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轨迹交叉论事故模

轨迹交叉论事故模

轨迹交叉论事故模型
生产现场包含着来自人和物两方面的多种隐患,为确保安全作业,就必须分析和查清隐患,并加以消除,将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做到预防为主。

人的不安全动作和机械或物质危害是人―机“两方共系”(两个方面共存于一个系统)中能量逆流的两系列,其轨迹交叉点就会构成事故。

环境和管理条件也决定着“人的原因”和“物的原因”能否构成伤亡后果。

参看图2-18、2-19
在多数情况下,由于企业管理不善,使工人缺乏教育和训练或者机械设备缺乏维护、检修以及安全装置不完备,导致了人的不安全行动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人与物两因素又互为因果,如有时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人的不安全行动,而人的不安全行动又会促进设备出现不安全状态。

例如,人接近转动机器部位进行作业,有被机器夹住的危险,这属于不安全行动;又如在冲压作业中,如果拆除安全装置(不安全行动),那么设备就要处于不安全状态,有压断手指的可能性。

构成伤亡事故的人与物两大连锁系列中,人的失误占绝对地位,纵然伤亡事故完全来自机械或物质的危害,但机械还是由人设计和操纵的,物质也是由人支配的。

当然,自然界的地震、洪水等天然灾害又当别论。

据美国50年代统计,在75,000件伤亡事故中天灾占2%,即98%是可以预防的。

在可防止的全部事故中,从人的系列分析,由于人的不安全动作造成的事故占88%,与不安全动作无关的只占12%;从物的系列分析,属于机械不安全状态和物质危害所造成的事故占78%。

日本1969年制造业歇工八天以上的事故中,因人不安全行动产生的占96%:因机械物质不安全状态产生的占91%。

日本1977年时制造工
业歇工四天以上的104,638件事故统计表明,从人的系列分析,属于不安全行动为98,910件占94.5%,不属于不安全行动的只占5.5%;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而发生的事故为87,317件占83.5%,不属于不安全状态的占16.5%。

在人的连锁系列中,不安全行动是基于生理、心理、动作几个方面而产生的,后者又取决于遗传、社会环境。

其系列展开如下:
(a)生理遗传、社会环境与企业管理上的缺陷;
(b)后天的心理缺陷:这是由(a)培育的结果,在“五感”(视、听、嗅、味、触)能量分配上有所差异,从而促成了人的过失:
(c)因(a)→(b)而形成的有意图的行动。

人有行动的自由性,生产劳动易受环境条件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影响,因而易于发生误动作。

人同机器相比,因易于自由行动,故其可靠性差。

但是,正因为人有行动自由性,才能使人具有积极研究安全生产手段的特有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