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优势(1)
竞争优势(1)
技术与产业结构
ß 1.技术与进入壁垒 ß 2.技术与买方实力 ß 3.技术与供方实力 ß 4.技术与替代 ß 5.技术和竞争 ß 6.技术变革和产业边界 ß 7.技术变革和产业吸引力
竞争优势(1)
技术战略
ß 技术战略涉及三大问题: ß 1.开发何种技术 ß 2.是否在那些技术中寻求技术领导地位 ß 3.颁发技术许可证的作用
ß 一个企业通过两种机制为买方创造他们需 要的价值:
ß 降低买方成本; ß 提高买方效益; ß 价值链与买方价值链: ß 企业通过以自己的价值链影响买方的价值
竞争优势(1)
降低买方成本
ß 企业能够用以下方法降低买方成本: ß 降低发货、安装及筹资成本; ß 降低要求的产品使用率; ß 降低产品的直接使用成本,例如劳动力、
本书阐述了企业可以选择和推行一种基本战略以创造和保 持竞争优势的方法。它论述了竞争优势的不同类型——成本 和差异化——与企业活动空间之间的相互作业。
竞争优势(1)
第二章 价值链和竞争优势
一、价值链 理论上“价值链”这一概念,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
1985年提出的。 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
燃料、维修、需要的空间; ß 降低产品的间接使用成本或产品对其它价
值活动的影响,如轻型零件可以减少最终 产品的运输费; ß 降低买方在其它与有形产品没有联系的其 它活动中的成本;
竞争优势(1)
一个企业的产品自身能够降低买方直接使用成本的一些方法
竞争优势(1)
买方购买标准
ß 买方购买标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ß 使用标准。购买标准源于供应商通过降低
竞争优势(1)
2020/11/24
竞争优势(1)
目录
第一章 竞争战略:核心概念 第二章 竞争链与竞争优势 第三章 成本优势 第四章 差异化 第五章 技术和竞争优势 第六章 竞争对手选择
竞争优势(1)
第一章 核心概念:
一、产业结构分析 1.产业结构与买方需求 2.产业结构与供需平衡 二、基本竞争战略 1.成本领先 2.差异化 3.目标集中 三、本书概要
买方成本或提高买方效益影响实际买方价 值的方式。使用标准包括:产品质量、产品 特性、交货时间和应用工程支持等因素。 ß 信号标准。产生于价值信号的购买标准, 或者买方推测或判断供应商的实际价值所 使用的方法。信号标准包括:广告、设备 的吸引力和信誉等因素。
竞争优势(1)
识别购买标准
ß 1.首先应该明确购买企业产品的决策人以及 其它对决策有影响的人;
有不少人找到解决方法,仍然被淘汰了!因此,第三个问 题就变成了一个更为重要的环节。 ·你能通过这个解决方法持续赚到钱吗?
这是四个问题最具有商业意义的一个。有人说,我还没有 干呢,我咋知赚不赚到钱?这个问题的含义在于是否通过解 决方案可能会赚到钱,也就是是否产生价值。
所谓价值链,就是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同时企业也获得价 值。否则就是一个事物的链条,是一连串的事情,而不是价 值。
ß 1.在任何地点能够满足买方需要的能力; ß 2.如果很多产品的零部件和和设计原理通用,
就能简化买方的维护; ß 3.在买方可能采购东西的地方设零售点; ß 4.设买方服务点; ß 5.产品之间良好的互换性;
竞争优势(1)
企业可以通过下列活动加强销售渠道的歧异性
ß 1.选择销售渠道已实现设施、能力或形象的 一致性;
价值链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法来将企业划分成一些相互分 离的活动,因此价值链可以用来研究企业这些活动是什么和 如何被分组的。
竞争优势(1)
第三章 成本优势 一、价值链和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的起点是定义企业的价值链,并把营业成本和 资产分配到各种价值活动中去。
基本价值链的三个并行不悖的原则: 1.活动所占成本的大小和增长 2.活动的成本行为 3.竞争对手在进行该活动时的差异 二、成本行为 1.成本驱动因素 1)规模经济或不经济 2)学习与溢出 3)生产能力与利用模式 4)联系 5)价值链内部联系
三、成本优势 (一) 获取成本优势的两种方法:
·控制成本驱动因素 企业可以在总成本中占有重大比例的价值活动的成本驱
动因素方面获得优势。 ·重构价值链
企业可以采用有所不同、效率更高的方式来设计、生产、 分销或销售产品。 1.控制成本驱动因素 1)控制规模 ·取得恰当的规模形式 ·在对规模敏感的活动中制定政策以加强规模经济 ·根据企业的偏好来利用规模经济的形式 ·重视企业拥有优势的规模形式所驱动的价值活动
竞争优势(1)
标歧立异步骤
ß 1.确定谁是真正的买方
ß 2.确定买方价值链及企业对其影响
ß 3.确定买方购买标准的顺序
ß 4.评价企业价值链中现存和潜在的独特性来 源
ß 5.识别经营歧异性的现有和潜在资源的成本
ß 6.选择相对经营歧异性的成本,为买方创造 最有用的独具特色的价值活动结构
ß 7.检验已选择的标歧立异战略的持久性
ß 2.为了使使用标准有助于发展经营歧异性的 战略,必须恰如其分的明确使用标准。;
ß 3.如果可能,应当把满足每种使用标准的良 好努力定量化。
ß 4.企业可以通过估计使用标准怎样影响买方 成本及效益来计算满足每一个使用标准的 价值;
ß 5.通过了解买方判断企业满足使用标准的潜 在能力及其怎样确切满足这些标竞准争优的势(1) 过程,
ß
8.在不影响已选好的经营歧异性形式的活动 竞争优势(1)
第五章 技术和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1)
ß 技术变革是竞争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ß 本章将讨论技术变革与竞争优势以及产业
结构之间的一些重要联系。
ß 技术与竞争 ß 技术和价值链 ß 价值链是理解技术在竞争优势中所起作用
的基本工具。作为各种活动集合体的企业, 是各种技术的一个集合体。技术包含于每 一个价值活动中,而技术变革实际上对任 何活动都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竞争。
ß 歧异成本 ß 独特性与成本控制因素之间的关系有两种相互关联的形
式: ß 使活动独特的因素可以影响成本驱动因素 ß 成本驱动因素可以影响形成独特性的成本
竞争优势(1)
买方价值
ß 独特性如果对买方没有价值,就不可能经 营歧异性。一个成功的标歧立异企业找到 创造买方价值的途径,使获得的溢价大于 增加的成本。
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 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 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 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 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ß 2.为销售渠道如何运作建立标准和政策; ß 3.提供销售渠道使用的广告和培训资料; ß 4.提供资金以便销售渠道可以向买方提供信
贷;
ß 独特性驱动因素 ß 1.政策选择 ß 2.联系(供应链内部、企业与供应厂商和销售渠道) ß 3.时间性 ß 4.位置
竞争优势(1)
ß 6.学习和模仿过分 ß 7.一体化 ß 8.规模 ß 9.制度因素
小化 ß 3.企业如果具有持久的经营歧异性成本优势,
就应重视经营歧异性的形式 ß 4.在不影响买方价值的活动中减少成本
ß 改变规则以创造独特性
ß 1.使决策者转向使企业独特性更有价值 ß 2.揭示未被认识的购买标准 ß 3.优先对买方的和销售渠道环境的改变做出
竞争优势(1)
歧异持久性
ß 两个方面决定标歧立异的持久性: ß 1.经营歧异性的买方连续可见价值 ß 2.竞争对手不模仿 ß 在以下条件下,经营歧异性就可以维持长
竞争优势(1)
2)控制学习 ·利用学习曲线进行管理 ·保持学习专有 ·向竞争对手学习 3)控制生产能力利用率的效果 4)控制联系 5)控制相互关系 6)控制整合 7)控制时机 ·利用率先行动者和迟后行动者的优势 ·在商业周期中选择购买时机 8)控制自主政策 9)控制地理位置 10)控制机构因素
竞争优势(1)
域,你面对的是巨大的、实力强大的成熟对手,如果你选
择了行业老大最为强大的环节进行直面对抗,下场是可想 而知的。
竞争优势(1)
·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这个问题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问题,而所谓商业模式就
是企业通过内部运营价值链的优化和创新在产业价值链中获 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方法。 ·你的解决方式有什么独特性?
竞争优势(1)
6)纵向联系 7)相互关系 8)整合 9)时机选择 10)独立于其他驱动因素的自主政策 11)地理位置 12)机构因素 2.外购投入成本 1)购买信息
分析外购投入单位成本的起点是开发购买信息。 2)外购投入成本驱动因素 ·购买规模 ·与供应商的联系 ·供应商地点 ·政府和工会的限制
竞争优势(1)
标歧立异战略
ß 歧异性来自创造买方价值的独特性,它可 以通过满足使用标准或信号标准加以实现。
ß 歧异之路 ß 增加独特性来源: ß 1.在价值链中增加经营歧异性的来源 ß 2.用价值信号加强使用标准的歧异性 ß 3.将产品与信息紧密联系在一起通常能增强
经营歧异性
竞争优势(1)
变歧异成本为优势
ß 1.发掘经营歧异性所有廉价的来源 ß 2.控制成本驱动因素将经营歧异性的成本最
竞争优势(1)
待开发技术的选择
表5-1 技术战略的 核心是企业 努力获取何 种类型竞争 优势
竞争优势(1)
技术领先或追寻
ß 在技术战略中,企业必须解决的第二大问 题是,是否寻求技术领导地位。
竞争优势(1)
ß 在重要技术中是选择做技术技术领导者还 是追随者,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ß 1.技术领先的持久性
ß 1.标歧立异与价值链 ß 经营歧异性来源于企业所进行的各种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