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将成考查科目A形式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形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

其中,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

其中,艺术(或音乐、美术)为学校考试科目,其他为统一考试科目;考查科目为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及技术教育)、地方与学校课程、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

考查办法由各州、市自行确定。

B科目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在学科教学结束时进行。

其中,八年级下学期考试科目为:生物、地理、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学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历史、物理、化学;体育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4月底前进行。

学校考试与考查科目在课程结束时进行。

C方式考试方式根据学科特点和内容,采取笔试、听力测试、口试、实验操作等不同方式,笔试采取闭卷、开卷、闭卷与开卷结合等方式。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实行笔试、闭卷方式;外语实行听力与笔试、闭卷相结合的方式;思想品德实行开卷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信息技术实行网上考试方式;体育实行必考与选考项目相结合、现场考试方式;英语、语文逐步增加口头表达能力测试;其他科目的考试方式由各州、市决定。

D分值语文:150分钟,数学、外语:120分钟,物理、化学、思想品德:100分钟,生物、历史、地理:90分钟,信息技术:50分钟。

各科卷面原始分值满分均为100分。

语文、数学、外语可增加卷面原始分值满分为50分的附加题,增加考试时间30分钟。

附加分不记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是否增设附加题以及附加分数的使用,由各州、市决定,学生可自行选择是否参加附加题考试。

E实施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由省教育厅统一颁布各科考试标准、全省统一考试时间,统一发布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蓝皮书。

根据质量监测与评价的需要,每届学生全省统一抽考2~3科。

省教育厅确定的抽考科目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印制试卷。

其他考试科目由各州、市统一命题、统一印制试卷,也可以联合命题、印制试卷。

各州、市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统一报告成绩。

F结果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采用等级制与标准分报告成绩,A:优秀(≥90分)、B:良好(≥70分且<90分)、C:及格(≥60分且<70分)、D:不及格(<60分);P:补考合格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每个学生都将有成长记录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必要条件,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按照要求,综合素质评价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时应注重对原始资料的分析与概括,避免以偏概全。

文体特长成评价指标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由两部分组成:基本素质评价指标和个性发展评价指标。

其中,基本素质评价指标包括思想道德、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5个方面。

个性发展评价指标包括个性特长(包括学科特长、体育特长、文艺特长)、个人成果及其他自主选择的内容等3个方面。

基本素质评价指标在七年级上学期至九年级上学期的5个学期中,以学期为单位,由学生本人与教师共同记录学生的成长事实,在九年级下学期,采取学生个人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其中:思想道德按二、三级指标的评价要点进行写实性描述,其他4个一级指标按总评综合分值,以等第形式呈现评价结果。

A:优秀(≥9分);B:良好(≥7分,<9分);C:基本达到要求(≥6分,<7分);D:尚需努力(<6分)。

个性发展评价指标在九年级下学期由学生提供相关证明资料、教师据实填写。

评价结果记入学籍档案《方案》提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价结果要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并在校内进行公示。

综合素质评价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在同学互评和学生成长记录的基础上,经集体讨论,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

评价时应注重对原始资料的分析与概括,避免以偏概全。

评价结果在公示后、经学生确认,记入学生学籍档案,任何人不得更改评价记录与结果。

此外,学校须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执行者,成长记录要始终体现诚信的原则,将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与,使得记录的情况典型、客观、真实。

学生成长记录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学生的基本信息;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个性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奖惩情况,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生长发育水平和健康状况;学习成绩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一、实施对象云南省所有体检合格的应(往)届初三学生。

二、考试时间每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时间为3月至4月,各州、市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完成考试工作,并将考试具体时间及安排报省教育厅体卫艺处。

三、考试项目详细请点击查看项目表。

不具备1000米、800米跑场地要求的考点可采用25米往返跑。

抽考类项目由各州市教育局自定,并提前30天公示。

选考类项目由学生自由选择。

四、考试项目的测试办法及要求(一)1000米(男)、800米(女)(分、秒),分值40分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有氧耐力,评价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2.注意事项:分组的人数不得超过20名。

跑步过程中,不允许穿跑、跳鞋……详细支持者新制度对“唯分数论”的抛弃受到学生的欢迎。

云大附中初二年级赵同学认为,用“A、B、C、D”等级来表现最终的成绩,能够让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同学获得更多机会,差一两分就进不了所向往学校的遗憾就不会发生了。

她说:“我们经常感觉自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取消中考以后就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这些内容都能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体现,是一件好事。

”云大附中初三学生蒋玲说:“不以分数定学校,对我来说,无疑有了更多的机会……详细反对者不少人指出,新制度中包含太多人为因素,影响了制度本身的公平性和改革的实际效果。

特别是综合素质评价,已经成为此次中考制度改革颇有争议的话题。

学生家长陈女士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

凭硬过硬的考分,农村的孩子还有机会通过中考进入重点高中。

但如果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容易受老师个人喜好影响,很难做到公平。

”同样表示担忧的学生家长李先生说:“所有评价标准只要不是刚性的,带有人为因素时,就会使得人们对结果产生疑问,无形中让老师成为公众质疑的对象。

举个例,比如说基本素质评价中的关于学生……详细中立者有人认为,在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并不充足的环境下,取消中考,把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学校录取依据,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高中学校生源分配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但是如果评价标准不科学、程序不透明,也可能造成教育不公。

一位初一学生家长说:“中考改革,更重要的是高中招生改革要跟得上。

学校自主招生的比例为30%,能不能再多些?尤其是一些名校。

另外,一定要对老师进行诚信约束。

”云南省一位教育界人士说,保证阳光录取,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详细云南省教育厅长回应中考改革质疑日前,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在线回答众多网友提问。

网友的“火力”大多集中在“中考改革”方面。

对于部分人对中考改革的不理解,罗崇敏表示,“中考改革势在必行,早改早好,改革将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昆明警方姚志宏:最近大家议论比较多的中考改革,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反应较大,罗厅长对此有什么看法?罗崇敏:中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内容、方法、评价制度的改革,引起大家广泛关注。

但请大家相信,中考改革是经过认真调研,精心设计,稳步推进的。

通过改革回归教育本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个方向我们是坚定不移的,希望各方理解参与支持。

对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请多提宝贵意见,我们进行调整完善。

@浆糊瓢:罗厅长,将昆明中考科目7门增至11门是减负还是增负?罗崇敏:中考科目的设置根据全国的统一要求、结合各州市实际情况确定。

原来7门是选拔性的考试,现在的11门是测试性的考试。

测试性的考试是过程考试,变一次性选拔考试为过程性测试性考试,减轻了学生……详细热评:为昆明率先取消中考鼓掌社会应该为昆明在全国率先取消中考鼓掌。

素质教育在中国的实施已经有相当的年头了,但在中考和高考两道杠杆前,所有的努力都化为空谈,因为一个孩子一旦在高等教育的机会竞争面前败下阵来,即便素质再高,在进入社会主流方面也会比另一些孩子艰难许多。

这样的现实,使得中国的素质教育成为一种奢望,孩子们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聒噪下,从小学、初中,甚至幼儿园就开始直面残酷的优胜劣汰竞争规则。

这是中国教育最受人诟病的地方……详细免试中考云南不是第一家中考制度的改革不仅使沿用了几十年的中考招生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将树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质量评价观,一种现代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不同潜能的学生发展提供条件。

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02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发布的第一个较为全面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文件中就指出了新课程下中考改革的方向: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突破,实现中考的“一改三突破”。

2004年3月2日,教育部下发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08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

推出中考改革制度,云南并不是全国首例,而此次改革的最大动作是同时在全省16个州市全面铺开,这在西南地区尚属首家……详细相关:台湾中考也“疯狂”作为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公办中学,“建中”英才辈出,马英九、杨德昌、白先勇等均是该校毕业生。

如果说“建中”是全台人气最旺的男校,那么“台北第一女子高级中学”(简称“北一女”)则是人气最旺的女校。

全台湾最顶尖的初中毕业生,大多以“建中”和“北一女”为第一志愿。

水涨船高,两校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很稳定地排在前两位。

据台湾一些补习学校预计,今年“建中”、“北一女”的分数线将分别达405分和403分……[详细]编后语2004、2005年,上海、浙江就尝试过取消中考,用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取而代之,但最后大多没有实现。

这说明实施起来有困难,还需要再研究,不宜大面积推广,可以先在一些州市试点,可行之后再全面推开。

教育,是国家大计。

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改革教育,是永恒的话题,是社会的责任,是国家的未来。

那么,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育改革中,我们需要的也许是更科学的态度和更细致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