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泡菜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泡菜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豆粉达 10mg/kg
4、影响: 一般不危害健康 总量达 0.3~0.5g 时会中毒,
达 3g 时会死亡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认识亚硝酸盐
5、标准:残留在肉制品中不得超过 30mg/kg
酱腌菜中不超过 20mg/kg 奶粉中不得超过 2mg/kg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泡菜制作原理
乳酸菌在无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 分解成乳酸。

C6H12O6
2C3H6O3+能量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泡菜制作——实验流程示意图
原料加工 加盐
②N-1-奈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
③亚硝酸钠溶液 ④提取剂 ⑤氢氧化铝乳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2、制备标准显色液
(①为空白对照)
3、制备样品处理液
4、比色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3、制备样品处理液
增大亚硝酸盐的溶解度
吸附杂质、脱色,净化作用
1、制作果酒的微生物,最适温度?原理?反应式?
2、制作果醋的微生物,最适温度?原理?反应式?
3、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设计流程?
4、右图发酵装置中的①②③各有什么作用?
5、如何对发酵瓶进行消毒?如何检测酒精?

6、腐乳制作中参与发酵的微生物有? ①
其主要作用的是?制作原理?
7、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
8、腐乳制作中需要控制的条件? ③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2013年,山东济宁一模,34
Thank you
单击添加大标题
Your text
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1_2_____%左右。
(2)制作泡菜的原理是 ____乳___酸__菌__在___无__氧___的__环___境__下__大___量__繁___殖__,__将___葡__萄___糖__分__解___成__乳___酸________。 (3)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_盐__酸_酸__化__条件下,亚 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重__氮__化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 酸盐结合形成__玫_瑰__红___色染料。
泡菜制作——腌制条件
• 腌制时间:不能过短 • 温度:不能过高 • 食盐含量:不能过低 否则:细菌污染大量繁殖后,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多,后减少。 一般10天后开始下降。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认识亚硝酸盐
1、性质: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2、作用:食品添加剂,具有防腐的作用。 3、分布:广泛 蔬菜中平均 4mg/kg 咸菜 7mg/kg 以上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温故而知新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3 制作泡菜 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1、掌握泡菜制作原理 2、学会运用发酵技术进行泡菜的制作 2、掌握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3、掌握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方法——比色法 4、讨论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 5、直击高考——看高考怎么考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泡菜制作——泡菜坛的选择
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
使用不合格的泡菜坛会怎样? 怎样检查泡菜坛是否合格?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泡菜制作——发酵过程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 杀灭杂菌 。为
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
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 增加乳酸菌数量 。

原因是: 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 。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2013年,课标1,39
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历史悠久、惠及民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__毛__霉____―→加盐腌制―→ 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盐__的__用_量__;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
无氧呼吸 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 细胞质 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 温度 、 腌制时间 和 食盐用量 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
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
是 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对硝酸盐还 原菌产生抑制作用,使其生长繁殖受到影 响,加上泡中含有大量抗突变或抗癌物 质,能阻止亚硝酸盐及亚硝胺的合成,致 使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下降。
可能是由于泡菜开始腌制时,坛内环 境有利于硝酸盐还原菌等繁殖,促使 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修整、洗涤 晾晒、切分
配制盐水
条状或片状 泡菜盐水
加入调___味__料__
并装坛
发酵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
成品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泡菜制作——具体操作
1、将新鲜蔬菜预先处理成条状或片状。
2、泡菜盐水按清水和盐为 4:1 质量比配制煮沸冷
却备用。 3、预处理的新鲜蔬菜装至半坛时放入 蒜瓣、生姜、 香辛料 等佐料,并继续装至八成满。 4、倒入配制好的盐水,使盐水 浸没全部菜料 。 5、盖上泡菜坛盖子,并用 水 密封发酵。发酵时间受 到 温度 影响。
中和过多的盐酸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4、比色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样品即滤液加入比色管
显色反应:先加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后加 N-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
比色:显色后与标准显色液对比,找出颜色最相近 的记录对应亚硝酸盐含量
计算公式: 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mg) 取样量(40mL滤液的质量,Kg)
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 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
过长、变质的蔬菜?
6、在人体的代谢: 绝大多数随尿排出
7、危害: 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
微生物作用)才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药品
1.对氨基苯磺酸: 与亚硝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
2.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与重氮化合物结合,形成玫瑰红色络 合物。
3. 亚硝酸钠:制备相应质量浓度的标准比色液 4.氯化镉、氯化钡: 溶于蒸馏水后作为亚硝酸盐的提取剂 5.氢氧化钠: 中和过多盐酸,营造碱性环境
6.氢氧化铝: 作为吸附剂,使泡菜滤液脱色,变澄清。
1、发酵前期: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是
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它们产生较多的乳酸、
酒精、醋酸和CO2,CO2以气泡从水槽内放出,逐渐使坛内形成
无氧状态。 异型乳酸发酵
同型乳酸发酵
2、发酵中期:由于前期乳酸的积累,pH下降,无氧状态的形
成,乳酸杆菌进行活跃的发酵,乳酸的积累量可达到0.6%~
0.8%;pH达3.5~3.8。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等的活动受到抑
制。这一期为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酸味且清香,品质最好。
3、发酵后期:在此期间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可达1.0%以上。
当乳酸积累达1.2%以上时,乳酸菌的活性受到抑制,发酵速度 逐渐变缓甚至停止。此阶段泡菜酸度过高、风味不协调。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制作泡菜的微生物——乳酸菌
1、细胞类型: 原核细胞
2、新陈代谢类型: 异养厌氧型 3、繁殖方式: 二分裂
含抗生素的牛奶能 不能发酵成酸奶?
4、常见类型: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5、分布: 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 物的肠道等
酸化:对氨基苯磺酸溶于盐酸中

重氮化:亚硝酸盐+对氨基苯磺酸 重氮盐
显色:重氮盐+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玫瑰红色
比色:样品和标准比色液对比,估算亚硝酸盐含量
复习 学习 基础 实验 操作 课堂 高考 提问 目标 知识 设计 提示 小结 链接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配制溶液 避光保存
①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