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率XXX东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六公司QC小组一、工程概况及选题背景:哈尔滨市政府科技办公室技术综合楼位于哈尔滨市群立新区康安路和龙葵路转角处,北临松花江漫滩。
建筑面积30771.22㎡,建筑物总高度83.4m。
地下1层,地上21层,地下1层为车库用房。
本工程邻近江边,属松花江流域河谷漫滩相。
施工地下防水等级为一级,地下防水施工将在7月下旬施工,此时哈尔滨恰逢汛期,自然地下水位为-3.5m,地下车库地面标高为-5.1m。
为保证地下车库正常投入使用,并满足实用功能要求,提高该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事在必行。
二、小组概况:1.小组简介表(表一)制表:孙萍日期:2010年6月10日2.小组活动计划表(表二)制表:陈彦斌日期:2010年6月10日三、选题理由:四、现状调查:为了找出影响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我们QC 小组在2010年6月10日,对近两年施工的4个临江的防水工程进行实地测量和检查,共随机抽查了240个点,通过分析整理,包含下列5大类问题,检查评价表如下: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评价表 (表三) 制表:王德奎 日期:2010年6月16日难度指标效益目标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为“鲁班奖” 。
公司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要求严格过程质量控制,将其列为本年度质量管理重点监控工程。
近年来,地下防水质量问题比较突出,返修率高,为确保使用功能,降低后期维修费用,急需进一步提高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
工程属于松花江漫滩,地下水位高,施工恰逢汛期; 设计要求地下室混凝土留置3道竖向交圈后浇带和1道水平施工缝,累计长度达620m ,漏点隐患多。
提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率选定课题制图:王喜坤日期:2010年6月18日合格率柱状统计图(图一)制图:王喜坤日期:2010年6月18日合格率折线统计图(图二)从上述列表看出,地下防水工程质量合格点数为190点,其合格率仅为79.2%,数据收集后,我们对不合格点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具体见下表:不合格项目统计表(表四)制表:孙萍日期:2010年6月19日制图:杜福强 日期:2010年6月23日现状调查排列图 (图三)从上面排列图可以看出,处于A 区的“后浇带处渗漏”频率达到76%,是影响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五、设定目标: 1.目标确定为确保本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质量,我们QC 小组将地下防水施工质量合格率由79.2%提高到90%。
制图:孙萍 日期:2010年6月24日小组活动目标对比柱状图 (图四)频数(点))渗漏渗漏渗漏渗漏渗漏10% 20%30% 40% 50% 60% 70% 100% 90% 80% 0%2.目标值设定依据(1)、项目部小组主要技术人员施工过恒祥凯悦工程,其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率达到88.3 %,为本次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
(2)、从上面排列图中可以看出A类因素是“后浇带处渗漏”,缺陷频率达到76%,若要提高地下防水工程质量合格率,只需降低A类因素,如完全解决,实测合格率通过计算为:(190+38)÷240=95%;即使解决其中的80%,实测合格率通过计算为:(190+38× 80%)÷240=91.8%。
因此,我们小组成员一致认为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率从79.2%提高到90%是完全可行的。
六、原因分析:目标确定后,我们小组成员对现状调查统计表中的两项主要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运用“头脑风暴法”,得出以下鱼刺图:后浇带处渗漏原因分析鱼刺图(图五)制图人:谭延龙日期:2010年6月26日七、要因确认:从以上鱼刺图可以看出,产生“后浇带处渗漏”的末端因素共有8条,小组成员认真研究论证,并逐一进行确认:要因确认二:奖惩制度不完善要因确认三:商品混凝土站计量仪器不准要因确认五:进货渠道不正规经过小组成员对8条末端因素的逐一调查分析和确认,认为造成后浇带渗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2条:八、制定对策:针对以上两条主要原因,QC 小组成员广开言论,集思广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对策、目标和措施,并按照5W1H 的原则制定了如下对策表:要因二 没有专项技术交底 要因一 未经过专业培训对策表 (表五)制表:孙萍 日期:2010年6月25日九、实施对策:(一)所有才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1、实施过程:(1)在本工程地下防水施工前由我公司总工谭延龙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对8名电焊工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面对面授课,传授焊接要领、焊接技巧、注意事项等专项的技术培训。
(2)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由专门的部门颁发特殊工种上岗证,确保操作人员具备此操作技能。
(3)总体培训后,由总工谭延龙做监考,考核8明电焊工,检查培训效果情况。
2、实施效果:(1)专业培训普及率达到100%,电焊工共计8人,持证人8人,持证上岗率100%(2)2010年7月13日、7月14日、7月15日,经过三日的培训后由项目部组织对电焊工进行考试,考试合格率达100%。
90-100分49%25%13%制表:孙萍 日期:2010年8月5日考试成绩饼分图(图六)(二)、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技术交底的措施: 1、实施过程:针对这一问题专门成立技术交底小组:制图:孙萍 日期:2010年7月24日技术交底小组机构图(图七)(1)、2010年7月17日,由王喜坤负责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深入解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重新编制。
(2)、2010年7月18日,由刘晓东召集项目部技术人员召开现场技术交底会议,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并进行责任分工。
从管理人员到班组长,再到操作人员,进行层层交底,将设计意图、质量要求、技术措施及操作规程进行详细的口头及文字交底,使操作人员都能领会要点及做法。
同时,采取问卷形式不定期问答检查,保证了技术措施的落实与到位。
(3)、同时由公司质检部杜福强进行施工现场指导,明确操作规程,工艺流程再进行一次系统培训,利用雨天及夜晚组织工人进行学习教育,提高工人的自身素质和操作经验。
(4)、由于后浇带处钢板止水带长且有拐点,连接部位多,初步拟定对平直段焊接及转角处焊接以下4种方案进行分析,确定实施方案,保证施工质量,具体方案如下: 方案1:平直段对接焊接方案2:平直段搭接焊接方案3 :转角处搭接焊接 方案4:转角处对接焊接注:◎5分 ○3分 △1分注:◎5分 ○3分 △1分 2、实施效果:(1)经过重新编制专项技术交底和联合检查验收,能够及时、准确、系统的发现潜在的质量隐患,并通过及时的专项治理,有效地解决了超出偏差部位的问题,相关人员熟悉和掌握了交底的技术和质量要求。
(2)在止水钢板焊接过程中进行现场监督指导,确保合格率达到99%。
(3)问卷调查满意度为97%,超出了小组的既定目标。
十、效果检查: 1、目标效益:2010年8月1日至2010年8月15日,针对本工程的地下防水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地下防水工程质量合格率有很大改观,合格率达到93%,达到并超过本小组此次活动的预期目标。
同时,我们对现场防水质量进行效果检查,详见下列检查统计表和活动效果柱状图:(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检查统计表: (表六)制表:孙萍 日期:2010年7月12日(2)活动前后效果对比柱状图制图:杜福强 日期:2010年7月15日合格率对比柱状图 (图八)2、社会效益:此次QC 小组活动大大提高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率,提高了地下防水工程的质量,达到了公司下达的指标,赢得了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的多次赞扬和高度评价,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社会形象和公众影响力。
3、经济效益:本次活动提高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一次合格率,合格率从活动前的79.2%提高到活动后的93%,提高了12.8%,大幅减小了返工和返修现象,具体经济效益分析如下(下列维修面积及人工、材料费用均为节省部分):人工费:①.工程共计维修面积42m 2,每个漏点均需要打磨30~100mm 来找出准确漏点,按照每人每天打磨1m 2,7个工人进行维修,则需要6天,工费按120元/人/天计算,则打磨费为6天×120元/人/天×7人=5040元。
②.专业人员堵漏,每人每天工费按210元计算,则需要6天×7人×210元/人/天=8820元。
共需要人工费5040元+8820元=13860元。
材料费:①.堵漏灵每桶750元,每桶堵漏面积为1m 2,共需42桶,费用为750元/桶×42桶=31500元。
②.内掺水泥每袋35元,每袋施工面积为1m 2,共需42袋,共需35元/袋×42袋=1470元。
共需要材料费31500元+1470元=32970元。
共需维修人工费及材料费用为:13860元+32970元=46830元。
此次QC 小组共计节约46830元,降低了施工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十一、制定巩固措施:一、巩固措施:小组成员通过PDCA 循环,使地下防水施工质量合格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实现了小组既定目标。
为进一步巩固本次小组的活动成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由王喜坤负责继续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把对管理者的岗位培训纳入项目的管理计划中。
2、根据此次小组活动总结的经验,由杜福强、刘晓东负责将后浇带节点施工构造编入了《技术操作规程》,并以此为企业标准,经小组全员多次讨论、研究定稿,于2010年8月21日报送公司总工办审定获得批准,并在2010年9月1日开始执行。
二、效果检查: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活动前 目标值 活动后79.2%93%90%我们小组将活动成果应用到我公司今年所承揽的三项工程中,通过效果检查,滨江国际小区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率达到了96%,地铁家园小区及盛和世纪小区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率也达到了94.6%和93.7%,大幅提高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率,使本次小组活动成果得以巩固,效果显著。
十二、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1、专业技术方面: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小组成员不仅对地下防水工程的质量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受这次实践活动的启发,对提高工程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管理技术方面:在这次活动中,QC 小组成员能够认真按照PDCA 循环程序,一环紧扣一环进行活动,并把专业知识和现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扎实有效的开展一系列活动。
同时,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用数据作为证据进行科学的活动,解决问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和开阔,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3、综合素质方面:本次QC 活动已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QC 小组和项目部成员的团队精神和进取精神,以及全体成员的施工管理能力,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