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保护措施
摘要:为了加强建筑电气安全性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在设计、施工、检查、验
收和设备交接中予以高度重视才能落到实处。
监理在施工现场要多观察、勤检查,狠抓重点工序,坚持上道工序未经检查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本文主要探讨
了建筑电气工程中常用的安全保护措施,和电气接地的装置规范,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全施工;保护措施
1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主要安全隐患及危害
1.1漏电及触电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可能由于设计疏漏或安装施工过程中的疏忽,使得电气
系统、机电设备、测控保护设备以及供电线路自身的绝缘性能下降或过热,轻者
可能引起设备损坏,重者会由于设备漏电而发生触电伤亡事故,造成严重的人身
财产损失。
1.2电气事故引起火灾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从整体上对临时用电进行规划,
乱拉乱接、随地拖动电缆、超负荷运行等,造成施工现场的供电线路和电气设备
长期处于超载运行工况,致使其绝缘保护层性能不断降低或破坏,在操作过电压、雷击过电压等作用下,产生的大电流会引起火灾事故,对施工人员和机电设备造
成危害。
1.3静电造成的危害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的接地和一些连接装置存在安装质量问题,电气设备系统
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不能得到有效抑制或泄流,对二次设备内部的电子元器
件就会造成损害。
另外,静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电弧,也可能会对操控人员造成
一定的伤害。
1.4电磁危害
一些电气设备在安装调试过程中未达到应有的屏蔽效果,其运行过程中产生
的高频电磁辐射会对操控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2加强电气安全生产的措施
建筑电气的施工安全措施主要分为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2.1技术措施
(1)绝缘保护:材料、设备进场应进行绝缘检查。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基本规定中对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验收作了详细要求。
比如成套灯具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MΩ,内部所用导线绝缘厚度不小于0.6mm;开关、插座的不同极性带电部件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
3mm,绝缘电阻值不小于5MΩ;柜、屏、台、箱、盘间线路的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必须大于0.5MΩ,二次回路大于1MΩ;电线、电缆产品有安全认证标志,绝缘层完整无损,厚度均匀且规定了绝缘层厚度。
因有异议送有资质
实验室进行抽样检测。
对于在施工中由于工艺需要而损坏的绝缘层应采用色相带
和绝缘电胶布恢复到不低于原绝缘等级,等等。
相两孔插座,在面对插座的右孔或者上孔与相线连接,左孔或者下孔与零线
连接;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或者上孔和相线连接、左孔或者下孔和零线
连接;单相三孔插座、三相四孔和三相五孔插座的接地线在上孔插座的接地端子,而不是与零线终端连接。
在同一地点的三相插座、接线的序列应一致;接地或接
零线在插座之间的不串联连接。
(2)异常保护:异常保护分为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漏电保护。
在配电设备中常用熔断器以达到短路保护功能。
熔断器不仅要标明额定电流,还应标明额定
电压。
根据配电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最大故障电流,选择具有相应分断能力的熔断器。
过载保护一般由自动开关(或小型断路器)完成。
根据实际需要,自动开关
可配备过电流脱扣器、失压脱扣器、分励脱扣器。
我国和西欧及日本一样,对于
漏电保护器取3O毫安/秒作为设计依据。
根据各国经验,这样的漏电保护器,可
以满足触电保护的要求,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在建筑工程中漏电保护方式一般采
用分支线保护和末端保护相结合的分级保护方式,并以末端保护为主。
这样,可
尽量缩小发生人身触电及故障时所引起的停电范围,不影响其他设备或用户的用电,便于查找故障,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漏电保护器不同于其他电气产品,
由于它关系到人身安全,因此选用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具有中国电工
产品认证委员会(缩写为CCEE)的认证标志;应经有关专业部门检测并试验合格的报告证明文件;应符合漏电保护方式对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及分断时间的要求,并满足分级保护的级间协调原则。
(3)接地保护:设备的某部分与土壤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叫做接地。
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物件,叫做接地体或接地极。
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
电流就通过接地体向大地作半球形散开,这一电流叫做接地短路电流。
试验证明,在距单根接地体或接地短路点20m 左右的地方,实际上流散电阻已趋近于零,也就是这里的电位己趋近于零。
凡电位趋近于零的地方,即距接地体或接地短路点20m 以上的地方,就叫做电气的“地”或“大地”。
接地电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土壤导电率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规范第24章要求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测试点。
每单项工程不宜少于
两个测试点。
按接地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和防雷接地、静电接地、屏蔽接地或隔离接地等。
2.2管理措施
贯彻落《安全生产法》、《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等
安全法规,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对员工进行安全教
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在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对易发生事故
的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安全管理单位有关责任人和各安全监
督管理机构执法人员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工作,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
全管理人员素质。
在企业中,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时
将新的安全技术落实到员工的工作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加强
安全意识,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条例。
根据建设系统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特点,
有目的的对某些事故多发施工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落实电气施工现场的安全防
范措施,把施工安全责任制进行层层分解到基层,一层抓一层,层层落实。
建立
完备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监督反馈制度,施工图审查制度,并且接受
社会对建筑生产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的举报,通过一系列完备的安全生产措施,
确保生产安全进行。
对已办理安全监督的建设项日,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要采取定期(每季度、半年检、年检)以及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监督施工企
业的施工安全管理保证体系,严格杜绝一切安全漏洞,监督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
度的履行情况,落实安全生产的岗位职责,切实做好各法规的落实工作。
3结束语
总之,现代建筑的电气安全性是关系到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电气工程
施工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我们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并且建立相应的质量管
理制度,不断加强员工的培训,制定严格的管理目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对现场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电气施工的质量、保证建筑电气的优质、高效运行。
而建筑电气安全的管理工作又是一项高度综合的系统性工作,本文探讨了加强电气安全性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分析了建筑电气的检查要点,提出要在设计、施工、检查、验收和设备交接中予以高度重视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雁波.高层建筑的电气安全和电气节能电力安全技术[J].电力安全技术,2015(8).
[2]范广志.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