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湄公河行动观后感大全

关于湄公河行动观后感大全

关于湄公河行动观后感大全湄公河行动观后感第1篇最近,改编自“湄公河10?5”惨案的电影《湄公河行动》正在热映。

在危机四伏、毒贩盘踞的湄公河流域,中国警察在打击毒品犯罪,维护国家边境安全稳定中展示出的中国力量,让许多观众震撼和骄傲。

在正义与邪恶、人性与道德的较量中,需要智慧和勇气,这种大智大勇在生与死、血与火的抉择中升华为一种爱国情怀、英雄本色和使命担当。

这是电影传递给我们的价值观和正能量,也是观众感动和落泪之所在。

正如有网友评论:“盛世华夏,总要有人负重前行,默默奉献;光明背后,总有人替我们把黑暗阻挡在外。

”在感动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中国军人和中国警察的英勇无畏、舍生忘死,更感受到一个正在崛起大国的使命担当。

亚丁湾护航、利比里亚撤侨、跨境打击毒品犯罪……人民有需,国家总是挺身而出,人民有难,子弟兵总会第一时间赶到。

所以,我们听到身居海外的游子常说,看到五星红旗就看到祖国了。

我们不会忘记,从利比里亚撤侨的国人坐在回国的包机里时,满脸激动落泪的样子。

和平年代,我们感受到,无论在哪里,都能听见祖国的心跳。

因为,祖国与我们同在。

抛开感动,回归理性。

所以,不要问祖国为我做了什么,而要问我能为祖国做什么。

因为,“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湄公河行动》让观众更加真切读懂“国家”二字的分量,中国崛起,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强大,经济实力的增长,我们更加乐见一个自信、开放、强大、包容的中国走向世界。

中国向世界宣誓,我们不仅有能力打击犯罪,打击一切邪恶势力,更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国民,不管他们身在何处,不管他们离开祖国多久。

一位诗人这样形象写到:“祖国是谁?祖国就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是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就是始终和你在一起的那个人”。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

《湄公河行动》让我们读懂大国担当,也让我们为军人和警察点赞。

边境巡逻,国门一线,维和战场,国徽与警徽,使命与担当,坚守与奉献,边防军人把祖国和荣誉高高举过头顶,将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心化为对祖国和人民永远不变的忠诚。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第2篇炮火中的世界,永远少不了男人,少不了殊死搏斗的惨烈。

作为以动作片/警匪片见长的林超贤,是近年来最了解“枪炮世界”的华语导演之一。

在林超贤的作品中,无论是《证人》、《线人》、《逆战》,还是《激战》、《魔警》,都展现出了一个个关于枪火下男人们的故事。

他说,“我拍警匪片最开始是喜爱,后来是擅长,现在是用它来说警匪之外的东西。

我不会拍女人,也不会拍女人的故事,我只会拍男人。

我对男人间的对抗太有感觉了……”XX年,林超贤再次选择自己擅长的警匪片,将震惊中外的“105湄公河跨国大案”搬上银幕,拍摄了《湄公河行动》。

这一次,他继续自己的老路子:讲男人的故事,更关键的是舞台。

主旋律的标签,让电影《湄公河行动》充斥着浓浓的男性警察“正义战胜邪恶”的“快感”。

这种“快感”有真。

本片营造出的我国政治部门和公职人员是真实可信的,达到了让人为之兴奋的快感,吴京的《战狼》、徐克的《智取威虎山》也属于同一序列的电影产品。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的国家形象注定要以电影等文化形象输出。

在《湄公河行动》中,林超贤就利用商业片加主旋律的方式,诠释出了张涵予、彭于晏、陈宝国等人的家国故事。

毒品侵蚀着从个人到国家的健康,是当前社会的人民公敌,也是具备天然正确的主旋律属性,既有强烈的中国特色,也是全球性热门话题。

两亿的投资、在金三角重现“湄公河惨案”始末,包括中国、老挝、缅甸、泰国等地的大量实景拍摄,枪战、飙车、飙船、爆炸等元素应有尽有,四国警察与糯康犯罪集团的对峙,构成了一个枪火不断且充斥着男性荷尔蒙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不管是手持摄影的拍摄,还是凌厉的动作设计和剪辑,都有《谍影重重》的即视感。

对于此,林超贤表示,“要在炮火和对抗中找到动作戏表面后面的家庭元素”“人物对身份的迷茫、男人身上要负的责任和对兄弟情、骨肉情的抉择”。

缉毒警察高刚(张涵予饰)、长期潜伏在金三角的中国缉毒情报员方新武(彭于晏饰)、公安部部长江海峰(陈宝国饰)等警员都有“家庭元素”:一方面指“小家”,家庭的责任、兄弟的情义等;另一方面指“大家”,即国家。

就拿方新武与高刚的关系来说,一个身为接收情报者,一个名为地下工作者,要开始破获“湄公河惨案”,还13位中国公民一份清白。

为此,他们不仅要抢在老挝、缅甸、泰国三国警方前面抓住糯康,又要锐意出击,直捣糯康流窜地。

而这一追捕的过程,便是“家庭元素”或者说男人们故事体现之所在,因为在炮火下,男人们的故事才最为刺激,最为真实,仿佛天空中绽放的烟火。

具体来说,高刚带领队伍前往湄公河破案、追凶,就需要方新武的情报与配合,甚至要遵循方新武“我的地盘听我的”的警告。

然而,高刚带领的队伍,潜伏进入闹市进行追凶的时候,却因为“不守时”而遭到敌人的追击,差点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此时,方新武是愤怒的,见到高刚就骂。

不过,这种“愤怒”是统一战线上兄弟与兄弟之间的担忧,也是劝告,或者说警告。

除此之外,则是男人们互相体谅,甚至以牺牲为对方掩护的大义。

面对着敌人的阻击,方新武为了让高刚带着糯康安全的离开,他能以身体之躯撞击敌船,与之同归于尽。

这种男人与男人的故事,就不再是简单的肝胆相照,而多了一层为国献身的凛然大义之情。

其实,林超贤在“充满残酷气息的爆裂警匪战”中,利用高刚和方新武为代表的警察与糯康犯罪集团的枪炮对抗,找到了“家庭元素”,也找到了男人们的故事,包括残酷,友情,爱情,国家情。

在不久的将来,林超贤更创造更大视野的国家题材叙事,《刀锋:红海行动》和《莫斯科任务》的片名就自带光环。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第3篇影片《湄公河行动》,笔者认为拍得还是很好的,对于金三角毒品泛滥,影片中阐明了我国在整治毒品方面的强大决心。

影片主旋律感强烈,情节慷慨激昂,特别是张涵予饰演的行动队长,展现了中国军警良好的战斗素质。

既不修边幅,又勇猛彪悍。

在数次战斗中,他和他的队员们打出了中国军警的威风!壮哉!!!在仅有几人的情况下,毅然赶赴异国他乡,于万军丛中擒杀敌首!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迈!大涨我中华君威。

也表现了我中国军警顽强拼搏,战斗不息的傲骨。

正如《亮剑》中所围绕的军魂亮剑精神,湄公河行动特遣队(姑且暂时称之),在面对危机情况时,敢于亮剑,牢记使命,排除万难。

最终在付出巨大代价的情况下,取得行动成功。

虽有些许悲壮,但仍然值得尊敬,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

另外,影片中一个细节也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一个队员,在面对手持冲锋枪的童子军时,因为犹豫,失去了先机,被儿童所伤,最终失去一条腿。

在观影时,我在想,如果我是他,我会不会开枪,会不会有所踌躇?作为军人的后代,受部队影响深远,最终我认为我会跟他一样,也是会犹豫。

因为军人,首先要有人性,而不是战争机器,杀人的武器。

军人,之所以伟大,一方面,在于其职业的神圣,一方面,在于其内在品质。

我们是人民的部队,首先不会向妇孺进攻。

不管对方收到何种蛊惑,我觉得,军人就应该有立场。

当然,也许适当的打击,使其失去战斗能力,也许是不错的权宜之计。

正如队长所做的,打击非要害部位,让其失去战斗能力,从而保护队友。

最后,请各位,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你是军人,面对手持武器的儿童,你会怎样做?湄公河行动观后感第4篇湄公河,澜沧江的延伸(在我国境内称作澜沧江,出境后称作湄公河),是我国连接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等国的水上交通要道。

又因湄公河流经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生产地及输出地金三角地区,因此这条大河又成为毒品贩子走私、贩运毒品的黄金水道。

而发生在XX年10月5日,震惊中外的湄公河惨案及日后我国政府维护我国公民利益,最终将涉案罪犯全部缉拿归案并绳之以法的过程让广大国民记住了湄公河。

近期由香港著名动作片导演执导,张涵予、彭于晏主演的警匪、动作片《湄公河行动》正是将这段历史真实的还原于荧幕之上。

该片以“湄公河惨案”为背景,全力打造以张涵予、彭于晏主演的我国缉毒干警在境外为完成缉捕制造“湄公河惨案”元凶的任务,冲破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铁血硬汉形象,是一部弘扬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的主旋律影片。

《湄公河行动》虽说是一部主旋律影片,但片中却没有呆板的说教,而是将观众带进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中。

爆裂、凌厉、刺激的枪战、格斗、飞车、丛林野战、水中追逐等强视觉冲击镜头让观众在大呼过瘾的同时,感受到我缉毒干警在枪林弹雨中的患难情深,为了国家、为了战友决然赴死的豪情。

影片中吸毒娃娃兵杀人时的冷漠、玩俄罗斯轮盘赌的疯狂、充当人体炸弹的恐怖等桥段又让观影者触目惊心,无不感叹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影片中张涵予、彭于晏两大影星用其真实自然的表演,让观众一度忘记了他们的明星身份。

他们饰演的高刚、方新武两位缉毒警察睿智、勇敢、机警、多少还有些邪气,不过亦邪亦正终归正正是导演与编剧的高明之处。

该片在文戏处理上,也是相当精彩。

片中没有当今戏中惯用的男女主演卿卿我我的吻戏及低俗的床上戏,而是运用高刚与女儿的视频对话,方新武对女友的一往情深拍出了铁汉柔情,拍出了别样的浪漫。

该片的另一亮点就是缉毒犬啸天,闹市追踪,勇闯雷区,这条以《西游记》中二郎神的爱犬哮天犬命名的缉毒犬在片中无所不能,深得观影者喜爱。

影片结尾,啸天的“一级功勋犬”墓碑更是让无数观影者为之落泪。

在当今低廉的综艺片,哗众取宠的闹剧大量充斥荧屏,并取得不错的票房时,一、没有选用超高人气的小鲜肉,二、没有选用鲜艳女明星,三、没有低俗感情戏的主旋律影片能够取得7亿票房的成功,可见这部《湄公河惨案》的观赏性绝非一般。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第5篇XX年10月5日,糯康跨国武装贩毒集团在金三角地区残忍杀害两艘中国货船的13名船员,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湄公河“105”案件。

案件发生后,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公安部第一时间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专案组,深入边境展开案件侦查,全面部署跨国追凶,成功抓获糯康跨国武装贩毒团伙主要分子并押回中国接受法律审判,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湄公河行动》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高度还原案件过程。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精彩的电影,不仅仅是因为剧中极具冲击力的大片效果,各类追逐翻车、枪战爆破、赤手格斗场景,更是因为剧中彰显出来的人民警察牺牲奉献精神、大国情怀直击观众的内心,激起观众对毒贩的痛恨和对人民警察的敬畏之情。

我在观看此片时,好多次被剧情牵扯着,揪着我的心,13名中国船员无辜成为毒枭政府军勾结的牺牲品,被河水泡的发肿的尸体冰冷的躺在岸边,45度点射式屠杀惨不忍睹。

这一血腥的画面无疑引起观众的痛心和愤恨,这也为剧中缉毒警察在深入金三角地区,誓死抓到毒枭糯康奠定了感情基调。

难以想象毒枭的心狠手辣,他们将孩子培养成为童子军,用毒品控制人心,利用他们制造更大的爆炸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