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你如何做好用户运营的系统方法

教你如何做好用户运营的系统方法

的对象,保持与他们的沟通,可以辅助团队做的事是符合用户需求的,是接地气的。

在特别情况下,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如,bug反馈、意见建议等。

③协助运营工作
运营的工作内容很多很杂,可以拿出其中一部分,在规范化、目标化之后,放权给用户去做,来分担运营的工作量。

让用户参与运营,可以进一步获得其知识和创意的剩余价值,更好的提升用户的忠诚度。

④对外品牌传输
核心用户认可你的产品,是你产品的粉丝,那么他们就会持续对外做正面的宣传,去影响更多人。

还有,如果遇到负面或舆论危机,核心用户都会出来帮你站台。

那种情况下,官方说什么都会让情况更糟,核心用户就不一样了。

三、如何做用户运营
分四步:产品分析、运营策略、具体措施、效果评估。

1.产品分析
①产品定位
在什么场景下,通过什么方式,满足什么用户的什么需求。

②目标用户
针对产品定位,给出目标受众的用户画像,不仅包括性别年龄收入几线城市这样的基本用户信息,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元素,比如生活方式、品位追求等。

③目标用户的需求
以上目标用户有什么真实的、内在的需求,要明确的逐一列出。

④需求的满足方式
通过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怎么满足上述的用户需求,也明确的逐一列出。

2.运营策略
①目标
为运营确定一个指标,作为后续措施的努力方向,如DAU。

确保这个指标对整个产品有积极推动作用。

②策略节奏
策略是运营模式,是达到上述目标的打法。

对于「打法」,在什么时间段或根据什么时机,做什么措施,这是节奏。

用户运营的策略有三种模式:集中运营、策略运营和社群运营。

3.具体执行
不同的运营策略,具体措施是不同的,下面分别阐述。

方式一:集中运营
针对小量级核心用户的运营方式,掌握用户信息,明确特权和义务,通过活动和情感化的方式持续激励。

具体方式可分为,建立组织、引入、管理、活跃和召回。

①建立。

根据产品定位确定这批用户的特征、需求及满足方式,先建立符合逼格的用户组织,再明确运营机制。

②引入。

熟知用户在哪活跃、喜欢什么样的方式,再确定手段去招募。

③管理。

将招募到的用户加入到沟通群中,一对多讲述用户组织的情况,并答疑,明确告知试用期的要求和时间节点,通过后即是正式加入。

④活跃。

主要靠组织制度激励,辅以短期的线上活动。

一般用户组织的要求是达到多少积分或贡献多少内容,才能继续在组织待下去,享受特权。

⑤召回。

流失的用户很难召回,所以尽量延长用户的生命周期,真的玩完了跪求也没用。

方式二:策略运营
针对海量核心用户的运营方式,与集中运营相对应,不需要掌握用户具体信息,而是通过行为数据分层后,进行有针对性激励。

具体方式可分为,数据分析、用户分层、需求分析、针对性措施并看效果。

①数据分析。

跑出单位时间内(如近7天30天),按照贡献内容的用户数分布、活跃度分布、消费行
4.效果评估
①直接:是否达成预定目标数值,是一个明确结论。

②间接:在目标之外的其他方面,获得了无法具体量化的收益。

如,品牌认知度增强、用户对产品定位认知清晰、站外用户自发传播内容、核心用户组织架构建立。

四.7个建议
1.提前做计划
每周日晚规划好下周的事,每天晚上review第二天的计划,把他们逐一写下来,时间点、预计效果、优先级一个都不能少。

一定要保证在你坐在办公桌前面的时候,特别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2.早到15分钟
比其他同事提前15分钟到公司,倒杯水、看数据、回复邮件、浏览新闻,再检查当天的计划。

这一系列的事完成后,身边的同事也来上班了。

这时你已经完全准备充分,思路非常清晰,做起事也会游刃有余。

3.学会放弃
一般情况下,每周重点项目就1-2个。

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产品就有进展,个人就有业绩。

看看那些非重点项目,即使退后或放弃,其实对整体也没明显影响。

4.给『思考』定一个deadline
运营要搞出新奇有趣的事,所以常会有脑爆和闭门思考的环节,但很浪费时间。

一定都要给思考的环节一个deadline,花费更多的时间不一定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5.owner意识
不管你负责整个产品,还是某个方向,甚至一个小活动,你都必须把自己看成这个事的owner,为结果负责。

#专栏作家#
韩叙,微信公众号:运营狗工作日记,猫眼电影产品运营专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在从业的近10年里,专注互联网运营领域,包括产品运营、用户运营、社区运营和UGC运营。

创业时经历了0到1的艰辛,在百度时规划了海量用户的玩法。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