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扩音机的设计扩音机不仅仅是音响设备,这类放大器还广泛用于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中。
本课题介绍了一种具有收音、拾音、话筒等输入的功率扩音机的设计。
通过完成本课题,要求掌握音响电路的前置级,音调级,集成分立元件功放的设计与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并掌握小型电子电路的装调技术。
一、扩音机电路的原理扩音机一般由下列三级组成: 前置放大级,可兼作频率均衡级; 音调控制级,作高低音调调节用;功率输出级,输出足够的功率以推动负载工作。
Ui1:话筒输入Ui2:收音输入Ui3:拾音输入5-3-1扩音机框图功率放大极决定了整机的输出功率P o ,非线性失真系数γ,以及-3dB 带宽的下限频率.功放级可采用负反馈以改善其性能.负反馈弱,增益大,但对性能改善程度也差;负反馈强,则反之.通常根据输出功率增益的大小来决定负反馈的深度.音调控制级决定了整机的音调控制功能,该级电压增益不是主要的,一般取中频增益A o =1(也便于电路设计计算).但需要考虑电路中的损耗,实际略小.前置放大级决定了整机的灵敏度.因此应有足够大的增益,并且能适应不同输入. 整机参考图见图5-3-2E c +30VR 100R 100R 10k R 10k(一) 功率放大级图5-3-2电路中的功放级为分立元件、准互补推挽式OTL 电路,也可用3.8节集成功放电路代替.下面仅就分立元件功放电路做介绍.电路中T 5和T 7组成NPN 复合管,由单电源V CC 供电,输出通过耦合电容C 5接到负载,C 5起一个0.5V CC 电源的作用,T 4和R 9、R 10组成恒压偏置电路,为末级提供一定的直流偏置以消除交越失真,R 13和R 15为泄放电阻,R 14为平衡电阻.推动级是由T 3构成的共发射级放大器,其集电极直流负载电阻为R 11+R 12;C 4、R 12为自举电路,使T 3集电极的交流负载为R 15或R 16.当然应有R 15或R 16≥ (R 11+R 12),以使本级能输出最大电压.输入级是由T 1,T 2组成的共发射极组态差动放大器. R 8引入直流负反馈,以稳定输出端A 点的直流电压.R 8、R 7、C 3引入交流负反馈,以改善整个电路的性能,同时也决定了整个电路的电压增益.C*为密勒电容补偿,以清除高频自激.若已知负载R L ,功率P o ,-3dB 带宽为f L ~f H ,则分立元件功放的设计计算为: 1、 确定电源电压Vcc因为负载电压最大值为L o LM R P 2U =,则应有Vcc ≥2U LM ,应充分考虑到T 7和T 8上的管压降及其射击电阻R 16,R 17上的压降,Vcc 可取大些。
2、 准互补推挽电路的计算负载电流最大值为I LM = U LM /R L ,推挽管的平均电流Ic=0.319Icm ,根据3.8节原理,可确定功放管。
射击电阻R 16,R 17一般取(0.05~0.1)R L ,输出耦合电容C 5应满足f L 的要求,即应有C 5≥1/2πf L R L 。
R 13,R 15为泄放电阻,一般取R 13=R 15=(5~10)R 17 R 14为使R i5=R i6,因此有R 14=R 13//R 17 I cm5=I cm6=(1.1~1.5) I LM /hfe7T 5,T 6的输出功率为P o56=0.5ULM I cm5 由上式确定激励级T 5,T 6中功率三极管。
3、推动级由激励级可推出推动级I CQ3 的大小,(R 11+R 12)为T 3集电极的直流负载,因而有(R 11+R 12)=0.5Vcc/I CQ3 C 4为自举电容4、输入级输入级有T 1,T 2差分放大电路组成,电路设计可参考基本放大器及差分放大器设计的有关章节。
整个功放电路中的交流反馈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反馈系数为F=R 7/(R 7+R 8) 设为深度负反馈,则闭环电压增益为787uf R )R R (F1A +== (二)音调控制级音调控制级的作用是控制、调节音响放大器输出频率的高低,控制曲线如图5-3-3所示。
f/HzAu/dB1020-20-10图5-3-3 音调控制曲线fo=1KHZ —— 中音频率,要求增益A uo =0dB f 1——低音转折频率,一般为几十赫兹f 2=10f 1 ——中音频转折频率 由激励级可推出推动级I CQ3 的大小,(R 11+R 12)为T 3集电极的直流负载,因而有(R 11+R 12)=0.5Vcc/I CQ3 f3 ——中音频转折频率f4=10f3——高音频转折频率,一般为几十千赫兹由图可见,音调控制器只对低音频或高音频的增益进行提升或衰减,中音频增益保持不变。
所以音调控制级的电路由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共同组成。
常见电路有专用集成电路,如五段音调均衡器LA3600,外接发光二极管频段显示器后,可以看到各个频段的增益提升与衰减变化。
在高中档收录机,汽车音响等设备中广泛应用。
也有用运算放大器构成的音调控制电路,如图5-3-4所示。
这种电路调节方便,元器件较少,在一般收录机、音响放大器中应用较多。
U iR w1U 0图 5-3-4 音调控制电路设电容C 7=C 8>>C 9,在中低音频区,C 9可视为开路,在中高音频区,C 7、C 8可视为短路。
当f<fo 时,音调控制级的低频等效电路如图5-3-5所示,其中(a)为电位器R w1滑臂在最左端,对应于低频提升最大的情况。
其传输函数的表达式为:128110/1/1)(ωωωωωj j R R R u u j A W i o ++∙+-==5-3-1式中,)R C (11W 81=ω 或81W C R 211f π=5-3-28101W 2W 1W 2C R R )R R (+=ω或 8101W 2W 1W 2C R R 2)R R (f π+=5-3-3当频率较低(f ≤f1)时,电容C 8近似为开路,此时的增益为8101W L R )R R (A +=5-3-4当f 升高时,C 8容抗减小。
当f 接近中频(f ≥f2)时,C 8近似为短路,此时的增益为810uo R R A =假设要求中频增益A uo =1(0dB),在100Hz 处有±12dB 的调节范围。
因为低频提升曲线在f1~f2的频率范围内,随f 的增加,A u 以-6dB/倍频降低,因此可算得f 2=400Hz 。
由5-3-2,5-3-3式可写出UL 10101W 12A R R R f f =+= 5-3-5低频最大提升量A uL 一般取为10倍,因而得Hz 40A f f UL 21==5-3-6R 8,R 10,R w 通常取几k Ω~几百k Ω,阻值过大,运放漂移电流的影响将不可忽视;阻值太小,流过它们的电流将超出运放的输出能力;U iC 8U C 75-3-5(b )低频衰减5-3-5(a) 低频提升5-3-5(b )图为电位器R w1滑臂在最右端,对应于低频衰减最大的情况。
其转折频率与低频提升时相同,最大衰减倍数为1/10(即-20dB )。
2.当f>f o 时,音调控制级的高频等效电路如图5-3-6所示,U R R R w2o5-3-6 音调控制级高频时简化电路此时电容C 7和C 8可看成短路,R w1因此也被短路,R 8,R 9和R 10 为星形连接,将其转换成三角 形连接后的电路入图5-3-7所示。
UR w25-3-7 图5-3-6的等效电路R电阻的关系式为 Ra=R 8+R 9+(R 8R 9/R 10) R b =R 9+R 10+(R 9R 10/R 8) Rc=R 8+R 10+(R 8R 10/R 9)若取R 8=R 9=R 10,则Ra=R b =Rc=3R 8因为Rc 跨接在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对控制电路无影响,故可将它略去。
当R w2滑臂处于最左端时为高频提升最大,等效电路如图5-3-8(a )所示。
因为当R w2滑臂处于最左端或最右端时,R w2对控制电路无影响,故等效电路中可略去。
高频提升时,由图5-3-8(a )得其增益函数为:43b i o /j 1/j 1Ra R u u A ωω+ωω+∙-==5-3-7式中,()[]()⎭⎬⎫=ω+=ω11941193R C 1R Ra C 15-3-8与分析低频等效电路的方法相同(从略),得到下列关系式: f<f 3时,C 9视为开路,此时电压增益为:1Ra R A b uo ==5-3-9f>f 4时,C 9可视为短路,此时增益为:)R //Ra R A 11b H =5-3-10假设技术指标中,给出中频增益A uo =1(0dB ),在10kHz 处有±12dB 的调节范围,即可算出f 3=2.5kHz 。
由式5-3-8可得H 11a1134A R R R f f =+= 5-3-11可得: 3H 4f A f电阻R 11,C 9均看由公式推出当R w2电位器滑臂滑向最右端,电路为高频衰减,等效电路如图5-3-8(b )所示,与高频提升高效电路相比较,由于Ra=R b ,其它元件值也相同,所以高频衰减的转折频率与高频提升的转折频率相同,而高频最大衰减为1/10(即-20dB ).U iCU iU oC R 11(a)高频提升(b)高频衰减图5-3-8(三)、前置放大级前置放大级需要有足够的放大倍数,还要求对不同的输入信号有不同的灵敏度。
拾音 拾音通常是指用电唱机放唱片时,由电唱机中拾音器所输出的信号。
录制在唱片上的音乐信号,由于技术和工艺上的原因,往往进行了一些预失真处理。
一般是对信号中的低频部分作了一定的衰减,而对高频部分则作了一定的提升,如图5-3-9中的预失真处理曲线所示。
因此将唱片重新放送出来时,就要对这种预失真进行相应的补偿,才能恢复音乐信号的原来面目。
由于目前唱片的转速有四种,即78,45,3133和3216转/分,而电唱机中所用拾音器又有电磁型和晶体型等几种,因此所要求的补偿是不一致的。
对于转速为3133转/分,且拾音器为电磁型的而言,所要求补偿的为图5-3-9中实际补偿曲线所示。
-10-20f(Hz)响应(d B )设计电路时,实际补偿曲线常用四段折线来近似,如图5-3-9近似补偿曲线所示,近似补偿曲线有三个转折频率分别为51Hz,510Hz 和2120Hz ,斜线的斜率为20dB/ 十倍频,这种补偿电路称为频率均衡电路,简称EQ 电路。
一些高级的扩音机分别对不同转速的唱片采用不同的补偿电路,并用波段开关来分别选用,在此就不再介绍。
话筒和收音 话筒是指直接由话筒将声音信号转换后输出的信号,收音是指收音机中检波后输出的电信号。
对于这些信号,扩音机通常应当具有比较平坦的频率特性,以便高保真地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