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
第一节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1.定义: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2.意义: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财务报表提供方便。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照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不同进行分类
①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②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行明细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作用,明细分类科目对总分类科目起补充和说明作用
2.按照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进行分类
①资产类科目: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②负债类科目: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
③共同类科目:可能具有资产性质,也可能具有负债性质的科目,如:衍生工具、套期工具
④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
⑤成本类科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
⑥损益类科目:收入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费用类: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常用会计科目见教材“会计科目参照表”全国教材29页。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
1.合法性原则。
注意:
(1)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法规中规定的会计科目,设置本企业适用的会计科目。
(2)对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财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2.相关性原则。
企业必须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本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考虑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设置本企业适用的会计科目。
3.实用性原则。
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在符合合法性原则的前提下适应企业自身的特点,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应用举例】会计证
【判断】企业只能使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不得自行增减或合并( )
【答案】:错【解析】:企业应在合法性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
【多选】下列属于成本类科目的是( )
A生产成本 B主营业务成本 C 制造费用 D销售费用
答案:AC 解析:BD属于损益类科目
【单选】下列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是( )。
A.银行存款
B.短期借款
C.应收账款
D.利润分配
答案:D
【单选】下列属于明细分类科目的是( )。
A.销售费用
B.其他应收款
C.盈余公积
D.差旅费
答案:D
【多选】下列属于明细分类科目的有( )。
A.原料及辅助材料
B.短期借款
C.长期股权投资
D.应交增值税
答案:AD
第二节账户
2011年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各地已经陆续展开了,为了帮助考生复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复习纲要,本章内容主要关于会计账户,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二、账户的分类
1、按照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不同进行分类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1)总分类账户:简称总账。
是根据总分类会计科目设置的,是提供总括分类核算资料指标的账户,在总分类账户中只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反映经济业务,可以提供概括核算资料和指标,是对所属明细分类账户资料的综合。
(2)明细分类账户,简称明细账。
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提供明细核算资料和指标,是对其总账资料的具体化和补充说明,除了用货币计量外,必要时还需要实物计量或劳动量计量单位从数量和时间上进行反映。
(3)总账和明细账的关系会计从业培训
总账和其所属的明细账核算内容相同,只不过反映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总账反映总括情况,明细账反映具体详细情况。
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核对。
总账统驭和控制明细账,是明细账的统驭账户。
明细账户从属于总账,是总账的从属账户。
2、账户按经济内容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等。
3.根据账户与财务报表的关系,可分为资产负债表账户和利润表账户。
(1)资产负债表账户:包括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2)利润表账户:包括收入类账户与费用类账户。
【多选】下列表述中属于总账特点的是( )
A提供详细核算指标
B提供概括核算指标
C只使用货币计量单位
D必要时还需要实物或时间计量单位
【答案】BC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
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类型。
账户的基本结构还应包括:
(1) 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2) 日期和摘要
(3)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
(4) 凭证号数,即说明记载账户记录的依据。
账户简单格式:T型账户或者丁字账户,账户包括本期发生额和余额
(1)本期发生额是一个动态指标,说明资产或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
包括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
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
(2)余额是一个静态指标,说明资产或权益在某一时日增减变动的结果。
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其基本关系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上述四个部分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1、二者的联系:
(1)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设置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2)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了账户的性质,账户的分类与会计科目分类内容一致。
(3)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
2、二者的区别:
(1)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2)会计科目仅说明反映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说明经济内容是什么,而且反映和控制其增减变化和结余。
(3)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填凭证所运用,而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财务报表所运用。
【应用举例】
【单选】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是( )。
A、利润分配
B、实收资本
C、累计折旧
D、主营业务成本
答案:C
【多选】账户一般应包括( )
A.账户名称
B.日期和摘要
C.增减发生额及余额
D.会计分录
答案:ABC
【判断】“累计折旧”、“坏账准备”等反映资产的价值损耗或损失的账户,不属于资产类账户。
()
答案:错
【判断】明细账户应根据总账账户设置。
( )
答案:错
【判断】本期发生额是一个动态指标,它说明资产或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 )
答案:对
【判断】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个方向,左方登记增加,右方登记减少。
()
答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