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通脉颗粒制剂工艺规程,使产品生产规范化,标准化,保证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均一和有效。
范围适用于通脉颗粒制剂生产全过程。
责任主管总经理、质量管理部部长、生产技术部部长、固体制剂车间主任、技术员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卫生部药品标准WS3-B-0824-91工艺规程的编制及管理规程(SMP.QA-GJ-01)内容1 产品概述1.1 品名:通脉颗粒汉语拼音:Tongmai Keli1.2 剂型:颗粒剂1.3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颗粒;气微,味甜、微苦。
1.4 功能与主治:活血通脉。
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脑血栓,脑缺血,冠心病,心绞痛。
1.5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g,一日2~3次。
1.6 规格:每袋装10g。
1.7 贮藏:密封。
1.8 有效期:三年1.9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1.10 包装规格:10g×8袋×108盒2.1 处方2.2 处方依据:卫生部药品标准WS3-B-0824-913 生产工艺流程图见第3页通脉颗粒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4 通脉颗粒生产质量控制要点5 制剂过程及工艺条件5.1 蔗糖粉碎将检验合格的蔗糖,投入涡轮自冷式粉碎机中,粉碎,过80目筛,执行“TF-160B型涡轮自冷式粉粹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J-SZ-35),装入不锈钢桶中。
送入存料间,称重,挂上标志。
5.2 制粒:按每批2万袋从提取中间站领料,二人复核,准确称量1/4配方量的清膏,糖粉投入槽型混合机中,执行“CH200A槽型混合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J-SZ-38),混合,待色泽达到均匀一致,将软材投入整粒机中,执行“KZ-180快速粉碎整粒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J-SZ-65),制得大小均匀颗粒。
5.3 干燥:将湿颗粒投入高效沸腾干燥机的沸腾器中,执行“GFG-120高效沸腾干燥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J-SZ-40),温度60℃,干燥30分钟,下料。
5.4 整粒:将干燥颗粒冷却后投入整粒机中,整粒筛目10目,60目,执行,筛下的细粉(细粉量不得超过2kg)装入不锈钢桶中,称重,挂上标志,送入中间站,下批重新制粒,均匀的颗粒装入不锈钢桶中,称重,挂上标志,传至下道岗位。
5.5 批混:将整粒后颗粒投入三维运动混料机中,执行“SYH-600三维运动混料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J-SZ-41)混合30分钟,装入不锈钢桶中,送入中间站,称重,挂上标志,待检验中间产品。
5.6 分装:执行“SKB-160KIII数控自动包装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J-SZ-47)。
首先装上通脉颗粒复合镀铝膜包装材料,调整好产品批号字头,往装料斗中加入通脉颗粒。
先将机器预热,调好温度、装量,计数器,装量每15分钟称量一次,记录,装量差异控制在±5%,纵封温度150℃,横封温度160℃进行分装,工作效率为每分钟60袋(批号清晰,切边整齐,热合严密,版面平整,装量准确),合格品装入内衬塑料袋不锈钢桶中,称重,挂上标志送到中间站,尾料称量后装入不锈钢桶中,送到中间站,称重,挂上标志,下批制粒加入。
5.7 包装:按包装规格:10g×8袋×108盒进行包装,每8袋和一个说明书装在1个小盒内,每小盒开口处各封一个封口签,每中盒装4小盒,每中盒封口处各封一个封口签,每箱装27中盒,一个产品合格证。
大箱上下开口处用不干胶带封牢,用打包带打成长一道、宽2道、松紧适宜,(小盒、中盒、大箱打印上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年××月、流水号、工号,执行“HP-241B热打码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J-SZ-32)),成品检验合格后,入库。
6 物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6.1 原、辅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6.1.1 蔗糖,执行“蔗糖质量标准”(STP.QA-FZ-04)和“蔗糖检验操作规程”(SOP.QC-FJ-04)。
6.2 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6.2.1 镀铝复合膜袋:执行“通脉镀铝膜袋质量标准”(STP.QA-BZ-019)“通脉镀铝膜袋检验操作规程”(SOP.QA-BJ-03)及“内包材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SOP.QC-BJ-01)。
6.2.2 小盒:执行“通脉小盒质量标准”(STP.QA-BZ-016)和“通脉小盒检验操作规程”(SOP.QA-BJ-03)。
6.2.3 中盒:执行“通脉中盒质量标准”(STP.QA-BZ-017)和“通脉中盒检验操作规程”(SOP.QA-BJ-03)。
6.2.4 大箱:执行“通脉大箱质量标准”(STP.QA-BZ-018)和“通脉大箱检验操作规程”(SOP.QA-BJ-03)。
6.2.5 执行“不干胶带质量标准”(STP.QA-BZ-059)和“不干胶带检验操作规程”(SOP.QA-BJ-11)。
6.2.6 封口签:执行“封口签质量标准”(STP.QA-BZ-063)和“封口签检验操作规程”(SOP.QA-BJ-15)6.2.7 打包带:执行“打包带(PP带)质量标准”(STP.QA-BZ-061)和“打包带(PP带)检验操作规程”(SOP.QA-BJ-12)。
6.2.8 合格证;执行“合格证(装箱单)质量标准”(STP.QA-BZ-062)和“合格证检验操作规程”(SOP.QA-BJ-13)。
6.2.9 说明书:执行“通脉说明书质量标准”(STP.QA-BZ-015)和“通脉说明书检验操作规程”(SOP.QA-BJ-03)。
7 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执行“通脉颗粒中间产品质量标准”(STP.QA-ZZ-03)和“通脉颗粒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SOP.QC-ZJ-03)。
8 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执行“通脉颗粒成品质量标准”(STP.QA-CZ-03)和“通脉颗粒成品检验操作规程”(SOP.QC-CJ-03)。
9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贮存注意事项:9.1 通脉颗粒原料在温度-30~30℃,相对湿度≤65%贮存;稠膏应贮存在30万级洁净室,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
9.2 每批中间产品、成品应严格分开贮存,要有明显标志。
9.3 成品在温度-30~30℃,相对湿度≤65%贮存。
10 工艺用水执行“纯化水质量标准”(STP.QA-FZ-01)和“纯化水检验操作规程”(SOP.QC-FJ-01)。
11 卫生11.1 个人卫生11.1.1 个人健康。
11.1.1.1 全体员工持身体健康合格证上岗。
11.1.1.2 在工作期间,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每年体检一次,持有周期体检合格证方可继续留在本岗位工作。
在体检中发现有传染病者应调离生产操作岗位。
11.1.1.3 一旦发现患有传染病、急性传染病、皮肤病及精神病要及时上报主管领导,调离工作岗位,不得继续从事药品生产。
11.1.1.4 因病离岗的工作人员,在身体疾病痊愈恢复健康后,需持医生开具的健康合格证明方可重新上岗。
11.1.2 个人卫生。
11.1.2.1 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
·进入生产现场应穿戴洁净、完好符合区域要求的工作帽、服、鞋等。
进出洁净区严格执行人员净化程序。
·穿戴工作服符合要求标准。
帽子要罩住全部头发,使头发不外露、工作服的扣子要求扣严、领子整齐、工鞋穿着合脚,不拖拉。
·经常注意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四勤”、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换衣、勤洗澡。
·生产操作人员工作前要将手彻底洗干净,并进行手消毒。
·生产操作人员上岗时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
·生产操作人员离开工作场地时包括吃饭、上厕所,必须脱掉工作帽、工作服、工作鞋。
·进入一般生产区人员净化程序:脱外鞋→穿一般工作鞋→脱外衣→穿一般工作服→洗手→进入一般生产区11.1.2.2 洁净区个人卫生除了做到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各项要求:·随时保证手的洁净,手消毒后不再做与工作无关的动作,也不再接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由一般生产区进入洁净区严格执行人员净化程序:脱一般工作鞋→穿洁净工作鞋→脱一般工作服→洗手、烘干→穿洁净帽、服→手消毒→气闸→进洁净区·每日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口罩、洁净帽、洁净服、洁净鞋,要求帽子罩住全部头发,使头发不能外露,拉好洁净服,穿戴整齐;口罩要罩住鼻和嘴不能只遮住嘴,鞋要穿着合适,不拖拉。
11.1.3 工作服卫生11.1.3.1 一般生产区工作(包括鞋、帽)卫生。
·工作服完好无破损现象。
·非洁净工作服由一般生产区洗衣房,统一按规定每周清洗烘干二次,并做好记录。
11.1.3.2 洁净区洁净服(包括鞋、帽、口罩)卫生·洁净区要求不掉纤维,具有良好过滤性,保证人休和内衣的尘粒不透过,耐腐蚀,对洗涤和消毒处理有耐久性,无磨损、破损现象。
·洁净服接缝处无外露的纤维,领口、袖口、裤口等要加松紧口。
·洁净服按清洗规程统一由洗衣房清洗消毒。
三十万级每两天清洗一次,并做好记录。
·洁净区专用的洁净工作帽、服、鞋等,不得穿到非洁净区使用。
·洁净服要放入洁净袋内贮存,妥善保存,不得污染。
·洁净服的清洗、干燥、贮存各环节环境应达到与使用生产区域洁净级别相一致。
·洁净服要统一编号,专人管理,专人专号专用,洁净服清洗人员负责保管、发放。
11.2 工艺卫生11.2.1 一般生产区工艺卫生11.2.1.1 物料的卫生·物料外包装要求完好,无受潮、混杂、变质、发霉、虫蛀、鼠咬等,各种标志齐全,符合药用标准,有检验合格证,方可进入车间。
·物料存放在规定区域,按照品种、规格批号码放整齐,有状态标记。
11.2.1.2 生产过程的卫生·操作间或生产线、设备、设施、容器等均应有卫生状态标志,并不准存放与药品生产无关的物品或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
·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器具、容器应清洁,表面不得有异物、遗留物。
容器具在用后应立即按清洁规程清洗干净,以防止对药品污染。
·产品生产车间、岗位,应根据品种及生产要求建立设备工器具的清洁规程。
主要内容包括;清洁范围,清洁实施的条件,清洁所用的设备,清洁设备的清洗,清洁设备的存放,允许使用的清洁剂及配制方法、使用浓度,清洁频率、清洁方法、清洁效果评价及清洁用水等内容。
·操作间每岗位只能加工生产一个规格的一个品种,更换品种时要严格执行“清场管理规程”,保证容器、工器具、生产用车、设备、包装物清、场地清,防止混淆污染。
11.2.1.3 设备卫生·机器、设备、管道应按照规定,定期清洗、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