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音乐《飘逸的南国风(00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飘逸的南国风(00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民歌分为哪几个地区吗?
民歌分为哪几个地区我们来看一下(插入地图):分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

播放《龙船调》视频
问:这是中国哪个地方的歌曲?(南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飘逸的
南国风。

二、讲授新课
你还知道哪些民歌?哪位同学起来分享一下
根据以上同学的歌唱和我们观看的视频,同学们觉得民歌有哪些特点?
1、民歌的特点:(1)具有浓郁的地区风格特色。

例如:湖北民歌《龙船调》里“是”读“si(四声)”、“我”读“wo(四声)”
(2)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语言紧密结合易于在本地流行(3)节奏形
式丰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一下南方民歌。

南方民歌历史:春秋时期分为楚声和吴声。

楚声:也称“楚词”、“南音”,是指长江中下游、湖南、湖北以至徐、淮一代的民间音乐。

如屈原的《离骚》,刘邦的《大风歌》,民间流传的《下里
巴人》等,均为楚声代表。

吴声:是指流传在建康(现南京市)为中心的江苏、浙江一代的民间音乐。

如:明代文人冯梦龙就收编了《山歌》一书。

3、播放图片:西双版纳泼水节(南方)黄土高坡(北方),展示云南省轮廓图
4、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云南弥渡的一首民歌
5、展示云南弥渡地图
6、播放《弥渡山歌》,思考这首歌曲在歌词、节奏、旋律上有什么特点?歌
词:(1)运用方言演唱,加入了“尼”(云南衬词)。

(2)运用了比、兴这样的手法,具有南方民歌含蓄的特点。

7、旋律及风格有什么特点呢?。

(1)多次运用了延长音和装饰音等等。

(2)速度稍快:节奏都次使用了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学打前八后十
六节奏型及第一句节奏,学唱一句弥渡山歌旋律。

小组练习带着旋律打
节奏。

(3)旋律特点:起—平—落,在云南民歌中非常常见。

(4)欣赏另一首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感受这首歌曲的旋律走向。

7、下面我们来看看另外一个地区——浙江,展示浙江轮廓图。

播放浙江的风景图
8、播放浙江民歌《对鸟》,思考与前面云南民歌在那歌词、旋律上有什么异同点?
歌词:(1)都是运用方言演唱
(2)歌词结构短小
(3)歌词创作上善于运用比、兴的手法,内容含蓄内在。

(4)采用一问一答是这首浙江民歌的一个最大的特点。

旋律:大多委婉、流畅、细腻、抒情
曲式:运用的是五声调式
介绍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对应1 2 3 5 6
浙江民歌《对鸟》前四句徵调式,后四句羽调式。

9、我们随着地图继续往西走,地图上绿色部分是哪个省份?(湖北)下面我们来欣赏湖北民歌《幸福歌》,思考这首歌曲采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感受体验其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演唱形式:一领众合
情绪:热烈欢快,充满乐观向上的激情。

是新中国成立后传播开来的新民歌,歌颂了解放后农民的幸福生活。

10、回顾教学内容,填写音乐风格比较表。

曲目流行地区音乐情绪演唱形式方言属地地域环境
《弥渡山歌》云南抒情细腻独唱吴声山水秀丽、环境优美,《对鸟》浙江活泼亲切对唱吴声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幸福歌》湖北热烈明朗领合式楚声资源丰富。

2、南方民歌的特征:
(1)歌词比较含蓄、内在,善用比兴。

(2)结构多短小精悍。

(3)旋律上多表现为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4)已形成以“吴声” (南京、江苏、浙江) 、“楚声” (湖南、湖北) 为代表
的南方风格。

(5)演唱形式多样。

三、布置课后作业:
听辨练习——连连

《走西口》西北民歌
《茉莉花》南方民歌
《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
《北京的金山上》藏族民歌
《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
四、总结:
大家对南方的民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南方的民歌是非常丰富多彩的,还有好多地方的民歌我们今天没有时间一一提到了,大家课下有时间自己可以去听一听,感受一下。

同学们,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要热爱本国的文化,本国的音乐,让我们民歌更好的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五、探索与实践:课后利用时间去感受南方其他省份的民歌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