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基础(第三章)


25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1、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资产类会计科目的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数,贷方登记资 产的减少数,期初及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资产类会计 科目的发生额及余额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资产类会计 科目期末借 方余额 期初借 方余额 本期借 方发生 额 本期贷 方发生 额
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余额试算平衡法
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思考】试算平衡能不能检查出所有的问题?为什么?
33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三、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利润进行分配,一部分按比例分配给投资 者,使企业的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另一 部分形成企业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归入所有者权益。在会计期末结账之后的 会计等式又恢复到会计期初的形式。
13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三、六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可以看出,六大会计要素之间的等式关系 全面、综合地反映了企业资金运动的内在 规律。企业的资金总是采用动静结合的方 法持续不断地运动。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某一特定时点上资产的分布和权益的构成,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金运动在相对静止状态下的基本内容,是资金运 动的静态表现。
6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1.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 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归纳 起来有四大类型:
单位:元
变化后 金额
11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二、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会计等式可称为第二会计等式,是 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体现了企业一定时期内 的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 系到,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收入 费用 利润
12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三、六大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会计期初,资金运动处于相对静止
从某一具体 时点上观察 从某一时期 观察 资金的静态规律
资金的动态规律
14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二节
一 二 三
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
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 平行登记
15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一、复式记账法
(一) (二) (三) 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复式记账法的意义 复式记账法的分类
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 益不变
权益方等额有增有减,资 产不变
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7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2、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第一种类型
第二种类型 第三种类型 第四种类型 第五种类型 第六种类型 第七种类型
增加
复式记账法能相互联系地记录每一项经济业务,从而如 实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复式记账使有关会计科目之间形成了清晰的对应关系, 便于了解交易或事项的内容,检查交易或事项是否合理 合法。 复式记账法下,会计科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并可 利用各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及余额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的关系进行试算平衡、检查会计科目的记录是否正确, 从而保证会计科目的记录正确无误。
24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思考】如果,资产类科目的结构为借方记录增加 额,贷方记录减少额。 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10000元。 则:1、银行存款记借方还是贷方?金额记多少? 2、对应科目是什么? 3、根据借贷记账法的特点,对应科目记借方还 是贷方?金额记多少?
根据以上思考的结果,是否可以推断,负债类科目 的结构?
9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6、28日,经与北辰公司协商,同意将所欠北辰公司应付账 款10000元转作对本公司的投资。 7、30日,公司用资本公积50000元转增资本。 8、31日,本公司董事会经决议,用盈余公积分配利润 30000元。 9、31日,本公司按法定程序减资70000元,用银行存款予 以支付。 江淮公司12月份发生的九笔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产和权益的 增减变化及其结果如下表: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1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一节 第二节
会计等式 复式记账
2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一节 会计等式
某会计 要素
• 六大要素反映了资金运动的 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具有 紧密的相关性,它们在数量 某会计 上存在着特定的平衡关系, 要素 这种平衡关系用公式来表示, 我们称其为会计等式。 • 会计等式反映了会计要素之 间的内在联系,也提示了会 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基本财 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资产类会计科目 期末借方余额 期初借 方余额 本期借方 发生额 本期贷方 发生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28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4、损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1)收入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收入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基 本相同,即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数以及期末结转入“本年 利润”会计科目的数额,贷方登记收入的增加数,期末结 转后该项类会计科目一般无余额。 (2)费用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费用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基 本相同,即借方登记费用的增加数,贷方登记费用的减少 数以及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会计科目的数额,期末结转 后该类会计科目一般无余额。
3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负债 资产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4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一) (二) 会计恒等式 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5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一)会计恒等式
资产
= 权益 = 债权人权益 + 所有者权益 会计恒等式,是 会计等式中最通 用和最一般的形 式,因此亦称为 会计基本等式和 第一会计等式。
16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一、复式账法
记账方法就是根据一定的原理、记账符号, 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利用文字和数字,将经济 业务发生所引起的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在有关 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只在 一个账记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17
会计基础(第三章)
借方 资产增加 费用增加 权益减少 收入减少 贷方 资产减少 费用减少 权益增加 “T”字账户 “丁”字账户
收入增加
23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三)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
【提问】会计科目按照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一 般分为哪些种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类,共五大 类。 【回忆】借贷记账法的特点:一笔业务,两个或以 上科目,借贷方,等额。
19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三)复式记账法的分类
借贷记 账法 增减记 账法
复式记 账法
我国要求统一采 用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也是 目前世界上普遍 采用的复式记账 方法。
收付记 账法
20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一、借贷记账法
(一) (二) (三) (四) 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和 会计分录
权益类会计 科目期末贷 方余额 期初贷 方余额 本期贷 方发生 额 本期借 方发生 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27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3、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 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一致,其发 生额及余额之间的关系也相同。即成本类会计科目的借方 登记成本的增加数,贷方登记成本的减少数,期末若有余 额,一般在借方。成本类会计科目的发生额及余额之间的 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26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2、权益类(包括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会计科目的结构 权益类会计科目包括负债类会计科目和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权益类会计科目的借方登记权益的减少数,贷方登记权益 的增加数,期初及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权益类会计科目 的发生额及余额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司表示如下:
10
会计基础(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资产和权益平衡表 2012年12月31日
资产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原材料 库存商品 固定资产 变化前 金额 200 50000 18000 200000 40000 800000 60000 108000 90000 8000 增加 金额 减少 金额 变化后 金额 200 68000 10000 200000 40000 860000 负债及所有 者权益 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应付利润 长期借款 小计 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小计 合计 1108200 168000 98000 1178200 合计 60000 100000 80000 240000 1108200 260000 190000 160000 70000 50000 30000 150000 50000 50000 250000 1178200 30000 20000 108200 10000 700000 868200 30000 10000 60000 20000 20000 20000 60000 108200 40000 700000 928200 变化前 金额 增加金 额 减少 金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