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湿敷技术基本操作

湿敷技术基本操作

湿敷技术基本操作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中药湿敷技术基本操作
湿敷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一、目的
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

二、物品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敷布数块(无菌纱布制成)、凡士林、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

三、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4、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

5、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6、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四、禁忌证
1、一般内科疾病不宜使用。

2、大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松解不宜使用。

五、注意事项
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纱布从药液中捞出时,要拧挤得不干不湿,恰到好处。

过干了效果不好,过湿了药液漫流。

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

5、药物组成可根据不同的疾病,作适当的调整和化裁。

6、在应用湿敷疗法的同时,还可根据病情适当配合熏洗、药物内服和针灸等疗法,以增强疗效。

7、注意保持敷料湿润与创面清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