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4)原文
本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抒写其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和极度的精神痛苦,为历代词评家所赞誉。
在写作手法上,开篇连用七个叠字,在感情上层层递进,有统摄全篇之效,且毫无斧凿堆砌之感。
全词以暮秋景色为衬托,通过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孤独痛苦的心境,如泣如诉,非常感人。
词之开头连用七对叠字,分为三组,寻寻觅觅表现一种无所寄托,空虚失落的心态,仿佛要找寻什么,但所看到却是身边的冷冷清清,这更加重了痛苦的程度,一句凄凄惨惨戚戚痛入心府。
14个字表现了感情流动的过程,以下的饮酒、听雁、观花,守窗听雨均属生活细节,全由寻寻觅觅引发而来,而其景物描写则有冷冷清清引发而来,贯穿全词的感情则是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两句写气候之多变。
三杯三句写饮酒御寒,但酒单愁浓。
是天寒更是心冷。
雁过也之含义尤丰,雁可北去南归,而作者却无法回到自己的故乡;鸿雁似可传书,但丈夫已死,书信何传。
意象中包含着故国之思和悼夫之痛。
下片承前,写地面落花狼藉之残象,俯仰皆是哀飒之景。
守窗独坐以下,完全口语化。
却表现出极丰富的感情,尾句更是直截了当,仿佛是灵魂的呼喊,震颤人心。
陈廷焯说:后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白雨斋词评》)。
全词情景相生,巧用黑、得等险韵,工妙自然,笔力矫健。
九组叠字的运用也增强了音韵效果,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近时李易安(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济南(今属东)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词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能创意出奇如此!
【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
本词被众多文人译成英文(见后面部分)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