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海南大学物理实验C教案-超声光栅
海南大学物理实验C教案-超声光栅
物理·文明
1、 压电陶瓷换能器与超声波 利用压电陶瓷逆效应,在高频信号源(频 率约10MHz)所产生的的交变电场的作用下,发 生周期性的压缩和伸长振动,其在液体中的传播 就形成超声波(>20000Hz),
物理·文明 2、 超声光栅形成原理
(1) 超声波驻波
超声波纵波在盛有液体的玻璃槽中传播时,液体被周期性地压缩与 膨胀,其密度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形成疏密波。稀疏作用会使液体 密度减小、折射率减小。压缩作用会使液体密度增大、折射率增大, 因此液体密度的周期变化,导致其折射率也呈周期变化。若超声行波 以平面波的形式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波动方程可描述为
y 2 A cos 2 π
x
cos 2 π t
物理·文明
1.某一时刻t,驻波某一节点两边的质点 涌向该节点,使该节点附近成为质点密 集区 ,而相邻两节点附近成稀疏区;液体 密度变化周期与疏密周期同为λ。
图1
初始时刻的波形图
1.在时刻t+1/4,介质中各点均处于平 衡位置,液体的密度处于均匀状态 ;
物理·文明
超声光栅测量液体中的声速
物理·文明教学参考资料 1.:/搜索“1218953220海南大学”
2.爱问共享资料:/ 3.海南大学网络教学平台: 大学物理C(主讲教师:陈老师): /eol/homepage/common/open course/course/layout/page/index.jsp?courseId=6058
4.海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网址:http://125.217.98.161:8032/
物理·文明
网络教学平台 ()
物理·文明
物理·文明
物理·文明
学号 000000
物理·文明
物理·文明
物理·文明
海南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C 课程教案
反射板
反射板
物理·文明
(2) 超声光栅
光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被超声波衍射的现象,称为超声致光衍射。 在透明介质中,有一束 超声波沿着oz方向传播, 另一束平行光垂直于超声 波传播方向(oy方向)入 射到介质中,当光波从声 束区中出射时,就会产生 衍射现象。 在距离等于波长的两点,液体的密度相同,折射率也相 同,此时,如有平行单色光沿垂直于超声波传播方向通过 这疏密相同的液体时,因折射率的周期变化使光波的波阵 面产生了相应的位相差,经透镜聚焦出现衍射条纹,相当 于一光栅,其光栅常数为λ,称为超声光栅。
物理·文明
3 、光栅方程
光栅方程
d sin k , k 0,1,2,3 明纹 d 若k k , k 0,1,2, 缺级 a
d sin k k
物理·文明
本实验中
光栅常数为超声波长s lk sin k lk
注意:1、测微 目镜的竖丝或叉 丝交点只能在量 程范围内(一般 取2~8mm)移 动; 2、测量时,只 能沿一个方向旋 转读数鼓轮,避 免空程误差;
物理·文明
三、实验原理
• 压电效应:对某些电介质晶体施加机械应力时,晶体因内部 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而产生极化,导致晶体两端面上 出现符号相反的束缚电荷,其电荷密度与应力成正比。这种 没有电场作用,由机械应力的作用而使电介质晶体产生极化 并形成晶体表面电荷的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当机械应力由压 应力变成拉应力时,电荷符号也改变。 • 电致伸缩效应:与压电效应相反,将具有压电效应的电介质 晶体置于电场中,电场的作用引起电介质内部正负电荷中心 产生相对位移,而这一位移又导致介质晶体发生形变,晶体 的这种由外加电场产生形变的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也叫电致 伸缩效应。晶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加电场强度成正比,当电场 反向时,形变也改变符号。
物理·文明
例:为了测量干涉条纹中的10个明(或 暗)条纹距离,可以使叉丝和竖丝对准 第n个明(或暗)条纹,先读毫米标尺 上的整数,再加上鼓轮上的小数,即为 该条纹的位置A。再慢慢移动叉丝和竖 丝,对准第n+10个明(或暗)条纹,得 到位置B。若A=2.735mm, B=4.972mm, 则11个条纹间的10个距离就是: 10△x = B-A = 4.972-2.375 = 2.237mm。
物理·文明
9.前后移动液槽,从目镜中观察条纹间距是否改 变,若是,则改变透镜L1的位置,直到条纹间距不变。 10.微调超声光栅仪上的调频旋钮,使信号源频率与 压电陶瓷片谐振频率相同,此时,衍射光谱的级次会 显著增多且谱线更为明亮。微转液槽,使射于液槽的 平行光束垂直于液槽,同时观察视场内的衍射光谱亮 度及对称性。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从目镜中观察到清 晰而对称稳定的2–4级衍射条纹为止(使衍射的谱线出 现间距最大,且最清晰的状态)记录此时的信号源频 率。 11.利用测微目镜逐级测量各谱线位置读数,测量时单 向转动测微目镜鼓轮,以消除转动部件的螺纹间隙产 生的空程误差(例如:从–3、…、0、…、+3)。
入射光波长 取589.30nm
lk 为衍射零级谱线至第k级谱线的距离 f 为凸透镜2的焦距
k f lk
s 为超声波波长
V 为超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为信号源的振动频率
物理·文明
四、实验步骤与内容 1.将器件按图放置。
2.调节钠灯与狭缝高度;点亮钠灯,照亮狭缝。 3.调节狭缝与透镜L1的位置,使狭缝与光具座垂直 (光具座水平,狭缝竖直),狭缝中心法线与透镜L1 的光轴(即主光轴)重合,且与光具座平行,二者间距 为透镜L1的焦距(即透镜L1射出平行光)。
适用专业:电气、农机、机械、生物科学、交通、通信工程 适用时间:2014年3月——2014年6月
物理·文明
实验简介
1922年布里渊(L · Brillouin)曾预言,当高频 声波在液体在传播时,如果有可见光通过该液体, 可见光将产生衍射效应。这一预言在10年后被验证, 这一现象被称作声光效应。1935年,拉曼(Raman) 和奈斯(Nath)对这一效应进行研究发现,在一定 条件下,声光效应的衍射光强分布类似于普通的光 栅,所以也称为液体中的超声光栅。
1
20℃时,水(H2O)中标准声速vS=1480.0m/s
物理·文明
数据处理
1 l k L k L k 1 L k L k 2 2 L k L k 3 3 12
物理·文明
589.3 109 157.0 103 9.130 106 V 1437(m/s) 3 lk 0.588 10
物理·文明
物理·文明
声光效应的应用
☆ 激光雷达扫描、电视大屏幕显示器的扫描、高 清晰图像传真、光信息储存。 ☆ 用声光效应制成声光器件,如声光调制器、声光偏 转器,在激光技术、光信号处理和集成光通信技术 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物理·文明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超声致光衍射的原理; 2. 掌握利用声光效应测定液体中声速的方法; 3.掌握测微目镜的使用方法
物理·文明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衍射级数k
谱线 位置 读数 左→右
-3 -2 -1 0
1
2
3
(mm) 右→左 备注:入射光波长 :589.3nm, 信号源的振动频率 Hz : 凸透镜2的焦距f : mm; 实验室水温: ℃
Vt V0 (t t 0 )
2.5m / s K
物理·文明
4.调节透镜L2与测微目镜的高度,使二者光轴与主 光轴重合。调焦目镜,使十字丝清晰。 5.调节钠灯位置,使钠灯照射在狭缝上,并且上下 均匀,左右对称,光强适宜。 6.将待测液体(自来水)注入液槽,将液槽放置于 光具座载物台上,放置时,使液槽两侧表面基本垂直 于主光轴(液槽内超声波传播方向垂直)。 7.将高频连接线的一端接入液槽盖板上的接线柱,另 一端接入超声光栅仪上的输出端。 8.调节测微目镜与透镜L2的位置。使目镜中能观察 到清晰的衍射条纹。
图2
T/4周期时刻的波形图
图3
T/2周期时刻的波形图
在半个周期以后,t+T/2,这个节点 两边的质点又向左右扩散,使该波 节附近成为质点稀疏区,而相邻的 两波节附近成为质点密集区。
物理·文明 从图1-图3中我们 可以看到驻波在T/2个 周期内各质点处密度 变化情况,从图中看 出奇数点不发生振动, 这样的点为波节,且 波节与波节处相距 λ/2,相邻节点处的 密度变化不一致,而 相隔一个节点处密度 变化一致。这就说明 密度具有相同变化周 期的最小间隔是λ。
f
20℃时,水(H2O)中标准声速vS=1480.0m/s
Vt V0 (t t 0 ) = 1480+2.5×(13.7-20) =1464 m/s
E Vt V Vt 100% 1464 1437 1464 100% 1.8%
物理·文明
思考题
1.驻波波节之间距离为半个波长,为什么超声光 栅的光栅常数等于超声波的波长? 2. 测微目镜测量谱线位置读数时,为什么只能沿 一个方向旋转? 3. 如果在目镜中观察不到衍射条纹,请分析其原因。 4. 如果在目镜中观察到的衍射条纹条数过少,请分 析其原因。
物理·文明
二、实验仪器 FB760-8 型 超声光栅实验仪(数字显示高频功率信 号源,内装压电陶瓷片PZT的液槽)、钠光灯、狭 缝、凸透镜1、凸透镜2、测微目镜、水
物理·文明
(a)是一种常见的丝杠式测微目镜的结构剖面图。鼓轮转动 时通过传动螺旋推动叉丝玻片移动;鼓轮反转时,叉丝玻片 因受弹簧恢复力作用而反向移动。有100个分格的鼓轮每转一 周,叉丝移动1mm,所以鼓轮上的最小刻度为0.01mm。(b) 表示通过目镜看到的固定分划板上的毫米尺、可移动分划板 上的叉丝与竖丝以及被观测的几条干涉条纹。
物理·文明
注意事项
1.调节个器件时,注意保持其同高共轴同轴等高的调节,以凸 透镜1光轴为主光轴; 2.液槽置于载物台上必须稳定,在实验过程中应避免震动,以 使超声在液槽内形成稳定的驻波。导线分布电容的变化会对输 出信号频率有影响,因此不能触碰连接液槽和信号源的导线。 3.压电陶瓷片表面与对面的液槽壁表面必须平行,此时才会形 成较好的驻波,因此实验时应将液槽的上盖盖平。 4.在稳定共振时,数字频率计显示的频率应是稳定的,最多只 有最末尾有1–2个单位数的变动。 5.实验时间不宜过长,因为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与液体温度有 关,时间过长,液体温度可能有变化。实验时,特别注意不要 使频率长时间调在高频,以免振荡线路过热。 6.提取液槽应拿两端面,不要触摸两侧表面通光部位,以免污 染,如已有污染,可用酒精清洗干净,或用镜头纸擦净。 7.实验完毕应将被测液体倒出,不要将压电陶瓷片长时间浸泡 在液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