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一、绪论
工业锅炉基本上是以水为介质进行热量的传输与动力的提供。
水对锅炉的重要性,如同人体与血液的关系,因而水被誉称为锅炉的血液。
锅炉安装使用地点不同,所用的水源也不一样,但不外乎是地下水、地表水或经过自来水厂处理的水。
由于水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不可避免地溶解有各种杂质。
这些杂质如不经处理直接进入锅炉,将会带来严重后果。
如结垢、腐蚀、鼓包、甚至爆炸,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事故。
当含有钙镁等离子的水进入锅炉后,经过锅水不断蒸发和浓缩,形成水垢,附着在受热面上,降低传热效率,必然增大了锅炉的燃料消耗。
因而水质的好坏,不仅涉及锅炉的安全问题,还关系到节能减排与经济运行。
*****分管着公司生活区和矿区的11个锅炉房,共有28台锅炉。
为此,中心对锅炉水的化验操作标准进行了规范。
二、锅炉水的化验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阐述锅炉水质化验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2. 使用范围
适用于锅炉水质化验的全过程。
3. 职责
化验室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4. 工作内容及要求
硬度测定
4.1.1试剂
4.1.1.1 %铬黑T指示液(乙醇溶液):称取0.5g铬黑T(C0HONSNa)37122与4.5g盐酸羟胺,在研钵中磨匀,混合后溶于100ml95%乙醇中。
将此溶液转入棕色瓶中备用。
4.1.1.2 氨--氯化氨缓冲溶液(PH=10):称取20克氯化氨溶于500ml 蒸馏水中,加入100ml浓氨水,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4.1.2 操作步骤
取100ml透明水样注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3ml氨-氯化铵缓冲液,再加入2滴铬黑T指示剂。
在不断摇动下,用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
V标准溶液所消耗的体积EDTA即为终点,记录.
4.1.3 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3(mmol/L)C×V /V×10 YD=S式中:C——指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
V——指滴定时所消耗的EDTA的体积;
V——指水样的体积。
S注:YD值不得高于L。
4.1.4 将硬度测量结果填入《锅炉水质化验记录表》。
碱度测定
4.2.1试剂
4.2.1.1 酚酞指示剂(1%):将1克酚酞溶于100ml95%乙醇中。
4.2.1.2 甲基橙指示剂(%):称取甲基橙,溶于70℃的水中,冷却,用水稀释至100ml。
4.2.2 操作步骤
用干净的吸球取100ml透明水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此时溶液若显红色,则用∕L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记录耗酸体积V,然后再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硫酸标准液滴定至橙红色,1记录第二次耗酸体积V(不包括V)。
124.2.3 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3(mmol/L)+JD总=[C×(VV)]/V×10 S21式中:JD——总指全碱度;
C——指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mol/L);
VV——指两次滴定时所耗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ml;21、V——指水样体积,单位ml。
S4.2.4 将碱度测量结果填入《锅炉水质化验记录表》。
氯离子的测定
4.3.1试剂
4.3.1.1硝酸银滴定液(T=ml,即1ml相当于1mg氯离子):称取克硝酸银溶于1000ml蒸馏水中,摇匀,标定。
4.3.1.2 铬酸钾指示剂(10%):称取10克铬酸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
4.3.1.3 酚酞指示剂(1%):将1克酚酞溶于100ml95%乙醇中。
4.3.2 操作步骤
取100ml透明水样注入锥形瓶中,加2~3滴1%酚酞指示剂,若显
红色,即用硫酸溶液中和至无色,若无色则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微红色,
再用硫酸滴回无色,再加入%铬酸钾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橙红色,并记录消耗体积V。
4.3.3 计算
-=V×V×1000 (mg/L)Cl S式中:V——指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单位ml;
-;1mgCl ——指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滴定度,1ml相当于V——指水样的体积,单位ml。
S4.3.4 将化验结果填入《锅炉水质化验记录表》。
pH值的测定(电极法)
4.4.1 利用PHS-25型酸度计进行测定。
4.4.2 仪器校正
4.4.2.1 干燥超过2小时的电极需校正。
4.4.2.2 更换新的电极后校正。
4.4.2.3 “定位”旋钮有变动或可能有变动时校正。
4.4.2.4 测量过浓酸(PH<2)或浓碱(PH>12)之后校正。
4.4.3 校正步骤
4.4.3.1 接通电源,预热30分钟。
4.4.3.2 将选择开关置pH档,用洁净并经检验合格的温度计测量标准缓冲液的温度。
4.4.3.3 用蒸馏水将电极清洗干净,用洁净的滤纸吸干电极表面的水,然后将电极插入pH为(25℃)的缓冲溶液中,调节“温度”旋钮,
使显示值与PH为一致。
4.4.3.4 调节“定位”旋钮,使显示值与pH为一致。
4.4.3.5 取出电极,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用洁净的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再放入pH=的缓冲溶液中,调节“斜率”调节器,使显示值与pH=一致。
4.4.3.6 反复进行上述步骤操作,直至显示值与两种缓冲溶液pH值一致为止。
经校正后的“定位”、“斜率”调节器不得再动。
4.4.3.7 接通电源,预热10分钟。
4.4.3.8 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电极,用洁净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将电极放入被测溶液中,待显示值稳定后,即可读数。
如被测溶液温度与“温度”调节器调节器,使指示在被测溶液温度值上。
”温度“指示温度不一致,则调节.
4.4.3.9 读数完毕,将电极清洗干净,然后用洁净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后保存在3mol/L的KCl溶液中。
记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