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建电气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房建电气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电气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1.管路敷设施工工艺1.1 镀锌钢管管路敷设施工工艺1.1.1工艺流程(1)暗配管施工工艺流程1.1.2暗管敷设(1)管路预加工煨弯:对于管径在25mm及以下的钢管采用手扳煨管器加工,先将管子插入煨管器,可用脚踩住钢管的一端然后扳动煨管器,逐步弯出所需要的弯度;对于管径在32mm以上及80mm以下的钢管一般使用液压煨管器,注意选取与钢管规格相对应的煨管模具,模具放好后,压动压杆或开动电动煨管器的液压泵,注意观察钢管的弯曲情况,达到所需要的弯曲后,及时停止液压动作;对于管径在80mm以上的钢管,采用成品预制弯头。

切管:对于管径在25mm及以下的钢管采用钢锯切断,对于管径在32 mm 及以上的钢管用砂轮锯切断。

注意锯出的管口应平齐、不得有斜口,锯断后应清除管口毛刺,管内无铁屑。

套丝:对于管径在25mm及以下的钢管可采用手动管路套丝,对于管径在32mm以上的钢管采用电动套丝机。

使用套丝机时,应注意加油润滑,使用手动套丝板时,应注意用力均匀,管径大于32mm时,必须分三次套成,以保证丝扣完整清晰,套丝长度为管箍长度的1/2加两扣。

(2)测定箱盒位置: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规范以土建弹出的水平线为基准,挂线找平,线坠找正,确定各种配电箱、盘、开关、插座、灯具等位置,做好标记。

(3)管路连接:包括管路与管路的连接和管路与盒的连接。

管路与管路的连接采用丝扣连接,上好管箍后,管口应对严,外露丝不应多于两扣。

管路与箱盒的连接:在土建对50线确认后,配合箱盒的安装同时进行。

首先测定好箱盒的准确位置,根据其位置截取适当长度的短管,短管的端头提前套好丝,把管路的一端与原来的管路用管箍连接,另一端丝扣的长度为15mm左右,进箱的钢管若有多根,应排列整齐,两管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所用锁母边沿宽度的两倍,以保证锁母的安装,管路连接后上好锁母。

配合现浇混凝土配管: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派专人负责看护,防止管路被破坏。

(4)地线连接:管路之间地线连接和管路与箱盒之间的地线连接,采用软铜线做接地线,利用专用卡卡接在管路接头的两端。

1.2套接紧钉式镀锌钢导管施工方法及要点1.2.1 弯管:采用弯管器或定型弯管。

1.2.2箱、盒测位: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箱、盒轴线位置,以土建弹出的水平线为基准,挂线找平,线坠找正,标出箱、盒实际位置。

成排、成列的箱、盒位置,应挂通线或十字线。

1.2.3剔槽孔:砖墙或砌体墙需剔槽时,应在槽两边弹线,用快錾子剔。

槽宽及槽深均以比管外径大5mm为宜。

1.2.4管子切断:将需要切断的管子长度量准确,放在钳口内卡牢固,用钢锯、无齿锯、砂轮锯等进行切管,要求断口处平齐不歪斜,管口刮铣光滑、无毛刺,管内铁屑清理干净。

1.2.5管与管连接:直接将导管插入直管接头或弯管接头,用紧定扳手持续拧紧紧定螺钉,直至拧断“脖颈”,使导管与管接头成一体即达到连接要求,无须再做接地跨接线。

在接口处抹电力复合脂,以保证形成良好的电气通路。

1.2.6 管与盒连接:旋下螺纹管接头的爪形锁母并置于接线盒内壁面,用紧定扳手使爪形锁母与六角锁母里外夹紧接线盒即可,无须再做接地跨接线。

1.2.7JDG导管电线管路,不应做为电气设备接地线。

1.2.8管路固定:钢筋混凝土墙及楼板内的管路,每隔1000mm左右用铅丝绑扎在钢筋上。

砖墙或砌体墙剔槽敷设的管路,每隔1000mm左右用铅丝、铁钉固定。

预制圆孔板上的管路,可利用板孔用铅丝绑扎固定。

吊顶内采用支架、吊架法或抱箍法等固定。

1.3 明配管、吊顶内管路敷设施工工艺流程1.3.1预制加工管弯、支架:管弯的制作方法与暗配管做法相同。

1.3.2盒、箱测位: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情况确定箱盒位置,并做好标记。

1.3.3支、吊架固定:根据管路直径大小、走向确定支、吊架的位置用粉笔做好十字标记,钻膨胀管孔使用冲击电锤,使用合金钢钻头孔径应与膨胀管外径相同,孔深度不小于胀管的长度。

当管孔钻好后,放入膨胀螺栓,用螺丝拧牢固定。

1.3.4箱、盒固定:固定方法,有膨胀法、预埋铁什焊接法、抱箍法。

需在盘、箱下侧100-150mm处加稳固支架,将管固定在支架上,箱盒安装应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一管一孔,严禁开长孔、严禁2m气焊开孔。

吊顶内灯头盒灯位可采用包塑金属软管过渡。

长度不超过 1.2m。

包塑金属软管两端使用专用接头,吊顶内各种箱盒的安装箱盒口方向应朝向检查口,以便于检查。

1.3.5管路敷设与连接:管路的固定安装见下图所示:管路固定点的距离应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盒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中间管卡的最大距离见下表钢管直径(mm) 15-20 25-32 32-40 50-65 65以上管卡壁厚>2mm的钢管1500 2000 2500 2500 3500 距离壁厚≤2mm的钢管1000 1500 2000 20001.3.6质量要求(1)明配管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管外径6倍,如有一个弯时应不小于管外径的4倍。

根据设计图纸首先测出箱盒与出线口的准确位置,然后按照安装标准的固定点间距要求确定支、吊架的具体位置,固定点的距离应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箱盒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钢管中间管卡的最大距离:φ15~φ20时为1.5m,φ25-φ32时为2m。

(2)明装箱盒安装应平整牢固,开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

钢管进入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及配电箱时,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

钢管与设备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内。

如不能直接进入时,在干燥房间内可在钢管出口处加保护软管引入设备。

(3)在潮湿房间内,采用防水软管或在管口处装设防水弯头再套绝缘软管保护,软管与钢管、软管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应用软管接头连接,长度不超过0.8m。

钢管露出地面的管口距地面高度应不小于200mm。

吊顶内管路敷设。

在灯头位置测定后,用不少于2个螺丝把灯头盒固定牢,管路应敷设在主龙骨上边,管入箱、盒需煨灯叉弯,并应里外带锁紧螺母。

(4)管路主要采用配套管卡固定,固定点间距不大于 1. 5m。

吊顶内灯头盒至灯位采用金属软管过渡,长度不超过1. 2m,其两端使用专用接头。

吊顶内各种箱盒的安装口方向应朝向检查口以利于维护检查。

2.管内穿线和导线连接施工工艺2.1施工工艺2.1.1 工艺流程2.1.2施工方法(1)选择导线:相线、中性线及保护地线的颜色应加以区分,中性线用淡兰色,保护地线用黄绿双色,照明灯具的回火为白色,相线为黄、绿、红(同一场所配线颜色要统一)。

(2)穿带线:带线采用φ1. 2~φ2.Omm的铁丝,将其头部弯成不封口的圆圈,穿入管内。

在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可以在敷设管路同时将带线一并穿好,穿线受阻时,应用两根带线在管路两端同时搅动,使两根铁丝的端头互相绞在一起,然后将带线拉出。

(3)清扫管路:用压缩空气,吹入已敷设的管路中,除去残留的灰土和水分或在钢丝上绑上破布,来回拉几次,将管内的杂物和灰土清理干净。

特别是对于弯头较多或管路较长的钢管,为减少导线与管壁摩擦,应随后向管内吹入滑石粉,以便于穿线。

(4)放线及断线:放线时应使用放线架,如受条件限制无法使用放线架时应把线盘平放在地上,把内圈线头抽出,并把导线放的长一些,不宜从外圈抽头放线,(5)导线与带线的绑扎:当导线数量为2~3根时,将导线端头插入引线钢丝端部圈内折回;如导线根数较多或截面较大时,应把导线端部的线芯剥出,斜错排好,与引线钢丝一端缠绕接好,再拉入管内。

以防止导线端头在管内被卡。

(6)管内穿线:穿线前,钢管管口应光滑无毛刺,管口上护圈帽齐全,两人穿线时,一人在一端拉钢丝引线,另一人往一端把所有的电线紧捏成一束送入管内,两人动作应协调一致,一拉一送,注意不使导线与管口发生摩擦,以免损伤导线绝缘。

2.1.3铜导线在接线盒内的连接:(1)单芯线并接头:导线绝缘台并齐合拢。

在距绝缘台约12mm处用其中一根线芯在其连接端缠绕5~7圈后剪断,把余头并齐折回压在缠绕线上进行搪锡处理,包绝缘层。

mm)或多芯软线时,则(2)不同直径导线接头:如果是独根(导线截面小于 2.52应先进行搪锡处理。

再将细线在粗线上距离绝缘层15mm处交叉,并将线端部向粗导线(独根)端缠绕5-7圈,将粗导线端折回压在细线上,最后再做搪锡处理,包绝缘、防水胶带。

(3)套管压接:套管压接法是运用机械冷态压接的简单原理,用相应的模具在一定压力下将套在导线两端的连接套管压在两端导线上,使导线与连接管间形成金属互相渗透,两者成为一体构成导电通路。

将要连接的铜芯线分别在铜套管的两端插入,各插到套管一半处;当采用椭圆形套管时,应使两线对接后,线头分别露出套管两端4mm;然后用压接钳和压模压接,压接模数的深度应与套管尺寸相对应。

2.2 电机接线:2.2.1 先用500V绝缘摇表检测电机绕组和导线的绝缘,应不小于1MQ。

2.2.2从电机接线盒查看接线方式,Y接或△接,以及其它接线方式。

供电电压要求,接线应牢固可靠。

2.2.3 电动机外壳保护接地必须接触良好。

2.2.4在潮湿场所动力工程中,电动机电源出线端加装防水弯头柔性保护导管两端加装专用接头。

柔性保护导管的长度大于0. 8m。

见下图所示。

2.2.5 风机盘管接线:采用镀锌钢管吊顶内敷设,电源从接线盒引至风机盘管接线端子;电线保护导管采用柔性波纹管长度不大于Im,做法见下图所示。

2.3导线的搪锡处理导线连接好后,要用焊锡焊牢,导线搪锡采用无腐蚀性的焊剂,导线搪锡后焊缝应饱满,表面应光滑。

注意在涮锡的过程中不要损坏导线绝缘层,具体做法为:把导线连接好后,用塑料绝缘胶带将接头处的导线绝缘层仔细缠好再涮锡,待涮锡工作完成后再拆掉塑料绝缘胶带。

2.4导线包扎首先用橡胶(或粘塑料)绝缘带从导线接头处始端的完好绝缘层开始,缠绕1~2个绝缘带幅宽度,再以半幅宽度重叠进行缠绕。

在包扎过程中应尽可能的收紧绝缘带。

最后在绝缘层上缠绕1~2圈后,再进行回缠。

采用橡胶绝缘包扎带时,应将其拉长2倍后再进行缠绕。

然后再用黑胶布包扎,包扎时要衔接好,以半幅宽度边压边进行缠绕,同时在包扎过程中收紧胶布,导线接头处两端应用黑胶布封严密。

包扎后呈枣核形。

2.5线路检查及绝缘摇测2.5.1接、焊、包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自检和互检;检查导线接、焊、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验评标准的规定,不符合规定时应立即纠正,检查无误后再进行绝缘摇测。

2.5.2 照明线路的绝缘摇测-般选用1000V,量程为0- 1000M Q的兆欧表。

兆欧表上有三个分别标有“接地”(E);“线路”(L); “保护环”(G)的端钮。

测量线路绝缘电阻时,将被测两端分别接于E和L两个端钮上。

一般照明绝缘线路绝缘摇测有两种情况:a.电气器具未安装前进行线路绝缘摇测时,首先将灯头盒内导线分开,开关盒内导线连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