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图像型火灾探测系统在工业场所的应用
图像型火灾探测系统在工业场所的应用
该探测器可以将视场划分为16个子区域,其中包括
万方数据
关键监控区域、非监控区(可能会有潜在误报源或火灾发
生可能性很低的区域)。
测器都对0.3 m×0.3 m混合油盘火报警了。探测器I
探测火灾耗时44 s,探测器II报警时间减至28 S,探测器 III报警时间基本不变。由此可见,当探测器的安装高度 设在建筑高度一半位置时,VID探测器的性能提高了。
测器I未响应。相对于未调制的UV/IR火源,探测响应 时间延迟了。 当采用0.6 m×0.6 m混合油盘火时,所有的3个探 测器均能响应报警。其响应时间:探测器I为44 S,探测 器II为26 S,探测器III为9 S。对于采用红外IR光源的 情况,所有3个探测器均快速响应了0.6
rn×0.6
当0.9 m×0.9 m混合油盘遮挡火移动至距探测器
警,报警时间为26~39
S。
3个探测器固定安装于举高车上,位于燃烧试验室 的北侧。探测器分别在5.5、11.5 m的高度进行试验。
探测器距点火源的位置30~45.5 m。3个探测器详细的 技术信息如表1所示。
表1试验中VID探测器的技术信息 灵敏度等级
探测器编号 安装高度/m
视场角 烟雾
火焰
III III IIl 62。 42。 32。
CCD获得图像中的烟雾和火焰特征数据由DSP进行量
化、分析处理和数据融合。一旦烟雾或火焰的概率高于 预先设定的阈值,即会出发火灾报警,并将该信号输出到 区域火灾报警系统。同时,VID探测器的报警灯点亮。 AlarmEye。探测系统是一种分布智能的独立探测 器,视频处理和算法在探测器中完成。本次试验研究共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年4月第32卷第4期
万方数据
0.6
m混合油盘遮挡火的很接近,均为24
S。
3.2环境试验 针对VID探测器对各种误报源的免疫能力做了一
系列试验。误报源或单独设置,或与一个火灾一起设置。 误报源设于距探测器25 m的位置,探测器安装高度为
11.5 m。3.5~4.0
Hz频率的调制UV/IR光源在探测器
应时间长于另外两个探测器。 当0.9 mX0.9 m混合油盘放于遮挡板后时,其产生 了更大的燃烧羽翼和大量烟雾。探测器I的响应时间略 为降低至126 S,探测器II和III的探测时间与0.6 m×
4】5
处的混合油盘火焰在成像后太小,达不到报警条件要求。
当探测器安装位置从11.5 rn降至5.5 m时,所有探
中产生很强的闪烁光(如图6所示)。其成像在图像中的
确有些像火灾。3个VID探测器均未发生误报警。
图4
0.6 m×0.6
m混合油遮挡火
图6
U、+/IR调制光源
从IR红外调制光源发出的闪烁光不及UV/IR的强 烈,但有相同的调制频率。3个VID探测器对调制的IR
探测器I
光均未发生误报警。
电弧焊会产生很强的闪烁光(如图7所示)。当焊枪 的焊条接触到金属时就是一种燃烧,其形状和频率不同 于火灾的燃烧特征。而3个VID探测器未对焊接产生 响应。
非遮挡火的火源包括0.3 mX0.3 m混合油盘火、正 庚烷喷雾火、烟雾弹产生的烟雾。火源设于距探测器46.5
m的位置。一部分试验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试验,以 验证重复性。在非遮挡火的试验中重点研究和考察燃烧
物质、燃烧规模、探测器的位置、探测器的视场等对火灾 探测的影响。0.3 m×0.3 m混合油盘火产生约0.7 m
的不同,火灾特征在探测器II和III中清晰可辨,在探测 器I中不清楚。3个探测器的探测报警时间:探测器I为
131
高的火焰羽翼和少量的烟雾(如图2所示)。探测器II和
III很快探测到火灾,其中探测器II用时33~37 s,探测 器III用时23~26 s。探测器I没有报警是因为46.5
m
S,探测器II为21 s,探测器III为17 S,探测器I的响
ii||滋瓣囊l鬻l疆l囊ii|||
图像型火灾探测系统在工业场所的应用
王海燕1,丁国锋2
(1.湖北省消防总队,湖北武汉430070;2.北京英特威视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85)
摘要:通过全尺寸实体火灾和环境试验,研究新型分布 智能图像火灾探测(VID)系统在工业场所的应用。该图像型 烟雾、火焰探测器包括一个彩色/黑白摄像机、一个近红外摄像 机和一个近红外光源。本研究主要在某工业厂房内完成.充分
31.5
m位置时,探测器I的探测时间减少到29 S,因为火
灾的特征十分明显了。另外两个探测器的响应时间分别 为35 s和50
S。
探测器的安装高度从11.5 m降至5.5 m时,探测器 I的响应时间也降至了39
S,0.9 m×0.9
m混合
m混合油盘遮
火。其探测响应时间:探测器I为21 s,探测器II为36 S,探测器III为20 S。对于包含有电弧焊的火灾试验,所 有的3个探测器均快速响应了0.6 m×0.6 m混合火。 其探测响应时间是:探测器I为28 S,探测器II为15 S,探
器由1个彩色/黑白摄像机,1个近红外(NIR)摄像机、1 个NIR光源、图像采集与预处理、DSP处理器和输入/输 出界面等组成。近红外(NIR)摄像机可以大大提高系统 探测火焰和最小化误报率的功能。NIR光源使得探测器 可以在黑暗条件下工作,并探测烟雾火灾。该探测器的 构成原理图,如图1所示。
即提供火灾报警场景的实时图像和火灾位置信息,允许
m×0.6 0.9
1TI油类(90%煤油+10%
x
1TI油类(90%煤油+10%汽
恶劣环境,并有效探测火灾。其中,VID系统的镜头焦距、视场 和探测器的安装方式是决定探测性能的重要参数。
关键词:火灾探测;图像型火灾探测系统;工业场所 中图分类号:X924.4,TP311.5 文献标志码:B
04
油)标准火;释放压力为0.82 MPa的正庚烷喷雾火;烟雾 发生器产生的烟雾;烟雾弹自燃发生的烟雾。 在非遮挡火试验中,火源位置设于地面,距火灾探测 器46.5 1TI处。在遮挡火试验中,火源设于尺寸为长2 m、高2 m且底边距地面0.3 m的遮挡板后1 m处。
探测器II
图7电弧焊场景中的0.6 mXO.6 in混合油盘火
另外,笔者还通过试验研究了误报源对VID探测器
火灾探测性能的影响。火源设于误报源后方约35 m处。 对于调制的UV/IR光源,探测器II和探测器III探测
探删器III 图5 3个探测器0.6 mX0.6 m混合油遮挡火图像 0.3
m×0.3 m混合油盘火的响应时间是84 s和25 s,探
3.1.1
之间报警,烟雾探测的报警时间长于液体燃料火。
3.1.2遮挡火
用于遮挡火试验的火灾类型包括:0.6 合油盘火和0.9
m×0.6 m混
mX0.9 m混合油盘火。在探测器的视
非遮挡火
场中,混合油盘的前方设置一块大板遮挡火源(如图4所 示)。然而,烟雾可以从板后的火中扩散出来。另外,遮
挡火还会产生周边的火焰反射。 图5为探测器安装于11.5 m高度时3个探测器关 于0.6 m×0.6 In遮挡火的视频图像。由于焦距和视场
位置I
11.5 11-5 11.5
位置II
5.5 5.5 5.5
探测器I
探测器II 探测器III
III IlI III
图3正晨垸顷油雾火
将143 g的烟雾弹置于0.3
m×0.3
m油盘中点燃。
烟雾弹慢慢产生白色烟雾,但由于缺乏热能,不能上升到
很高的位置。3个探测器均探测到烟雾,并于73~127
S
3试验结果 所有试验分阶段I和阶段II两个阶段。阶段I包括 非遮挡和遮挡火的试验;阶段II是各种环境试验,包含了 各种误报源和火灾。 3.1火灾试验
1.2
m高的玻璃窗用于自然采光。 火灾和环境试验场景包含了在大型工业场所可能发
生的火灾场景,如喷雾火、烟雾火、遮挡火等,进行设置安 装。火灾类型包括:0.3 10%汽油)标准火;0.6 汽油)标准火;0.9
ITI
m×0.3
m油类(90%煤油+
研究了VID系统参数、火源、干扰源和误报源’等环境因素对
VID系统探测效能的影响。研究表明,VID系统可有效工作于
48 m×28 m×12.5 4】4 传感器 rjii嘉一j…………j一磊i五蠢磊。|.一}i设置及调试l }¨………一_前嚣处理器k一;{阪商‘仪啁诫i L...…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I
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ITI。
图1
AlarmEye
VID探测器构成原理图
ITI。在建筑周边6 ITI高的位置设有
采用3套AlarmEye。探测器,探测器的烟雾和火焰探测 灵敏度设为3级。3个探测器的水平视场角分别为:探测 器I为62。,探测器II为42。,探测器III为32。。
图2
o.3 mXo.3
m混合油盘火
试验中还采用一个正庚烷喷雾火,喷头采用P25,工
作压力0.82 MPa(如图3所示)。火灾位于地面1.0 m 高度,面向探测器。喷雾火灾图像中的形状象一个火球, 没有明显的烟雾产生。所有3个探测器均快速响应报
Fire Science and Teelmology,April 2013,Vol 32,No.4
挡火的位置在距探测器46.S,安装位置较低的响应时 间长于安装位置较高的情况。
4】6
万方数据
测器III为14 S。由此可见,VID探测器的响应能力未受 到焊接的实质性影响。 4结论 研究表明,镜头焦距大、水平视场角为32。的探测器 III的响应性能优于其他镜头焦距小、视场大・一些的探测 器。安装高度低一些时,探测器性能史优。VID探测器 探测非遮挡火、遮挡的油池火、受干扰火的性能是令人满 意的。另外,VID探测器可以很好地探测大型工业场所 常见的喷雾火和烟雾。笔者认为,VID探测系统是未来 解决大型工业场所火灾早期探测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