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档案馆建设规划目录1项目概述 (36)1.1项目名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建设单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背景 (36)1.4建设目标 (36)1.5建设规模 (37)1.6建设内容 (37)1.7建设周期 (39)1.8建设地点 (39)2项目单位概况 (40)2.1机构职能 (40)2.2组织结构 (41)3机房配套工程 (41)3.1现状 (41)3.2建设目标 (42)3.3建设内容 (43)3.3机房电气 (46)3.4防雷接地 (50)3.5后备电源 (52)3.6机房空调 (53)3.7气体消防 (56)3.8机房机柜 (59)3.9综合布线 (61)3.10安全监控 (62)3.11机房配套工程的招标工程量清单 (69)3.12实施及售后服务要求 (77)4.网络系统与运维系统 (78)4.1信息化建设现状 (78)4.2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 (85)4.3软硬件设备采购清单 (95)4.4项目实施要求 (102)4.5项目管理要求 (104)4.6 服务与培训要求 (105)5.主机系统 (106)5.1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 (106)5.2硬件设备清单 (109)5.3基础软件产品清单 (115)5.4实施及售后服务要求 (120)6.存储备份系统 (120)6.1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 (120)6.2存储备份设备清单 (125)6.3存储备份管理软件产品清单 (129)6.4实施及售后服务要求 (130)7.安全系统 (131)7.1建设目标及内容 (131)7.2需要的设备和软件清单 (175)7.3实施及售后服务要求 (186)7.4人员配置计划及培训方案 (207)7.5售后服务 (207)8.系统集成工作任务和技术要求 (208)8.1总体工作任务 (208)8.2总体技术要求 (209)8.3基本建设要求 (211)8.4集成实施要求 (217)8.4.10工期进度管理 (221)8.4.11质量管理 (221)8.4.12技术培训 (221)8.5其他要求 (222)8.5.1提供技术咨询等其他相关服务 (222)8.5.2密切配合甲方、监理工作 (223)8.5.3与应用系统开发商的配合工作 (223)8.5.4与第三方安全评测机构的配合工作 (223)8.6对中标人的要求 (223)8.6.1相关专业资质及实施经验要求 (223)8.6.2对中标人组织机构及人员要求 (224)9.工程及软硬件设备清单 (225)1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个人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是城市的记忆。
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工作。
市档案局(馆)以“保存城市记忆,服务科学发展”为使命,一直致力于档案事业的发展,认真履行着全市档案行政管理以及档案收集、管理、保存、利用工作职责。
截至“十一五”末全市各单位档案室室藏档案资源总量达5428万卷件,比“十五”末增长57%;市、区县档案馆和市城建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源总量达558万卷件,比“十五”末增长38%;全市档案部门接待查阅利用者499万人次,比“十五”时期增长35%。
档案信息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市信息化建设的广泛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以数字记录的形式生成,其中大量具有保存价值的归档成为档案数字资源。
以市档案馆为例,截至“十五”末档案数字资源总量只有6TB,而到了“十一五”末档案数字资源总量已突破60TB,增长了近10倍。
可以预期,到“十二五”末我市档案数字资源增长率将进一步大幅提高。
在信息化条件下,做好对全市档案数字资源的统筹管理,要求我们尽快建立起能够对档案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档案数字资源管理体系。
而建设数字档案馆就是建立我市档案数字资源管理体系的必然途径。
1.2建设目标立足档案工作实际情况,采用集约化的建设模式,建设满足市区两级档案馆、档案移交单位对档案数字资源管理服务需求的区域性数字档案馆,实现对我市档案数字资源的齐全收集、高效管理、安全保存和便捷利用。
进一步提升全市档案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提升档案服务能力,满足社会公众对档案利用的需求。
具体目标为:1、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文件中心系统,实现市、区县档案移交单位对列入进馆范围的电子文件的综合管理;2、建立全市统一的档案接收系统,实现对市、区县档案移交单位档案数字资源的在线、离线移交接收;3、建立全市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对档案数字资源的高效管理、长期保存;4、建立全市统一的档案利用系统,实现档案数字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分层次、多渠道的共享利用。
1.3建设规模本项目以市档案局(馆)为主体,联合16家区县档案局(馆)和242家市属档案移交单位共同建设。
建设用于支持全市档案数字资源管理服务的系统平台。
系统跨互联网、政务网和档案馆内部局域网等3个不同网域,满足市属242家档案移交单位对列入进关范围的电子文件收集、归档、保管、利用、移交的系统管理,支持市区两级17个综合档案馆,开展档案数字资源接收、管理、保存和利用的系统管理。
1.4建设内容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内容包括软硬件基础环境建设、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保障体系建设4大部分。
1.软硬件基础环境主要为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系统的运行提供机房及配套工程、网络系统、服务器系统、存储系统、备份系统、系统软件。
具体内容包括:(1)建设1个机房建设1个新机房,与原有2机房进行整合,共同承担内外网机房(政务外网和因特网)和档案馆内部局域网(以下简称“内部局域网”或“专网”)机房,作为本项目新购硬件基础环境支撑。
(2)升级3个网络对现有因特网、政务外网和内部局域网等三个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扩大因特网和政务外网的接入能力,扩充内部局域网的网络承载能力,提升业务访问、支撑各网络的应用系统服务能力。
其中因特网、政务外网之间采用逻辑隔离,因特网、政务外网与内部局域网物理隔离。
(3)服务器系统建设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服务器系统,为应用系统的运行提供基础主机环境。
(4)存储系统建设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存储系统,为档案数字资源的保存提供基础存储环境。
(5)备份系统建设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备份系统,为档案数字资源的“一主三备”(一套在线备份;三套离线备份,其中一套保存在本地、一套保存在密云的容灾备份中心、一套保存在陕西省档案馆)提供基本备份环境。
(6)系统软件购置部署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门户、IT运维支撑等系统软件,为系统的开发运行提供基础软件环境。
2.档案数字资源库设计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建设供市区两级档案局(馆)、立档单位共同建设使用的档案数字资源库。
为档案数字资源的接收、管理、长期保存、利用提供资源库支撑。
3.保障体系主要为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系统的建设、运维和管理提供制度标准和安全保障。
(1)建设1套制度标准体系根据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运维需要,从业务、技术、管理三个方面构建起适应档案数字资源的接收、管理、保存、利用等环节需要的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制度标准体系。
重点完成信息编码、元数据、信息封装、数据交换接口等核心标准的编制。
(2)建设1套安全保障体系以等级保护3级为目标,以等级保护、风险测评、安全运维等工作为主线,通过采取数字签名、数据加密、身份识别、访问控制、监控审计、凭证保护等技术和管理手段,建立起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安全保障体系。
4.应用系统主要为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提供应用系统功能支撑。
由电子文件中心系统、档案数字资源接收系统、档案数字资源综合管理系统、档案数字资源利用服务系统等系统组成。
其中,电子文件中心系统可对各单位OA、业务系统中办结的电子文件进行归档和对归档后的电子档案进行管理、保存、利用、移交;档案数字资源接收系统、档案数字资源综合管理系统、档案数字资源利用服务系统可对各单位移交的档案数字资源进行接收、管理、长期保存、利用。
此外,四大应用系统中嵌入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元数据智能捕获与封装、数据交换管理和全面运行控制等子系统,从凭证性、元数据捕获、数据封装、数据交换、系统运维等方面为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提供保障。
1.5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周期为17个月。
机房工程的工期在合同中具体约定。
服务器等设备及软件到货日期在合同中具体约定。
2项目单位概况2.1机构职能市档案局与市档案馆系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为我市委直属事业单位。
其中,市档案局是我市档案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具有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全市档案事业发展,组织、指导、检查、监督、协调区县和市属单位档案业务工作的职能,负有推进档案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和现代化建设的责任。
市档案馆是以集中保管我市地方政权组织机构档案为主的综合性档案馆,承担着收集、保管档案资料,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的职责。
主要职责包括:(一)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 负责起草档案工作地方性法规和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三) 负责档案法律法规的教育宣传,依法查处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
(四) 负责对市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资料归档、保管和开发利用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五) 对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六) 接收市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移交的需永久保存的档案。
(七) 接收重要事件、重大活动和对口援建工作产生的档案。
(八) 广泛征集境内外珍贵档案资料。
(九) 负责对所接收、征集各种载体的档案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安全保管。
(十) 对珍贵的和破损的档案进行抢救保护。
(十一) 负责档案查阅和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建设。
(十二) 负责档案资源开发,采取办展、编研、讲座等形式为社会提供重要史料利用服务。
(十三) 负责档案科研、教育和档案干部培训。
(十四) 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2.2组织结构市档案局(馆)下设23个机关处室、4个下属事业单位,组织架构如下图所示:图-1市档案局(馆)组织架构图市档案局(馆)机关处室包括:办公室、综合研究处、监督指导一处、监督指导二处、区县业务处、法规处、科研教育处、信息化处、网络管理处、档案征集处、整理编目处、技术复制处、保管处、利用处、文献编研处、史料编辑处、展览陈列处、行政管理处、设备处、保卫处、人事处、机关党委和机关工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