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解池教案(第一课时)

电解池教案(第一课时)

第三节电解池教案(第一课时)
(2)电解质;
(3)构成闭合回路
[学生活动]让学生独立书写电解CuCl2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能够请1—2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然后讲评)
[板书] CuCl
2Cu+Cl
2

[过渡]下面我们再分析电解池的两个电极。

[板书]3、电解池的两极
[讲]电解池的两极是由与之相连的电源电极的极性决定的。

[板书]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

(发生氧化反应)
[设疑]电解质溶液是如何将电路沟通的呢?
[板书]4、电解池中的电子的移动方向
[学生活动]请学生讨论、总结并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板书]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讲]由上面分析可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必须有阴阳离子的参与,如果溶液中的离子不参加反应,电路就不能沟通,所以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板书]5、电解的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问]从上已知CuCl2溶液中存有的离子有:Cu2+、Cl-、OH-、H+为什么电解时,只有Cu2+和Cl-放电?这要涉及到离子的放电顺序问题。

[板书]6、离子的放电顺序
[讲]因为各种离子得失电子的水平不同,所以,电解时离子放电难易也不同。

[板书]阳离子:Ag+>Hg2+>H+>Cu2+>Fe2+>Zn2+>H+>Al3+>Na+>K+
阴离子:S2->I->Br->Cl->OH->含氧酸根
[讲]电解电解质溶液时,在阴阳两极上首先发生放电反应的离子分别是溶液里最容易放电的阳离子和最容易放电的阴离子。

[讲]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要先看电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若阳极材料为活性电极(Fe、Cu)等金属,则阳极反应为电极材料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若为惰性电极材料,则根据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依据阳氧阴还的规律来书写电极反应式
[板书]7、电极产物的判断
(1) 阳极放电顺序:活泼阳极(金属)>无氧酸根离子>OH―>含氧酸根离子>F―
[投影]1、电解与电离的比较
电离电解


电解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电解质电离后,再通直流电
过程电解质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
离子
阴、阳离子定向移动,
在两极上放电
举例CuCl2 ==Cu2++2Cl―
CuCl2Cu+Cl2↑
特点只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新物



电解必须建立在电离的基础上
2、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装置类

原电池电解池
举例锌铜原电池电解氯化铜溶液
形成条件1、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用导线连接)
2、电解质溶液(电极插入
其中并与电极自发反应)
3、形成闭合回路
1、两电极接直流电源
2、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形成闭合回路
电极名称负极:较活泼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能
导电的非金属)
由电极本身决定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极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极
由外加电源决定
电极反应负极:氧化反应,金属失
电子
正极:还原反应,溶液中
的阳离子得电子
阳极:氧化反应,溶液中的阴
离子失电子或电极金属失电

阴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
离子得电子
电子流向负极---导线---正极电源负极—阴极
电源正极—阳极
能量转

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电能转换为自由能能否自反应能够自发实行反应不能够自发实行
发实行
主要应用1、金属电化腐蚀分析
2、金属牺牲阳极的阴极保
护法
3、制造多种新化学电源
1、电解食盐水(氯碱工业)
2、冶炼活泼金属
3、电解精炼
实质使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
通过导线定向转移形成电
流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electrolytic cell)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原理:CuCl
2
=Cu2++2Cl-
阴极: Cu2++2e-=Cu (还原反应)
阳极: 2Cl--2e-=Cl
2
↑(氧化反应)
2、基本概念
(1)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2)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3) 当离子到达电极时,失去或获得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CuCl
2
Cu+Cl
2

2、电解池的两极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

(发生氧化反应)
3、电解池中的电子的移动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