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课程标准内容要求2017级四省市教学内容建议
1.运用示意图等,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水平1-4] 1.1绘制并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1.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人地协调
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2.运用区域、等降水量线图,说明降
水的时空变化[水平1-4]
2.1说明某地降水量分布和变化规律[综合思维、区
域认知]
2.2分析某地降水分布的影响因素[综合思维、区域
认知]
(四川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10讲大气运动与降水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知识体系构建]
[主干知识整合]
一、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形成
(用箭头在图中标出空气运动的方向)
(1)垂直运动
⎩⎪
⎨
⎪⎧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
B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
(2)水平运动
⎩⎪
⎨
⎪⎧
⎭⎪
⎬
⎪⎫
A地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B地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由高压流向低压
[易误辨析] 1.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吗?为什么?
提示不是。
比较气压值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也越低。
二、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
(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2)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1)成因分析——山坡的冷热变化是关键。
(2)影响与应用: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盆地),使谷底(小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小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污染工业。
3.城市风
(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2)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
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易误辨析] 2.某学校以“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为主题举行辩论会。
高一某学生提出要在郊区封山育林,来改善市区因地价高,绿化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
这种做法可行吗?应着重考虑什么条件?
提示可行。
应着重研究城市风的下沉距离,造林应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内。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影响风的三种力
受力方向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风向水平
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
垂直,由高压
指向低压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
气压梯度力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
越大,风速越大
垂直于等压线,
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
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
直
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赤道上为零
不影响风速的大
小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上不偏转
摩擦力
始终与风向相
反下垫面越粗糙,起伏
越大,摩擦力越大
使风速减小
与其他两力共同
作用,使风向斜
穿等压线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
(北半
球)
受力
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
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斜交[易误辨析] 3.近地面和高空的风有何区别?
提示近地面的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30至45度。
高空的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四、大气运动与降水
1.降水的形成条件
(1)空气中含有充足的水汽。
(2)气温下降,水汽能够凝结。
(3)空气中有适量的凝结核。
(4)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2.降雨的类型
A:地形雨,B:气旋雨,C:对流雨,D:锋面雨。
3.近地面高、低气压与降水的关系
(1)低压:空气上升,气温降低,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降水。
(2)高压:空气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多晴天。
[易误辨析] 4.空气上升是否一定带来降水?
提示空气上升不一定带来降水,但是降水一定与气流上升有关。
大气降水是富含水蒸气的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空气中有足够的凝结核,温度较低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
考点一热力环流
【例1】(2017·天津文综)浮尘是沙尘天气中强度最弱的一种类型,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之间,俗称“落黄沙”。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上图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
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
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2)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上图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错因诊断] ①题干信息提取不准确,没有弄清图中含义;②不知道热力环流的过程。
[解题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图像信息“浮尘天气示意图”。
第二步,思维路径:第(1)题由图可知,乙地高空气流是下沉气流,甲地扬沙通过高层气流
吹向乙地高空下沉形成浮尘。
第(2)题,由图可知,乙地受下沉气流影响,说明乙地受高压控制。
第三步,筛选答案:(1)C (2)D
1.根据热力环流判断温压关系
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两地所示)
2.热力环流中的“高低”应用
在解释相关现象和解题时,判断和运用较多的是气温、气压的关系,需特别注意下面的几种“高低”关系:
气温、气压的垂直变化随海拔的增加,气温、气压都会降低(减小)
高气压与低气压高气压、低气压是就同一水平面上比较而言的
近地面气温、气压关系气温高则气压低,气温低则气压高,即“热低压、冷高压”
近地面为高气压中心则其高空为低气压中心,近地面为低气压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中心
中心则其高空为高气压中心
等压面弯曲与气压高低等压面上凸为高气压,等压面下凹为低气压
(2019·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考)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
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左下图),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塔下中央建有
一个水池(右下图)。
据此完成1~2题。
1.“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 )
A.为了室内空气流出
B.为了采光
C.为了室内热量散发
D.为了室外空气流入
2.有关室内空气的流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
D.四周为下沉气流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伊朗古城的“风塔”位于热带沙漠地区,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的比热容较大,使周围气温降低,空气收缩下沉,高层空气由四周向塔中心流,则“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为了室外空气流入,D正确。
第2题,由上题可知,室内水池使周围气温降低,气压增高,则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运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中心流向四周,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
答案 1.D 2.B
考点二大气运动与降水
【例2】(2013·浙江文综)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
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