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图示是增长率的折线图,由图可得从2002年到2006年武汉市农村居民的年人均收入在逐年增长;故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最多的是2006年;故①错误;2003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 ;故②错误;余下的③④都正确;
故选:B.
8.为了解一批产品的质量,从中抽取300个产品进行检验,在这个问题中,被抽取的300个产品叫做()
【详解】
解: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为141,最小值为50,它们的差是141-50=91,已知组距为10,那么由于91÷10=9.1,
故可以分成10组.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组数的计算,属于基础题,掌握组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只要根据组数的定义“数据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来解即可.
14.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统计图:
C.对某批次手机的防水功能的调查
D.对某校九年级3班学生肺活量情况的调查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对重庆市初中学生每天阅读时间的调查,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A错误;
B、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调查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故B错误;
C、对某批次手机的防水功能的调查,调查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故C错误;
4.某校文学社成员的年龄分布如下表:
年龄岁
12
13
14
15
频数
6
9
a
15﹣a
对于不同的正整数,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平均数B.众数C.方差D.中位数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5,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
【详解】
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要反映某市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应采用折线统计图.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熟知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2.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对重庆市初中学生每天阅读时间的调查
B.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
C.旅客上飞机前的安全检查,适合普查,故C正确;
D.了解某种品牌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D、对某校九年级3班学生肺活量情况的调查,人数较少,适合普查,故D正确;
故选D.
13.统计得到的一组数据有80个,其中最大值为141,最小值为50,取组距为10,可以分成()
A.10组B.9组C.8组D.7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求组数,根据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计算,注意小数部分要进位.
【详解】
由题意可得:正确统计步骤的顺序是:②去图书馆收集学生借阅图书的记录→④整理借阅图书记录并绘制频数分布表→③绘制扇形图来表示各个种类所占的百分比→①从扇形图中分析出最受学生欢迎的种类.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频数分布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制作频数分布表和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
【详解】
解: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用电数量可采用全面调查;调查你所在学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可采用全面调查;调查神舟飞船各零件的质量要采用全面调查;而调查一批显像管的使用寿命要采用抽样调查.
故选:D.
调查的优缺点:全面调查收集的到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某些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但抽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
∴所抽查的这五天中每天的客流量是个体.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察样本的定义,熟知样本是总体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是解题的关键.
2.为了支援地震灾区同学,某校开展捐书活动,九(1)班40名同学积极参与.现将捐书数量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捐书数量在5.5~6.5组别的频率是()
A.0.1B.0.2
9.如图是我市某公司2019年2-4月份资金投放总额与利润总额统计示意图,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①利润最高的是4月份;②合计三个月的利润率为36.4%;③4月份的利润率比2月份的利润率高4.4%(说明:利润率=利润总额÷投资总额×100%)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
解:A.调查某班学生每周课前预习的时间,班级容量小,且要求精准度高,用全面调查
B.调查某中学在职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人数不多,容易调查,适合普查;
C.调查全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中学生的人数比较多,适合采取抽样调查;
D.调查某篮球队员的身高,此种情况数量不是很大,故必须普查;
故选C
7.观察市统计局公布的武汉市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每年比上年的增长率的统计图(如图所示),已知2004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8 000元,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①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最多的是2005年;②2003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 ;③2006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8 000(1+13.6%)(1+12.1%);④从2002年到2006年武汉市农村居民的年人均收入在逐年增长.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被抽取的300个产品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总体: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②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③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一个样本包括的个体数量叫做样本容量.
【详解】
A.日光灯管厂要检測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应用抽样调查,故A错误;
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普查方式,故B错误;
C.了解深圳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C错误;
D.了解深圳市每天的平均用电量,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如粮食产量,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如增长率.
10.下列调查中,最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对全国初中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査
B.对“十一国庆”期间全国居民旅游出行方式的调查
【分析】
根据图表信息以及百分率的计算方法即可直接求解判断.
【详解】
解:①正确;
②三个月投资总额是:100+250+500=850(万元),
利润总额是:10+30+72=112(万元),
则计三个月的利润率为 ,故错误;
③4月份的利润率是: ,
2月份的利润率是: ,
则4月份的利润率比2月份的利润率高4.4个百分点正确.
C.0.3D.0.4
【答案】B
【解析】
∵在5.5~6.5组别的频数是8,总数是40,
∴ =0.2.
故选B.
3.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方式的是( )
A.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用电数量B.调查你所在学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
C.调查神舟飞船各零件的质量D.调查一批显像管的使用寿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某同学为了解三月份疫情期间某超市每天的客流量,随机抽查了其中五天的客流量,所抽查的这五天中每天的客流量是这个问题的()
A.总体B.个体C.样本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进行解答.
【详解】
解:∵抽查的是三月份疫情期间某超市每天的客流量,
A.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C.了解深圳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D.了解深圳市每天的平均用电量,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据此作答.
建设前经济收入构成比例统计图建设后经济收入构成比例统计图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B.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C.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
D.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建设前经济收入为a,建设后经济收入为2a.通过选项逐一分析新农村建设前后,经济收入情况,利用数据推出结果.
11.要反映某市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宜采用()
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D.以上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