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梯平栏防腐工程施工方案正式版梯平栏防腐工程施工方案正式版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0 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及百万吨乙烯项目苯乙烯安装工程,设备、钢结构、储罐梯平栏防腐施工工程。
1.2 工程特点1.2.1 工期紧、工程量大。
1.2.2 地处西北,风沙大,防腐施工作业困难。
1.2.3 交叉作业和高处作业多。
1.3 主要实物工程量1.3.1本装置梯平栏防腐总面积约为4000m2。
1.4 编制依据1.4.1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1.4.2 《涂漆设计规定》项目号04651091.4.3 《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道表面色和标志》 SH3043-20032.0 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构件表面处理----构件基层表面质量检查----涂底漆----底漆涂刷质量检查----标识移植----预制----安装----涂中间漆----补伤----涂面漆。
2.1 施工准备2.1.1 对施工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教育,熟悉现场管理制度。
2.1.2 组织施工班组人员熟识防腐施工有关的技术要求,并进行技术交底,使所有人员熟悉施工程序以及质量要求。
2.1.3 做好施工所用设备、器具的准备及施工手段用料的预备和购买工作,以满足施工过程中的需要。
2.1.4 所有油漆都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
质量证明书的各项质量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2.2 油漆施工本装置防腐使用如下:苯乙烯梯平栏防腐油漆具体使用要求如下表:项目名称表面处理底漆中间漆面漆总干膜厚度μm油漆名称干膜厚度μm 油漆名称干膜厚度μm 油漆名称干膜厚度μm1 梯平栏手工机械除锈St3级环氧漆 75 环氧漆 75 聚氨酯面漆 50 2002.2.1 在施工前,施工中应进行环境监测,在以下条件下不得进行施工作业。
2.2.1.1 相对湿度不宜大于85%。
2.2.1.2 遇到雨、雾、雪、强风天气不得直接进行室外施工。
2.2.1.3 不宜在强烈日光照射下施工。
2.2.1.4 材料已做好标识。
2.2.2 表面处理和涂层外观质量要求:2.2.2.1 所有涂层应目视检查表面清洁度。
2.2.2.2 完工涂层表面应目视检查为颜色均匀、无针孔、剥离、流挂、渗色。
2.2.2.3 防腐好的材料做好标识移植。
2.2.3 涂层厚度测量2.2.3.1 漆膜厚度的测试采用干膜测厚仪,每个构件的5处,每处的数值为3个相距50mm,测点涂层干膜厚度的平均值。
2.2.3.2 实测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90%(测点数不小于10%),当各处的实测厚度均不小于设计厚度是为优良。
2.2.3.3 漆膜厚度经检测不符合设计要求时的处理。
当施工原因造成干膜厚度达不到设计总厚度的要求时,应用增加漆膜厚度来补足干膜总厚度的设计要求,最后总厚度不足时应用面漆补足。
2.2.3.4 涂层厚度检测仪的厚度测量范围要符合测涂层的厚度范围。
2.2.4 损伤涂层修补2.2.4.1 损伤的涂层和没有通过漏涂检测的涂层,要进行修补和重新检测。
2.2.4.2 用于修补和维修的涂层材料要与原涂层材料相同(对于特殊油漆按设计提出的修补材料施工)。
2.2.4.3 修补涂层的表面处理的方法,要依据修补面积的尺寸和涂层材料的要求。
2.2.4.4 损伤涂层部位,漏点处及周边涂层最小25mm范围内要进行处理,打磨。
2.2.4.5 涂层修补方法应符合油漆厂家、设计的规定。
3.0 主要施工方法对材料进行表面处理 ----手工机械除绣---- 涂刷底漆----标识移植----预制 ----焊接----进行各种实验----焊口补刷----补刷漏刷、漏涂位置----涂刷中间漆----涂刷面漆3.1 表面处理表面预处理应依据设计提供的《涂漆设计规定》文件要求,采取手工机械除锈方法进行处理,钢材表面除锈等级达到St3级。
3.1.1 手工机械除锈3.1.1.1 在喷砂处理前,所有的焊接凸部,毛刺和表面凸部需打磨得光滑平整,所有的焊渣、油污都必须清理干净。
3.1.1.2 除锈等级达到St3,要求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除锈应比St2更为彻底,底材显露部分的表面具有金属光泽。
3.1.1.3 表面预处理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应立即进行涂敷作业,以免发生再生锈。
如果表面已出现返锈,应进行重新进行除锈处理,检查合格后立即涂刷。
涂刷后做好标识移植。
3.2 涂漆进行手工机械除锈的材料,滚刷、刷子进行涂漆,待钢结构预制、组对完成后再进行补口、涂中间漆和面漆。
3.2.1 油漆混合与稀释3.2.1.1 油漆的混合要遵照油漆厂家的使用说明和相应的规范要求。
3.2.1.2 混合的方法应依照油漆厂商的推荐,手动或机械混合器混合。
3.2.1.3 在敞口容器中混合油漆时,应位于远离火种并通风良好的地方。
3.2.1.4 油漆不在油漆工的提桶中存放过夜,应储存在盖严的漆桶中,使用前重新混合,并搅拌均匀。
3.2.1.5 分开盛装的催化剂、固化剂应在油漆完全混合后再将适量的催化剂慢慢倒入并持续搅拌的基料中。
3.2.1.6 在涂漆过程中,发现油漆粘度过大,可用配套的稀释剂进行稀释。
3.2.2 刷漆3.2.2.1 所有角落和缝隙和无法进行滚刷涂刷的部位要采用刷子刷漆。
3.2.2.2 油漆刷的形式和尺寸要适合所刷区域结构,圆形,椭圆形刷子用于不规则表面,如螺栓、焊缝、凹坑钢表面等的刷漆,宽平板刷用于大平表面的涂漆。
3.2.2.3 涂刷过程中不允许凹陷、流挂和其它缺陷发生,应先由上向下、有边角到面进行涂刷。
3.2.2.4 涂刷后的漆膜厚度要均匀与要求厚度相差不到10%。
4.0 质量、HSE保证措施4.1 质量保证措施4.1.1 项目质量体系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到位。
4.1.2 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加强质量教育,强化质量意识,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指导工程施工。
4.1.3 施工应坚持三检制度,加强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对各项工程的施工记录应做到准备及时,质量部门定期检查各施工班组的施工记录。
所有检查记录要有签字。
4.1.4 供应部门严格检查部件到货情况以油漆的合格证,对不合格件产品材料应统计汇总,报告质保工程师,同时上报甲方、监理。
施工中各种计量器具均应经计量合格,并在使用检期内,否则不得使用。
4.2 安全保证措施4.2.1 HSE体系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到位。
4.2.2 在油漆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熟悉油漆施工的危害。
使所有从事防腐油漆的工人都了解安全技术要求,知道可能涉及的危险,并知道所有给予的保护措施。
4.2.3 作业人员必须佩带专门的护目眼镜。
在作业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和警告牌,防止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4.2.4 在涂漆过程中,要确保个人劳动保护措施完整,不要吸入漆雾,避免皮肤接触油漆。
如油漆溅在皮肤上要立即用合适的清洗剂、肥皂水或清洗。
溅入眼睛要用水充分冲洗,并立即就医治疗。
每天下班后用水清洗自己,并将口罩,眼镜等清洗干净。
4.2.5 防腐施工过程中防腐施工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口罩、护目镜等适合的劳保用品。
4.2.6 安全的储存油漆和稀释剂,油漆储存必须在专门的油漆仓库储存,在仓库内严禁烟火。
4.2.7 油漆储存库房必须干燥,阴凉、通风良好并避开热源和火源。
包装容器必须保持密闭并避免冻冰。
4.2.8 在工作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工作疲劳时,应采取充分的休息。
4.2.9 在工作完成后应适当的清理现场,将废弃的油漆桶、包装盒等放到指定的容器,避免环境的污染。
4.2.10 已打开的容器重新封盖时应小心处理,保持开口向上垂直放置,避免泄露。
4.2.11 有限空间进行油漆作业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HSE要求。
办理有限空间作业票,在施工前,施工中需气体检验,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施工。
4.2.12 严格执行石油工业建筑安装安全操作规程中的规定。
上班要求工装整齐,一律戴安全帽进厂,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由专职的安全人员检查,不合格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4.2.13 强化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并与有关责任方的经济利益挂钩,强化安全措施的落实,使安全生产制度健全、组织健全。
4.2.14 设专职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员,从事监督、检查和应急反应及对外联系。
4.2.15 安全检查是消除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坚持安全例会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施工班组每日进行安全检查。
4.2.16 用电必须经甲方批准后,并办理有关手续才能施工。
4.2.17 射线探伤应设置警戒区域,并有明显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误入危险区。
4.2.18 加强用电管理,临时所用的电缆、开关、用电设备必须保护良好,接地接零良好,值班电工必须每天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不准其他人员乱接线,乱拆线,用完要及时回收,保证用电的安全。
4.2.19 消防设施必须符合HSE管理规定。
4.2.20 下班后必须切断施工电源,水源、气源,认真检查熄灭余火,及时清理废料和垃圾,并按规定排放和掩埋。
4.2.21 监护人和作业人员应参加建设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
4.2.22 进入罐内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4.2.22.1 在入场前,应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应参加建设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包括作业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处理、救护方法等。
4.2.22.2 进入带有手动油漆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内作业,其电源线路与开关之间必须有明显的切断点并加警示牌,设专人监护。
4.2.22.3 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
有限空间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应保证有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氧含量,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符合标准。
作业期间应至少每隔4小时取样复查一次(也可选用便携式仪器进行连续检测),如有一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取必要措施。
找出原因消除隐患,复检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作业。
4.2.22.4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安全规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票)》不能代替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作业票,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