关系。
广义价格机制--市场机制的核心要素。价格机 制定义,包括价格形成和价格影响。
市 场 通过价格分配,市场经济的三大问题获得解决:生产什么—— 机 生产那些价高利大、一般也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商品;如何生产—— 制 使用生产成本最低、最有竞争优势的生产方式;为谁生产——
• 这时,可拥挤物品与俱乐部物品相交叉,形成“可 拥挤的俱乐部型物品”。因此,俱乐部物品既存在 最优供给问题,又存在最优俱乐部规模问题。
MAUQ
- 29 -
各类物品的特征
竞争性
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
排 衣服
他 性
私人汽车
拥挤的收费公路
俱乐部物品 有线电视 图书馆 不拥挤的收费公路
非 排
公共资源 环境
他 海洋中的鱼
- 38 -
(一)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
财政职能是对财政工作的理论抽象和概括,反过来 又对财政工作起理论指导作用。
基本立足点:政府与市场关系
MAUQ
- 39 -
资源配置职能——结构调节
和服务的利益之外。 • 排他性是指一个人消费了一单位某种物品就排除了其他人来
消费这同一单位物品。 • 竞争性: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 一个人消费了某种物品就减少了这种物品供其他人消费的数
量。
MAUQ
- 25 -
• (2)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 同时具有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和非竞争性 (Non-rivalness)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 非排他性: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 除其他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第一特征) 非竞争性: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或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第二特征)
社会保险 等
消 费 支 出
消费者
购买要素, 投入生产
工资,地租,利息
生产要素市场
•消费者出卖 •厂商购买
劳动,土地, 资本
收入
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 :
• 1.政府的宏观调控。 • 2.立法和行政手段 • 3.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 4.财政手段
MAUQ
- 37 -
财政职能
MAUQ
- 26 -
物品(产品)的类型
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竞争性,可以将物品 划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
1、纯公共产品:
• 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2、纯私人物品:
• 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MAUQ
- 27 -
3、公共资源 (Common Resources, 可拥挤物品)
• 不存在消费的非竞争性但存在消费的非排他性的准 公共产品。
——财政就是政府收支及其治理
MAUQ
-1-
财政研究对象
(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论断的启示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 (二)交叉学科考察财政学对象 财政是经济与政治的交汇点,财政学是经济学与政治学(含法学)的集 合体。
启示:财政学的对象不仅含有 财政运行规律方面理论的内容 ,而且理应含有属于国家治理 体系的财税制度的内容。
MAUQ
- 33 -
三、政府干预
MAUQ
- 34 -
收益
产品和服务市场
•厂商出卖
•消费者购买
消 费
出卖产品 和服务
经济学基本问题
购买产品 和服务
支 出
厂商
•生产并出卖产品和服务 •雇佣工人,利用要素
购买要素, 投入生产
支付工资, 地租,利息
What to produce? How to produce?
性 拥挤的不收费公路
纯公共产品 国防 知识 不拥挤的不收费公路
MAUQ
- 30 -
讨 论 题——公共物品
以下哪些是纯公共物品、哪些是混合公共物 品,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