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本帖最后由 werous6 于 2010-2-21 22:09 编辑
【原创】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初二历史
洮南市万宝镇煤窑中学:李淑芬
知识目标:
1、了解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
2、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3、理解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能力目标:
1、从课文和插图中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正确复述
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
2、通过红军长征过程的学习,说出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红军(长征精神)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
2、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理解长征精神。
教学难点:
分析红军被迫长征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在原因上的反差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导言:
请同学们听我叙述一段材料,巍巍雪山,爱憎无边;慢慢草地,任重道远;七根火柴,星火燎原;百姓乳汁,鱼水相连;胸怀祖国人民,万里长征只等闲!
同学们:这段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呢?
生:(长征)
师:是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师:我们一起来看本课题目“红军不怕远征难”,你能看出什么呢?
生:(说明长征路途遥远,而且非常艰难)
师:既然如此,红军为什么还要长征呢?
长征
谁能回答长征的背景
1、历史背景
生: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师:从1930年11月到1933年3月,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了4次反革命“围剿,”前四次反围剿中由于执行了毛泽东的正确作战方针,红军取得了胜利,当蒋介石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时,“左倾”领导人全面否定了毛泽东的战略方针,导致了红军第5次反围剿的失败。
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长征。
对于长征,同学们通过影视媒体已经了解很多了,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那位同学准备好了,结合大屏幕中的长征路线图,带领大家重走长征路。
2、经过
生:讲述
师:这位同学讲的非常好非常流利,真像一位小导游。
根据刚才同学的讲述来回答黑板上的问题(要求到黑板前结合大屏幕中长征路线图,然后再讲桌上选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卡片贴到
黑板的相应问题上)
长征开始:
初期受挫:
历史转折:
冲出重围:
胜利会师:
生讨论:长征中红军渡过了那些江、河,经历了那些省份,爬过了那些山?
师:那件事是红军长征中的转折?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和冲出重围的事件又分别是什么?
生:遵义会议
屏幕显示遵义会议的内容,同学们齐读。
师:在中国革命处于极端危险境地之时,毛泽东力挽狂澜,经实践证明毛泽东的作战方针是非常正确的,所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同学们考虑一下,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遵义会议的召开以及从遵义会议的召开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分
别为14年,在这前后两个14年里有何不同?
生:讨论
师:在前14年里中央主要领导人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右倾错误或左倾错误,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和红军第5次反围剿的失利,而后14年里,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说遵义会议师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师:在长征中有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讲一讲你知道的长征中的故事,或有关长征的诗歌、文章等。
生:讲故事、读文章、朗诵诗词。
师:通过这些故事、文章、诗词你有何感受?
生:谈。
师:从而体现出红军战士的一种什么精神呢?
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合作的精神,坚强的毅力……
师:长征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正是因为红军战士们有了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使长征才由红军的失利,国名党的暂时胜利而开始,变为红军的胜利国民党的失败而结束,从而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和正确的领导。
长征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呢?
3历史意义:
生:齐读
师:经过长征保存下来的这部分红军他们经受了政治上、军事上和自然界及恶势力的考验,这部分人是党和红军的精华,是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支柱,抗日战争爆发后,又走上了抗日前线,继续谱写中华民族的壮丽诗篇。
为了庆祝长征的胜利毛泽东赋诗一首《长征》屏幕展示:
生:齐读。
师:通过这首七律诗,那位同学再说一遍长征精神。
生:回答
师:你应怎么做呢?
生:谈
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长征精神是否有现实意义呢?
生:讨论
师:万里长征艰难曲折,惊心动魄。
长征中表现出来的长征精神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今天哪怕一份安宁,也是革命先烈用十分鲜血还来的,今天我们不用再去爬雪山、过草地、钻枪林、冒弹雨。
但这条新时期的和平长征之路并不比万里长征轻松易走,希望同学们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担负起责任,做一名新长征的开拓者好吗?
小结:
看板书学生总结
板书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历史背景:
经过:长征开始
初期受挫
历史转折
冲出重围
胜利会师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