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十章 电与磁 九年级物理教案要点

第二十章 电与磁 九年级物理教案要点

乌尊布拉克乡学校教案
科目:物理班级:九年级执教人:杨金香
课题
一、磁现象磁场
教学内容
一、磁现象磁场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和方法
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3、产生的是交流电
三、交流电
1、大小和方向是变化的
2、频率: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单位是赫兹。符号Hz.
3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教学反思:
乌尊布拉克乡学校教案
科目:班级:执教人:
课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进行新课: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实验:61页图8。4——1示
结果:
结论:(学生分析,教师总结)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2、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实验:62页图8。4-2示
结果:转动(左右)
结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学生探究:让线圈转动起来
(让学生按照课本步骤完成,并说明这就是一个小电动机)
教学难点
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
发电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教学准备
电脑平台、磁体、线圈、开关、发电机模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丹麦物理学家证实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与有关。
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的实质是能转化为能。
3、直流电动机是由、、、组成的。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电流周围有磁场,哪能不能利用磁场产生电流?
3、生活中的电动机
a、电动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运动的能
b、优点:构造简单、控制方便、体积小、效率高、污染小
教学反思:
乌尊布拉克乡学校教案
科目:物理班级:九年级执教人:杨金香
课题
五、磁生电
教学内容
五、磁生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知道发电机的原理,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
(2)、结构:先观察59页的构造图再实物观察。
(3)、原理:对照结构图说明。
(4)、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分析、说明。
(并总结作用、结构、原理)
学生阅读“想想做做”,讨论回答文章中的问题。
2、扬声器:
(1)、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原理:
注意电信号与声信号的转换,对照结构图进行说明。
修改意见:
试验:48页图8.1-6示
结果:小磁针的排列很有规律,一系列的曲线。
(2)、结论: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带箭头的曲线表示出来,就可以形象描述出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其方向有N极→S极)磁感线是一种物理模型。
几种常见的磁感线:
练习:49页画磁感线
指南针为什么总指一个方向?
(3)、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的N(北)极在地球南极,S(南)极在地球北极(有些偏差)。
3、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
试验证明:
生活中的磁化现象:
探究:磁化钢针
修改意见:
作业布置
“动手动脑学物理”




磁现象磁场
1、简单的磁现象
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物体叫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磁体有两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极)和北极(N极)
磁极之间的作用规律: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3、电路中产生,叫交变电流。
4、在交变电流中,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简称,符号为。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
5、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转化过程,是把转化成。
6、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修改意见:
作业布置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修改意见:
作业布置
“动手动脑学物理”




电动机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a、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b、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电动机的基本构造
a、转子和定子
b、换向器的作用:每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c、分类: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课题
二、电生磁
教学内容
二、电生磁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知道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
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试验:54页图8.2-4示
(对比条形磁体)
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磁体的磁场相似。指出N极、S极
猜想:改变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会不会变化?
(2)试验:54页图8.2-4示,但电流方向相反
结果:
结论:
指出图8.2-5中的N极、S极
讨论:能否利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普遍性的规律?(参考55页提示)
(3)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3、电动机:
看录像、然后分析总结如下:
(1)、结构:转子、定子、换向器
(2)、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实质是机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重点分析图8。4-5,说明为什么要换向器。
(4)、简述“生活中的电动机”
3、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2、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磁化现象既有利又有弊
3、磁场
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线:为形象描述磁场而引入的闭合曲线
4、地磁场
地球周围存在着的磁场
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
教学反思:
乌尊布拉克乡学校教案
科目:物理班级:九年级执教人:杨金香
进行新课:
1、电流的磁效应:
试验:53页图8.2-2示,结果
结论: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这试验叫奥斯特试验)
思考:为什么手电筒、普通电线通电时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强磁场?(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如……开始的试验)
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猜想:通电螺线管能否产生磁场,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似?
1、电磁感应:(法拉第实验)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思考:要产生感应电流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总结)
条件:
(1)、电路闭合
(2)、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利用这结论做成电动机)
2、发电机:
看录像、然后分析总结如下:
(1)、结构:转子、定子
(2)、原理:电磁感应实质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作业布置
“动手动脑学物理”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1、电磁铁:加了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2、特点:
a、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b、磁性强弱可以调节
3、决定磁性强弱的因素:线圈匝数、管中电流的大小。
4、应用:电磁起重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电磁阀门。
5、电磁继电器
a、原理:低电压、弱电流电路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教学重点
试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的规律。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
教学难点
试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的规律。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
教学准备
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静止后的磁针指南的一端叫极,又叫极,指北的一端叫极,又叫极。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初步认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说明书,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结构原理。
能分析有关的实际器材。
教学难点
知道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结构原理。
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赫兹,能区分直流电与交流电。
2、过程和方法
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的关系。
观察体验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了解探索奥秘的方法。
认识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初步具有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
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
发电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能分析有关的实际器材。
教学准备
电脑平台、电磁继电器、灯泡、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
1课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