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以《粉末春秋》为例
1.研究目的
山西是有名的历史文化大省,随着电视剧《乔家大院》《喜耕田的故事》《走西口》,电影《白银帝国》《赵氏孤儿》,说唱剧《解放》,舞剧《一把酸枣》的成功,很好的弘扬了山西文化,山西文化品牌逐步确立起来,研究山西传统文化是实行山西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有助于提升山西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更加有利于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研究文化就要从具体的艺术形式入手,《粉末春秋》无疑是典范作品,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又与市场紧密结合,富有艺术性,思想性,创造性,而这部舞剧又是高校实行艺术实践的典范,研究它可以更好的将教学实践融入到高校的人才培养当中,对于教育也是一大重要的成果。
2.研究内容
1)《粉墨春秋》中,如何将戏剧与舞蹈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2)《粉墨春秋》中蕴含的山西文化特有的艺术形式。
例如民间失传已久,山西地方戏蒲剧特有的“跷功”和《挂画》中的椅子功都是极具研究价值的细节。
3)《粉墨春秋》对于弘扬山西文化起到的里程碑式的意义与价值,应当从中得出一些先进的经验与结果,文化的发展不单是靠一两部剧目的走红,而是一中特有的文化宣传策略,如何更好地把握市场把握观众才是至关重要的。
4)促进文化发展,促进教育实践的发展,仅有一所学校是远远不能推动的,研究陕西职业艺术学院的教学风格,才能更好的推广到其他学校当中去,恰逢山西大学建校110周年,如何推动校园建设,以校园发展反哺文化产业,是十分值得研究学习的。
5)任何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都是极具教化意义的,无论是《粉墨春秋》本身,还是舞蹈家黄豆豆本人都非常具有榜样意识,是值得学习思考的典范,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研究价值
1)中国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山西作为中国的戏曲大省,剧种占到全国的六分之一,戏曲作为山西重要的文化资源,对它的深入
挖掘和传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粉墨春秋》秉承了弘
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用作品传递山西丰厚的人文资源的精
髓,歌颂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创新变革的民族精神。
2)用现代艺术元素演绎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故事,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观念,更有利于了解山西戏曲,中国戏曲,传播传统文
化。
3)舞剧是没有语言和国际限制的舞台艺术。
以戏剧为艺术依托,以梨园故事为原型创作,既可以展示传统文化的特色,又可以
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困难,对于山西传统文化乃至中国文化走
出去都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4)剧目创作,排演的过程,同时是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师生学习,提高进步的过程,这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次实践,对于
山西其他高校教育的发展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4.特色与创新
就以《粉墨春秋》为例,舞剧通过将中国古典舞蹈与中国传统戏曲及山西地方戏曲元素的有机结合,运用现代思维和视觉视角创意创作,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望,引发人们对历史的追忆,人性的思考。
结合现在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步骤,在调查过程中应当充分的挖掘山西文化的特殊性,并以广为人知的艺术形式推广。
同时值得研究的还有整个舞剧中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表演艺术家身上具备的励志奋斗精神。
教学过程中也应当秉承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理论恰当的运用到实践中去。
5.研究思路
1)首先研究《粉墨春秋》这部作品当中所蕴含的山西文化,找到山西传统戏剧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契合点,根据作品中运用的典范,展开进一步的学习研究,了解山西传统文化。
2)通过《粉墨春秋》中的艺术元素来结构当前文化发展形势下的市场需求,如何才能在文化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山西文化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本省,而是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繁荣。
3)深入到山西艺术职业技术学院调查研究关于《粉墨春秋》从创作到编排的过程,不仅可以更好地寻求着眼点,也能得到教学上的经验,学习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实验的发展,也能为高校改革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4)《粉墨春秋》当中有很多对于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思考,这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都有极大的贡献
4)《粉墨春秋》虽然起源与山西本土,但是绝不仅仅是山西文化的再现,其中还有好多珍贵的民族文化精品可以进行研究(成果待定)6.可行性
7.预期目标
通过对《粉墨春秋》成功个例的调查研究,探索他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寻找出一条适合山西本土文化发展的新型道路,为其他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创作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与方法,最终将山西文化推向全国,乃至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通过对山西省艺术职业学校的调查,可以探索出一条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道路,不仅仅适用于艺术类院校,良好的实践环境可以培养更多应用性的高素质人才,为山西其他高校的发展做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