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带状疱疹质量控制

带状疱疹质量控制

带状疱疹质量控制
————————————————————————————————作者:
———————————————————————————————— 日期:
1.带状疱疹
一、诊断质量控制(10分)
1、诊断正确,病名规范(1分)
2、诊断依据充分(3分)
有危险因素、症状、体征描述,有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等。
2、符合出院标准及时出院(2分)
皮疹痊愈:无水疱、皮疹或创面已结痂;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3、定量指标(1分)
治愈好转率≥90%;平均住院天数≥14天。
五、护理质量控制(20分)
1、护理评估(5分)
评估患者有无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局部皮肤有无疼痛、烧灼感,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可出现牙痛,有无面瘫、耳鸣和听力下降。
3.免疫调节剂疗时机合理(5分)
转移因子、α-干扰素、胸腺肽或丙种球蛋白等可酌情选用,以减轻症状,缩短疗程。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为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含高浓度中和抗体,疗效显著,但药源少而价昂。
4.皮质激素疗时机合理(5分)
对老年和眼受累患者,早期给予中等剂量强的松(20~40mg/日)有缩短病程、缓介神经痛的作用。
3、 鉴别诊断合理(2分)
有需鉴别的疾病、鉴别诊断的分析要点和进一步应做的检查。老年患者注意与单纯疱疹的鉴别。
4、住院24小时内必须完善的检查(2分)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X线胸片、心电图等。
(1)根据病情需要可选作的检查(1分)
1、病房管理(3分)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原则上不采用气溶胶空气湿润或清新剂,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和消毒效果监测。
5.针刺疗时机合理(3分)
发于上肢及胸部者取合谷、曲池;发于下肢者取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亦可用耳针。均具止痛效果。
6.物理治疗治疗时机合理(5分)
可选用氦氖激光或半导体激光、紫外线等,治疗时间视病情而定。
7.支持治疗及并发症的治疗。(2分)
四、疗效评估的质量控制(5分)
1、治疗后初评价(2分)
治疗后3天内对病情进行评价,判断有效还是无效,分析无效的原因及对策。
2、评估完成率≥99%。(1分)
三、治疗质量控制(30分)
1.抗病毒药物疗时机合理(5分)
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口服或静滴,或阿糖胞苷静滴(参见“单纯疱疹”)。聚肌胞2mg/次,1周2~3次,肌肉注射。
2.止痛剂疗时机合理(5分)
可选用消炎痛、卡马西平(0.1g,日3次)、甲腈咪胍等。亦可采用中成药七叶莲片(野木瓜)。严重的尚可作普鲁卡因局部封闭、维生素B1、B12等亦可酌情应用。
4、专科护理(6分)检,密切观察皮肤情况。采取有效皮肤护理措施如:尽量穿宽松棉质衣物、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摩擦患处、用中性洗涤物品等,保持心情愉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潜在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报告,配合医生处理。
5、护理合格率100%。(1分)
六、医院感染质量控制(20分)
肿瘤相关筛查:肿瘤抗原及标志物,选择行B超、CT、MRI检查,消化道钡餐或内窥镜检查;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2)定量指标(1分)
疾病诊断正确率≥95%;重要检查完成率≥99%。
二、病情评估质量控制(5分)
1、评估(4分)
有无轻度的前驱症状,如发热,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局部淋巴结肿痛,以及患处皮肤灼热,感觉过敏或神经痛等。 典型的皮损,为在炎症基础上出现,成簇而不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丘疹丘疹,继而变为水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围以红晕,皮损沿外周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很有特征性,有诊断价值,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若无继发感染,数日后,水疱干涸结痂,愈后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疤痕。
2、饮食护理(3分)
为患者提供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鼓励给以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用药护理(5分)
遵医嘱或根据生化结果使用抗病毒药物,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服用止痛药后2小时内应卧床,以免因头昏而发生意外。局部用药时观察皮肤情况,不要摩擦患处,避免水疱破裂。但应注意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皮疹及肝肾功能变化等,肾功能减退者需要减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