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办法

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办法

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办法
一、施工管理过程
1、事前控制
(1)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在完成防水工程施工图设计和专业施工单位的选择后,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注重从施工准备到施工完成全过程工艺流程,对每一施工过程重点、注意事项和要求及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控制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交底工作。

(2)施工单位进场后,审查其是否具备专业施工资质,项目管理班子及现场操作人员是否与投标文件相符,是否按要求持证上岗,是否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指定单位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

(3)施工作业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及甲方审核认可后方可进行施工。

根据施工方案,检查现场操作人员安全教育、技术措施交底情况,在施工中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4)检查监理实施细则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人员检查的“三检”制度,是否制定完善的施工检查记
录制度。

未经上道工序检查确认,严禁进入到下道工序的施工。

(6)检查防水材料是否符合要求,防水材料必须是甲方确认的品牌,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成批材料进场后,进行甲方、监理施工单位见证抽样,三方送检测机构检测,按国家现行规范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材料品种、品牌以及进场质量控制、检测等相关要求应在施工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中予以明确。

(7)检查施工单位进场人员、机械设备等是否符合合同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8)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对工程具体情况了解清楚。

如:施工环境、土建施工顺序、工期安排、地下水位情况等。

(9)检查施工单位的材料堆放、操作情况处理是否到位,防火应急措施是否准备周全。

(10)现场施工条件的检查:
①检查土建工程(如基础垫层)是否已完成,是否符合防水施工条件,防水的基层必须坚固、平整、干净、不起砂、不起皮,没有明显的凹凸物,砼表面的毛刺必须清除,平整牢固,基层无裂缝、渗水问题。

②检查防水基层是否符合相应防水材料的施工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修整至符合要求通过验收为止;例如水泥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有明水现象禁止施工,SBS改性沥青防
水卷材施工基层必须干燥,含水率要求在9%以内,测试时在基层表面放一块卷材,经3-5h后其下表面无水珠即可施工。

③检查施工机具、用电、用水、照明、安全设施等工作是否落实到位;
④气候条件对施工质量有影响时,检查施工单位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否正确合理,施工单位应针对高温、低温、雨、雪、大风等气候条件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2、事中控制
(1)检查进场材料是否按规定要求做好标识、分类堆放和覆盖保护,进场材料记录是否齐全完整。

(2)若防水材料选用卷材,复核防水卷材弹线放样定位是否准确,搭接尺寸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施工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可按下表1组织实施。

表1
(4)主要原材料检验与测试项目见下表2。

(5)铺贴卷材的搭接宽度(mm)是否满足表3要求。

表3
(6)检查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是否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做好地下室降水、排水措施。

3、事后控制
(1)各分项工程结束后,甲方工程部应督促专业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验收。

对地下防水子分部工程以下分项工程验收:防水混凝土、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涂料防水层、细部构造等。

(2)在地下室工程施工完成后,应组织分部工程验收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

(3)目测检查混凝土结构是否出现裂缝或渗漏水现象,若出现裂缝或渗漏水现象应按公司相关程序进行整改、返修或加固,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不同防水材料的施工控制要点
1、高聚物改性沥青热熔施工类SBS防水卷材
(1)操作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卷材附加层→弹线→(实)铺贴SBS卷材→热熔焊接搭接缝→检查验收。

(2)检查环境条件及施工安全情况
①检查作业现场通风是否保持空气清新;
②检查施工现场一切用电设施是否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施工用电动工具是否按操作标准正确使用;
③在点火时以及在烘烤施工中,火焰喷灯严禁对着人,特别是立墙卷材热熔施工时,更应注意检查施工安全情况,
定期检查汽油喷灯以及其它易燃品等下班后是否放入有人员管理的指定仓库;
④动火施工前必须办理明火动用申请,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3)管理要求:
1)检查基层处理情况
①检查基层表面是否平整、清洁、干燥;是否有空鼓、松动、起砂、脱皮现象;
②目测检查基层若高低不平或凹坑较大时,是否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
③检查平、立面交接处的阴阳角是否做成均匀一致、平整光滑的圆角,圆弧半径应不小于50mm;
④检查突出基层表面的尖锐硬物、砂浆疙瘩是否铲除,并将尘土杂物清除干净,阴阳角、管根部等处更应仔细清理,不得有污渍、铁锈等。

⑤穿出基层的构件是否已安装完毕。

2)检查涂刷基层处理剂情况
目测涂刷是否均匀,是否有漏刷或露底现象。

基层处理剂涂刷完毕,达到干燥程度(一般以不粘手为准)方可施行热熔施工,以避免失火。

3)检查细部附加增强处理情况
①对于转角处、阴阳角部位、穿出构件以及其它细部节
点检查是否做附加增强处理,附加层的宽度是否为不小于500mm宽卷材,平立面是否平均展开;
②检查附加层有无空鼓,是否压实铺牢。

4)复核弹线情况
在已处理好并干燥的基层表面,按照所选卷材的宽度,复核施工单位是否按照规范要求留出搭接缝尺寸。

5)检查卷材铺贴质量
①检查卷材是否辊压粘结牢固,是否有空鼓、皱褶现象;
②检查搭接缝及收头的卷材是否均匀,搭接处卷材间的沥青是否密实熔合,且有熔融沥青从边端挤出,边端密封是否封严;
③观察检查铺贴后的卷材是否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是否正确,是否有扭曲现象;
待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及甲方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2、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
(1)操作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基层验收合格→防水涂料施工→养护→检查验收。

(2)施工前准备工作
①防水层施工前,应组织操作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场面,领会设计意图,掌握节点,处理方法和技术要求,了解技术
特点、性能和施工要求,同时确定本防水工程分工序的检查验收项目。

如施工基面找平层清理、节点及裂缝的清理的密封处理、防水层施工、节点及裂缝处增强处理等。

②防水层施工前混凝土基层已检查验收,质量合格,符合施工要求。

③施工前,根据工程量,定出材料用量计划,按计划所需用量,材料全部运到现场,现场提供符合要求,设施完善的贮料仓库。

④准备齐全能满足施工操作需要的操作设施和安全设施。

(3)施工步骤
1)基层处理
①清理打扫施工基面,并用水冲刷干净。

②检查施工基面,凸出的水泥砂浆等渣物予以剔除;空洞、及裂缝加以修补,并在裂缝处作出标记,以便防水层施工时附加增强。

③阴、阳角处处理成圆弧或钝角。

2)划分施工区段:因施工面积大,不能无间断一次性施工完毕,因此根据施工基面结构,工期要求,现场情况合理划分区段,以确保施工质量。

具体划分,将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3)防水层施工:
①检查施工基面,确保施工基面清洁和符合施工要求。

②用水将基面预湿。

③在基面无明水的情况下开始施工。

④第一层,将水加入粉料中按规定的比例配制,充分搅拌至无结块、无沉淀物,涂刷于第一层上,基层原裂缝处用水泥基防水涂料再交叉涂刷一遍。

⑤每一涂层间隔时间不少于3小时。

已搅拌的浆料应在一小时内用完,施工间隔时间较长时,再次使用前,建议低速搅匀,以免浆料沉淀。

⑥对空洞及裂缝修补后的基面,用水泥基防水材料再交叉涂刷一遍。

⑦检查,清理防水层。

⑧成品保护:水泥基防水材料固化时间为24小时,中凝时间为2小时。

防水层做完后,严禁在混凝土上凿孔打洞.严禁在防水层上堆物。

4)施工过程中,如遇雨天,应停止施工,如遇气温超过35°C,应避免高温时段,于早晚气温较低时施工。

(4)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温度不能过低,施工期间不能下雨。

2)消除新老混凝土表面所有的浮浆和尘土、涂层残留物和模板的隔离剂和油渍,使用铁刷或机械打毛最佳。

3)涂刷本产品前,应将基面以水润湿,但无明水为佳。

4)一次混合浆料量不宜过多,否则造成提前凝固,影响涂刷操作及涂层质量,以免影响强度和抗渗性能。

5)本产品为薄层水泥基防水材料,必须使基层带湿养护,涂刷24h后,如基面干燥须喷水养护,以保持涂层潮湿,加盖养护层保温更佳,带湿养护3~5天。

第11页/共11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