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工序作业指导书
1次/批
1次/批
目测
标识与切割单要求一致。
机台参数
1次/批
1次/批
1次/2H
目测
吸尘压力、张力、速度符合表1。
箔/纸检查
尺寸
1次/批
1次/批
1次/批
数显卡尺/钢尺
切割宽度、极限米数符合表3和3.1。
排刀宽度符合表2。
外观
1次/批
1次/批
目测
无脏污、开裂、松散不平、白边、夹边等不良,标识正确。
毛刺
1次/换刀或改规格
2.3.5 箔盘等级判定(表5):
外观
毛刺
判定等级
处理方式
合格/有接头
合格
A
正常流转,有接头的在切割单上注明。
白边、夹边
B
通知工艺员处理。
油污、开裂、松散不平
/
单独放置,填写“内部质量信息联络单”。
/
不合格
2.3.6 卸箔
①将吸尘毛刷与箔面垂直压紧,正、反面均要求顺时针、逆时针各刷3遍。
②宽度≤20mm的阳极箔盘,刷完一并后用珍珠棉隔开叠放(叠放并数≤4),再依次放入箔车;宽度>20mm的阳极箔盘每刷完一并后用珍珠棉隔开直接放入箔车。
序号
内容
1
按点检卡要求对设备进行点检。
2
穿戴好工衣工帽,戴好口罩及汗布手套。
3
确认材料及排刀宽度,再将箔、纸上料。
4
对盘料进行尺寸、毛刺及外观检测。
5
卸箔。
6
作业完成后做好机台及地面卫生。
4、工艺要求
1、5℃≤环境温度≤30℃,15%RH≤环境湿度≤70%RH。
2、切割
2.1 材料确认:阳极箔、阴极箔、电解纸、引出箔标识与切割单要求一致。
参见“内部质量信息联络单”
备注:1、箔纸接头以及以上低于以上标准的,不良品处理方式为返工、报废、代用或降档,由检验员确认后登记在“切割不良登记表”上,每月汇总。
附件四
良品与不良品对照图
不良品处理
改善对策
毛刺超标
FA-QG01:>1.5*标准
≥1并/卷
1、刀具不良
2、操作不当
3、箔片不良
科长
参见“内部质量信息联络单”
参见“内部质量信息联络单”
宽度不良
FA-QG02
≥1并/卷
1、排刀错误
2、切割单下错
科长
参见“内部质量信息联络单”
参见“内部质量信息联络单”
毛刺超标
FB-QG01:≤1.5*标准
③阴极箔盘刷完一并后用珍珠棉隔开并叠放在塑料袋内(半轴装一袋),再系好袋口放入泊车。
3 注意事项
3.1 极限米数:阳极箔≤450m,阴极箔≤2000m。
3.2 箔盘引出纸要求:1m≤预卷≤2m;1圈≤尾卷≤2圈。
3.3 断箔、断纸及接头处理:
3.3.1原箔接头:要求用黄色标识条标识清楚,再用红色胶带固定(距接头±2cm),并在切割单上注明。
显微镜
下刀厚度
用千分尺测量其厚度满足在规定厚度的±0.01内,如不满足要求,则未使用的退货、已使用的再生。
千分尺
4、刀具的发放与更换
4.1刀具管理员按各组刀具所需要的刀片数量进行发放,并在“刀具发放登记表”上登记。.
4.2换刀及发放刀具的过程统一交由刀具管理员负责,员工不得私自换刀。
4.3固定刀轴的更换必须整副刀具同时更换。
2.2 机台参数(表1):
项目
吸尘压力/Kpa
张力
速度/m/min
切阳极箔
1#、2#机台
-1.8~-1.4
10~15v
≤100
机台
80~140N
切阴极箔
7~12v
≤140
切电解纸
15~20μm
3~8v
≤180
30~40μm
8~13v
50~70μm
10~15v
切引出箔
7~13v
/
2.3 工艺标准
2.3.1 排刀宽度(表2):
刀轴支架颜色
引出箔
10000±300
/
/
黄色
闪光灯阳极箔
10000±300
/
/
红色
三星产品阳极箔
5000±300
/
/
红色
中压阳极箔
10000±300
5000±300
/
绿色
高压阳极箔
10000±300
5000±300
/
蓝色
低压阳极箔
15000±300
8000±300
/
/
阴极箔
/
150000±1000
/
/
电解纸
/
/
300000±1000
/
2.3刀具使用顺序为:中压 高压 低压。
2.4每个固定刀轴的上下刀具要求从左至右编写序号。
3、刀具的领取及验收
3.1刀具的领取:由工序班长负责请购每月所需刀具数量,然后凭领料单到仓库领取刀具。
3.2刀具的验收:刀具领取后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材料类型
排刀范围/mm
高压阳极箔(≥470Vf)
485.5~490
中压阳极箔(215~420Vf)
487~491
低压阳极箔(≤142Vf)
480~484
阴极箔
490~496
电解纸
整卷500mm宽
490~496
整卷580mm宽
570~576
2.3.2 切割宽度(表3):
序号
宽度d/mm
宽度公差/mm
1
切割工序作业指导书
版 号:A0
页 数:9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起始生效日期:2018-9-10
修订履历表
修订
符号
修订日期
变更
页码
版号
修订内容简述
修订原因
修订者
批准者
2018-05-10
9
A0
新建文件
LH
ZCY
1、工序目的:将箔、纸按“切割单”规定的尺寸切成盘料。
2、适用范围:适用于切割工序。
3、操作步骤:
Φ60mm
Φ40mm
3.4mm
0-1
再生二次刀
Φ66mm
Φ35mm
5mm
0-1-1
Φ60mm
Φ40mm
3.3mm
0-1-1
2、刀具的存放与使用:
2.1刀具统一、分类放于专用刀具柜的支架上,防止碰伤刀刃。
2.2刀具的使用寿命:
切割材料名称
原装刀最大切割米数/m
再生一次刀最大切割米数/m
再生二次刀最大切割米数/m
3.3.2接箔:要求先用红胶带连接,再用黄色标识条标识清楚(距接头±2cm),并在切割单上注明。
3.3.3接纸:要求用电子胶带连接。
3.4刀具管理规定(详见附件二)。
5、相关文件:
《工艺卫生管理办法》、《设备保养规程》、《设备点检制度》、《工序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不合格品处理规定》
6、相关记录:
显微镜
符合表4要求。
附件二
刀具管理规定
1、刀具的规格、种类及标识:
规格
种类
外径±0.1mm
内经±0.1mm
厚度±0.05mm
标识
种类
外径±0.1mm
内经±0.1mm
厚度±0.05mm
标识
原装刀
上刀
Φ68mm
Φ35mm
5mm
0
下刀
Φ60mm
Φ40mm
3.5mm
0
再生一次刀
Φ67mm
Φ35mm
5mm
0-1
5、刀具的检查与维护
5.1操作工每天对所使用的刀轴支架上的固定刀具进行三次清洁:两次吹气清洁,一次用酒精纱布
擦拭,并在“刀具清洁表”上登记。
5.2刀具在使用15天后,需进行全面检查、清洗(上刀包括上刀架、弹簧、刀片、卡簧)。同时检
查刀架、弹簧、卡簧的磨损情况,如对切割质量有影响,要进行更换。
6、刀具的回收和报废
设备点检卡、切割单、切割毛刺数据登记表
附件一
切割检验卡片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及要求
检验 工具
判定
自检
互检
首检
巡检
尾检
工艺 卫生
温度/湿度
1次/2H
1次/2H
温湿度仪
5℃≤环境温度≤30℃
15%RH≤环境湿度≤70%RH
机台清理
1次/天
1次/天
目测
擦拭刀具、工作台及与箔(纸)接触的部位。
材料 确认
阳极箔、阴极箔、电解纸、引出箔
≥1并/卷
1、刀具不良
2、操作不当
3、箔片不良
副科长
盖B级箔跟踪流转。
参见“内部质量信息联络单”
箔片开裂
FB-QG02
≥1并/卷
1、刀具不良
2、操作不当
3、箔片不良
副科长
参见“内部质量信息联络单”
参见“内部质量信息联络单”
其他类
FC-QG01
≥2并/卷
1、材料不良
2、操作不当
3、设备不良
大班长
参见“内部质量信息联络单”
6.1刀具达到规定裁切米数或不良时,经班长审核后修磨或报废。
6.2回收的刀具由刀具管理员统一保管,分类放置,并在包装外注明刀具的规格、数量。
附件三
切割不良材料处理流程图
处理流程图
责任者
作业员/检验员
检验员
对应责任人
品保大班长
切割工序不良项目及处理
不良项目
不良类别/代码
异常数量(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