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市2019-2020学年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

西安市2019-2020学年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

西安市2019-2020学年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组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B.《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作者安徒生是丹麦童话大师、作家。

C.《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2 .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 . 对下面语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正确的是()①天空在草面前是屏息低眉的。

②草原上天有多大,草就有多广。

③天空像是草原的一件总不合体的蓝绸衣。

草在长大在与天空赛跑,天空总是输。

绸衣接了又接,还是捉襟见肘。

④草愿意风和日丽,天就晴;草愿意雨雪风霜,天就阴;草什么也不愿意,天就只好走开,那是夜里。

反正得由着草的性子来,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

草才不把天看在眼里,它们讨好的是牛羊。

A.①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突出天空的渺小,赋予小草人的灵性。

B.②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草的旺盛生命力,抒发了作者对草的赞美之情。

C.③句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草原的辽阔,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D.④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草无拘无束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追求。

4 .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D.窥谷忘反。

二、句子默写5 . 古诗文默写。

(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三、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鱗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丨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①独扶病饯于国门。

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②范公天下贤者,顾②质何敢望③之。

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④矣!闻者为之缩颈。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注)①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

②顾:表轻微的转折,只是。

③望:奢望。

④厚:丰厚。

6 .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春和景明(日光)B.宠辱偕忘(一起)C.大臣责之曰(代词,代王质)D.不以物喜(认为)7 . 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等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沙鸥翔集,锦鱗游泳”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B.乙文范仲淹遭贬谪时,朝廷治理朋党,众人对范仲淹避之唯恐不及时,王质却抱病为其送行,当别人质问他时,他却能以范仲淹相提并论为荣。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D.甲文通过写景来抒发作者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乙文则通过侧面描写突出范文正公的形象。

8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9 . 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人的事,与我们普通人天关。

对此,你怎么看?四、课内阅读10 . 解释下列加点词。

(1)东临碣石(______)(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3)下车引之(______)(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5)人不堪其忧(______)(6)应傍战场开(______)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 . 本文选自《____》,它是由南朝____(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12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2)太丘舍去(______)(3)下车引之(______)(4)元方入门不顾(______)13 . 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14 . “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了什么?15 . 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速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闲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7 . 根据下面的句子探究问题:木兰从军到底多少年?句一: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句二: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8 . 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9 . 本文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成功塑造了木兰这一女英雄的形象。

请认真阅读全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1)正面刻画是塑造人物形象常用的方法。

本诗在塑造人物形象吋,釆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描写方法。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分析。

语言描写:如“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生动形象地把一位性格深沉的女子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动作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侧面烘托也是刻画人物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在叙事中透用坏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理,塑造人物形象。

如“旦辞爷娘去......,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借征途中的景物,表达了木兰对亲人和家乡的____________之情,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20 . “万里赴戎机,美山度若飞”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概括地写出了木兰的矫健身姿。

请你展开联想,用简洁的文字具体描写出木兰的动作、神态等。

80字左右。

五、综合性学习21 . 帝乡枣阳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等,都彰显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现在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完善活动)“枣阳琚湾酸浆面传统制作技艺"2009年被公布为枣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遗产,2012年又入选“湖北省首届食文化名食”,目前被列入湖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学们以“琚湾酸浆面”作为非遗考察对象开展活动,现在请把活动步骤进一步完善。

①考察前:了解背景;准备笔记本、资料夹、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了解路线考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考案后:整理资料,分类、汇总资;讨论、分析该文化产与评定林准的持合情(材料探究)请从下面这则材料中,概括“琚湾酸浆面”的主要特点。

吃面,主要在于吃味,酸浆面的风味就是酸、香、,油而不膩、面白味美、酸鲜可口,特别是在夏食后具有消暑开胃之功效,成为夏季最佳美食。

你看,桌前摆放的那只精美的大瓷碗,碗中隆起一个“小丘”,底部垫有一撮淡黄淡黄的酸菜,中间堆着细长细长的面条,面条上则是色泽鮮亮的臊子,碗里的面汤(含有浆水)汪汪漾漾,并且飘动着微微青烟。

尝一口,齿间柔韧细滑,舌端酸香醇厚,喉头津液涌流。

一旦吃到兴头之上,使会情不自地叫着“得劲!过瘾!真好!”一选自《襄阳晚报》2017.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极劝说)今年“湾酸浆面美食节”期间,一位外地中年男子把驾驶的汽车停放在人行道上。

作为美食节活动志愿者,你将怎样劝阻这种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化传承)请从下面备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作为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主题。

应选?上句:保护文化遗产下句: ___________备选项:A、文化成就未来、B.遗产不再遗憾 C.珍藏历史精华 D.记住美丽芬芳22 .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1)从古人读书看读书古代匡衡,喜欢读书。

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

邻家灯烛明亮,却又照不过来。

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

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这就是“凿壁偷光”“凿壁借光”的成语故事的由来。

请写出另外两个与勤奋好学、刻苦读书相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如何倡导今人读书,请拟写一条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先生就读的书塾“三味书屋”,所谓“三味”,是指读古代典籍带给人的感受,“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zhuàn美味佳肴),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鱼肉酱)”,你读过的书,带给你怎样的味道呢? 请以一类书或一本书为例,写下你的读书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