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现象典型例题

光现象典型例题

《光现象》典型例题1【典型例题精析】光的直线传播【例题1】图1所示各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变式练习1】图2所示各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变式练习2】唐诗《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分析诗句描述中的光源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2】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3);②在A 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 .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变式练习】在天高气爽的秋夜,为什么星光闪烁不定【例题3】汉朝时,勤奋好学的匡衡家里很穷,他白天必须干活挣钱糊口。

只有晚上,才能安心读书。

由于他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照得通亮。

匡衡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

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匡衡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有名的学者。

这就是《凿壁借光》的故事。

请你在图4中画出匡衡通过小洞A 从邻居家所借来的烛光能够照亮的范围。

【变式练习】“坐井观天,所见甚少”;请你在图5中画出井底之蛙所能看到天空的范围。

【例题4】如图6所示,A 为发光体,B 是不透明的遮挡物,C 为光屏,试用作图法确定屏上最暗部分的范围。

【变式练习1】如图7所示,阴影B 是不透明物体A 在点光源S 的照射下,投影到竖直墙壁上的影子。

请你确定出点光源S 的位置。

(保留作图痕迹)【变式练习2】在无云的晴天,如果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可以在平地上竖立一根杆,地面上OA 是这根杆在阳光下的影子,过一段时间后,影的位置移到了OB ,如图8所示.则AB 箭头所指的方向是________方.【例题5】如图9所示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________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_________AB图3图5A图4A 台灯B 水母C 太阳D 火柴图2 A 星空闪烁 B 萤火虫飞舞 C 明月皎洁 D 灯笼鱼游弋 图1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_________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变式练习1】小明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光源是方形的,小孔是椭圆形的,则成的像是_________形的。

(2)请在图10中画出蜡烛AB在半透明纸上成的像A'B'。

(3)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纸离小孔越远,像越____。

(填“大”或“小”)【变式练习2】某同学举了四个例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其中不正确的是()A.日食、月食现象B.太阳落在地平线以下我们还能看见C.影子的形成D.看不到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例题6】从地球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后收到返回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光现象》典型例题2【典型例题精析】光的反射定律【例题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老太爷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2)老太爷用到了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老太爷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此时反射光线____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在光屏NOF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老太爷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重复几次操作;这里多次实验多测出几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老太爷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F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__;(选填“可逆”或“不可逆”)(6)王鹏正同学实验时在纸板上分别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如图2所示),在实验结束后却分不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对应关系了,请你在如图3所示的表中帮他填出跟入射光线所对应的反射光线(7)课后,贺鹏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50°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4所示。

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

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图10图9图1图5图7图6【例题2】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为________;若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将增大_______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60°时,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

【变式练习1】早晨,阳光以与地面30°的夹角射到一块平面镜上,(如图5所示), 则入射角为_______,反射角为_______,反射光线正好经过点O ,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射光将向_____(填“A ”或“B ”)移动。

【变式练习2】有一个利用光电控制的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6所示的光路图,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S 1移到S 2时,表示液面高度_______了.(上升/下降/不变)【例题3】一束光竖直向下射到平面镜上,如图7所示,即入射角为________ ,现在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使平面镜围绕O 点顺时针旋转10°,则入射角变为________,反射光和入射光的夹角变为________。

【变式练习1】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转动平面镜的镜面,使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成直角,镜面转动前的入射角是( ). A .10° B .35° C .45° D .55°【变式练习2】光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 .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镜面旋转10°B .镜面不动,入射光线远离镜面旋转20°C .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顺时针旋转20°D .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10°【例题4】如图8所示是关于小猫和小聪的一幅漫画,图中两条光线的夹角是60°,则小聪观察小猫光路的入射角是 度,此现象说明在反射时,光路是 。

【变式练习】1.甲、乙两位同学在灯光下照同一面镜子,甲在镜中能看到乙的眼睛,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同学只能看到甲同学的眼睛B .乙同学也一定能看到甲同学的眼睛C .乙同学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D .乙同学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时候,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 竖立在讲台上,坐在B 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A 点的乙同学。

如图所示,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反射角是( ) A .1 B .2 C .3 D .4《光现象》典型例题3图5【典型例题精析】光的反射作图【例题1】如图1所示,一束光与平面镜成45°角射到平面镜上,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变式练习1】画出图2中入射光线AO 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用字母β表示;) 【变式练习2】画出图3中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用字母β表示;) 【变式练习3】如图4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60°角,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例题2】如图5甲所示,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5乙中画出通过A 点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并标出入射角。

(用字母α表示)【变式练习1】如图6中OB 是一条反射光线,ON 为法线。

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变式练习2】如图7中OA 是一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并标出入射角。

(用字母α表示) 【变式练习3】如图8根据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入射角为度。

【例题3】如图9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

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

【变式练习】如图10所示,太阳光与地面成40°角斜射过来,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求作:(1)反射光线;(2)平面镜的位置; (3)计算出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例题4】如图11所示,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 所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已经被画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找到发光点s 的位置。

O图1AO 图4O图3AO 图2图6图8OA图7图5【变式练习】如图12所示,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 所发出的光AB 和发光点s 所发出的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CD 已经被画出,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并找到发光点s 的位置。

【例题5】如图13所示,两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

请在图中画出完整的光路图,并标明反射光线与水平镜面的夹角大小。

【变式练习1】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14所示,夜晚,当有光照射到尾灯时可起到明显警示作用。

试画出图中一条光线的反射光线(要求保留必要的辅助线)。

【变式练习2】如图15所示的是潜望镜的光学原理图,请你完成图中的光路《光现象》典型例题4【典型例题精析】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例题1】如图1所示的是老太爷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情境,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 、B 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 立在玻璃板前……(1)老太爷说:为了便于观察,这个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老太爷在实验时选用的是透明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这样观察到所成的像不如用平面镜成像清晰,老太爷选用平板玻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太爷说: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太爷还说: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_________(选填“厚”或“薄”)越好;(4)老太爷在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选用此测量工具是为了:______________;(5)老太爷把点燃的蜡烛A 立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出现了蜡烛A 的像,老太爷把手指放在像的“烛焰”上,手指________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如果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 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如果在玻璃板后放上一个不透明的挡板,老太爷将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再次看到玻璃板后蜡烛A 的像;(6)在实验中要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老太爷又把蜡烛B 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 的位置,直到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看起来_____________,(如图2所示)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进一步观察A 、B 两支蜡烛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