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税收原理

经济学税收原理

这类税直接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 共同利益。
四、税收的经济影响
(一)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二)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三)税收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四)税收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第二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 一、税收负担 ▪ 二、税负转嫁
一、税收负担
▪ (一)什么是税收负担 ▪ (二)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 (三)影响税收负担的主要因素
主要内容
▪ 学习目标 ▪ 第一节 税收及经济影响 ▪ 第二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 第三节 税收原则 ▪ 第四节 税收制度与税负改革 ▪ 教学总结
学习目标
▪ 理解税收含义、税收的分类,税收特征; ▪ 了解税收对经济的影响 ▪ 理解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掌握税负的影响
因素 ▪ 掌握现代税收原则的主要内容 ▪ 掌握税收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
这类税一般收入较大,征收范围 广泛。
(2)地方税
地方税是指由地方政府征收和管理使 用的一类税,简称“地税”。如我国 现行的房产税、耕地占用税等。
这类税一般收入稳定,并与地方经济 利益关系密切。
(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是指税收的管 理权和使用权属中央政府和地方 政府共同拥有的一类税,简称 “共享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 税和资源税等。
(一) 税收负担
▪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或负税 人由于履行纳税义务而承受的一 种经济负担。
▪ 它是国家制定税收制度法规和 调整税收政策的主要依据。
(二)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 1、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
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
税收总额 T 国民生产总值 GNP
100
%
▪ 2、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
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
1.以课税对象为标准
(1)流转税 (2)所得税 (3)财产税 (4)行为税 (5)资源税
通常被认为是税收的最重要、最基 本的分类。
(1)流转税
➢流转税是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 流转税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目 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种。
(2)所得税
➢所得税是指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一 类税。所得税也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 税类,目前包括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等税种。
(5)资源税
➢资源税是指对开发和利用国有自然资源的 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类税。我国现行税制 中的各种矿产资源的征税、能源开采的征 税都属于资源税。
2.以计税依据为标准
(1)从量税
以课税对象实物的计量单位(重量、 面积、件数)为依据,按固定税额计征 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资源税
(2)从价税
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依据的税 种。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
二、税收的概念与一般特征
▪ 税收是国家为了履行其职能,凭借其 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按法律预先 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 收入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
对税收概念的理解
▪ 1.税收属于分配的范畴 ▪ 2.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 3.税收的征收对象是国民收入 ▪ 4.征税的目的是满足国家行使其职能
的物质需要 ▪ 5.税收是一种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征收
税收的形式特征
▪ (1)强制性: 依法征税、纳税

违法则受到制裁
▪ (2)无偿性: 不向原纳税人付报酬
提供共同生产、生活条件
▪ (3)固定性: 按预先规定的比例或数量
连续性征纳
三、税收的分类
税收的分类标准
1.以课税对象为标准 2.以计税依据为标准 3.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 4.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 5.以税收的管理权限为标准
税收总额 T 国民生产总值 GDP
பைடு நூலகம்
100
%
▪ GDP的定义是: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 一个国家内部(不考虑生产者的国籍)生产的 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 GNP(国内生产总值)恰恰相反,物品和劳 务的生产者只能是具有本国国籍的公民, 即使是你在国外进行的生产活动创造的价 值,也将计入本国的GNP。
用税等,都属从价税
3.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
(1)价内税 (2)价外税
(1)价内税
➢价内税是指税款在应税商品价格内,作为 商品价格一个组成部分的一类税。如我国 现行的消费税和营业税等税种。
➢价内税的优点是: ✓税金包含在商品价格内,容易为人们所接
受; ✓税金随商品价格的实现而实现,有利于及
时组织财政收入;
(2)价外税
➢价外税是指税款不在商品价格之内, 不作为商品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一 类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目前商 品的价税合一并不能否认增值税的价 外税性质)。
➢价外税的优点是:税价分离,税负透 明。
4.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
(1)直接税 (2)间接税
这种分类对于 研究税收归
属、税负转移 等问题具有
第一节 税收及经济影响
▪ 一、税收产生的条件 ▪ 二、税收的概念与一般特征 ▪ 三、税收的分类 ▪ 四、税收的经济影响
一、税收产生的条件
从税收的产生看,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
社会条件
国家的产生和存在;
经济条件
私有制
(当社会存在私有制,国家将一部分属于私人 所有的社会产品转变为国家所有的时候,国 家便动用政治权利,税收这种分配形式就产 生了)
重要意义。
(1)直接税
直接税是指纳税人本身承担税负, 不发生税负转嫁关系的一类税。如 所得税和财产税等。
(2)间接税
间接税是指纳税人本身不是负税人,可 将税负转嫁与他人的一类税。 如流转税。
税负转嫁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交纳税款以后,通过 一定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即税 款的法定纳税人不是税款的最终负担者。
➢税负转嫁的方式有前转 、后转、混转.
5.以税收的管理权限为标准
(1)中央税 (2)地方税 (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这种分类方法是实行分税 制财政体制的基础。
(1)中央税
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 使用或由地方政府征收后全部划解 中央政府所有并支配使用的一类税, 也称“国税”。如我国现行的关税 和消费税等。
(3)财产税
➢财产税是指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 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我国现行税制中的 房产税、契税、车船使用税都属于财产税。
(4)行为税
➢行为税是指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 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我国现行税制 中的印花税、城建税和车辆购置税都 属于行为税。
➢行为税的主要特点是:
✓课税对象单一;
✓税源分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