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SJ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说明书

DSJ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说明书

输送机由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卸载装置(有时兼作传动装置)、储带仓架、卷带装置、机身、张紧装置及自移机尾装置等几大部分组成。
2.1驱动装置(图1)
图1驱动装置
1减速器2底座3电动机
驱动装置由电动机+减速器组成。通过联轴器将各部分及传动滚筒联成一体,根据具体情况配置必要的制动器。
2.2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图2)由传动滚筒、改向滚筒和传动机架组成。
其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说明详见液压系统技术文件。
2.6机尾
机尾由改向滚筒、机架、缓冲托辊和液压移动装置等组成。机尾一般长约16米,分成几个部分,其上设有轨道用于转载机往复移动;当转载机移动到轨道的末端时,由液压移动装置移动机尾。
2.7机身和托辊
机身由支腿、纵梁、上托辊架、上托辊、平托辊等组成。中间架要适用于地面安装,带有可调节支腿,坚固耐用,机身采用无螺栓的插入式快速U形销联接方式,拆装调整方便,也可采用螺栓联接。上托辊间距为1.2或1.5米,下托辊间距为3米。上托辊架上开有调整孔,通过调整上托辊架的调整孔的位置来调整承载输送带的跑偏;支腿上的下托辊架开有调整槽,通过调整下托辊在调整槽上的位置来调整回程输送带的跑偏。
电机型号
DSB-90(660/1140)
电机功率(kW)
2×90
电机电压
1140V
储带长度(m)
100
电磁启动型号
QBZ-120/1140(660)
全机总重(kg)
118640
5.安装、调整、试运转
5.1安装
5.1.1首先确定输送机的安装中心线和机头的安装位置,并在顶底板上相应地标志出来。机架中心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垂直度不应超过3毫米。
卸载装置由卸载滚筒、改向滚筒(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安装)、清扫器及机架组成。卸载机架采用三角形焊接结构,装有可以改变卸载位置的探梁,在机架前端下方装有铝合金清扫器或弹簧清扫器。
2.4储带、张紧装置
储带、张紧装置由储带转向架、储带仓架、游动小车、托辊支承小车和液压张紧绞车(外购,见其说明书)装置组成。采用液压自动张紧装置(外购),既能满足输送机运行要求,又简化了张紧形式。储带转向架布置在机头传动装置之后,由机架、多个改向滚筒组成。游动小车布置在储带仓架的轨道上,由机架、滑轮组、多个改向滚筒组成。根据输送机储存胶带长度的要求,储存部分胶带设计成往返折叠4层或6层。利用张紧绞车上的钢丝绳,使游动小车移动、张紧、改变折叠带的长度,以达到储存或放出胶带的目的,液压张紧绞车的钢丝绳通过滑轮组的倍力功能,实现以较小的牵引力获得所需倍数张紧力,并通过张力指示器显示张力的大小。
3.4具有多种保护功能
本机具有防过载、防跑偏、防煤位满仓、防打滑等保护,并有断电、断相、漏电及油位等保护措施。
3.5大包角、包胶传动滚筒
为防止输送带与滚筒打滑,除采用较大的包角外,传动滚筒采用带有人字型的包胶以增大摩擦系数。传动滚筒采用人字型的包胶后,不仅增大了与输送带的摩擦系数,而且还具有排水排污的能力,提高了输送机传动的可靠性。
传动滚筒采用高强度的整体铸焊结构,传动轴与筒体之间采用胀套连接,这不但改善了轴的加工条件,提高了轴的强度,降低了安装要求,并且轴向定位易调整,拆装方便,滚筒损坏后可再利用,降低了维修成本。
3.6安全可靠的拉紧装置
输送机的张紧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液压自动张紧装置,也可采用恒张力张紧装置。液压自动张紧装置能根据输送机在起动和正常运转时拉紧力的不同,自动确定合理的输送带张力,起动时的拉紧力是正常运行时拉紧力的1.4~1.5倍,而且具有断带时自动停止输送机和打滑时自动增大拉紧力的功能,保证输送机在理想的工作状态下工作。
DSJ80/40/2×90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使用说明书
执行标准MT 820-2006
地址:
电话:
传真:0
2012年11月6日
1概述--------------------------------------------------2
2.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3-6
1.5.3输送机零部件应能适应在搬运过程中出现的摔扔现象;
1.5.4输送机须具有适应采煤工艺要求的功能。
1.6安全要求
1.6.1与输送机配套的电动机、电控设备应符合GB3836.1之规定,并具有安全标志准用证;
1.6.2输送机必须使用阻燃输送带,其安全性能应符合MT668之规定。非金属材料的零件其安全性能应符合MT113之规定;
试运转要求达到:
5.2.1输送机运行应平稳可靠,正常负荷运转时不应有不转动托辊存在。
5.2.2输送带运行时,其边缘不得超过托辊辊子或滚筒的端缘。
5.1.2清理巷道底板,平整驱动装置、机头装置、储带转向架、储带仓架、张紧装置、卷带装置、卷带机架、机尾等处的巷道底板,以便安装输送机的固定部件。
5.1.3峒室既可按总图布置,矿方也可根据具体条件决定峒室尺寸和布置。
5.1.4按顺序将输送机各部件运至该件安装处附近,然后根据已确定的位置按总图顺序安装。
5.1.5输送机的各固定元部件均通过预设地脚孔进行安装,调整到位后二次灌浆埋设螺栓。
5.1.6安装后要达到如下要求:
5.1.6.1输送机机架中心线直线度全长不应大于150毫米,且应保证在任意25米长度内,其偏差不大于5毫米。
5.1.6.2滚筒轴线与水平面的平行度公差值不大于1/1000。
5.1.6.3滚筒轴线对输送机机架中心线的垂直度公差值不大于2/1000,滚筒或托辊与输送机机架对中,其对称度公差值不大于3毫米。
1.6.3输送机应根据需要装备有跑偏、打滑、煤位、烟雾、断带与撕带等机械电气安全保护装置;
1.6.4任何零部件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150℃,机械摩擦制动时,不得出现火花;
1.6.5输送机长度超过100m时,应设置沿线紧急停车装置。
2.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输送机一般采用机头集中多滚筒多电机驱动方式保证输送机正常运行。
图2传动装置
1传动滚筒2传动机架3改向滚筒
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均采用铸焊结构,滚筒体和轴采用胀套连接,安装方便,连接可靠。传动滚筒采用人字形或菱形包胶,以增加与输送带的摩擦系数。机架为三角形焊接结构件,重量轻,受力合理。机架左右可拆开,拆装运输方便。
2.3卸载装置(图3)
图3卸载装置
1卸载滚筒2卸载机架3改向滚筒4清扫器
3.7采用结构简单、受力合理、重量轻、安装运输方便的三角形机架;落地侧装式钢架为机身,上托辊组间距为1.2或15米,下托辊组间距为3米。托辊架上开有调整槽,通过调整托辊位置来调整输送带的跑偏。托辊均采用冲压轴承座托辊专用轴承,设有双重密封,具有重量轻、密封性能好、旋转阻力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4主要技术参数
6.操作、维护和检修-------------------------------------14-15
7.故障分析及排除---------------------------------------15-16
8.安全保护装置及事故处理-------------------------------16
为了使储带转向架与游动小车之间间距过大时,胶带下垂度不致太大,而引起上下层胶带间摩擦打带,因此在储带仓架的小车轨道上另设2台托辊小车来承托胶带,它由平托辊、车架、车轮等组成。托辊小车通过牵引链与游动小车连接,可自动调节托辊小车的位置。
2.5卷带装置
卷带装置由泵站、卷带机架和夹带机架组成,卷带系统设计为自动卷带功能,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维护,卷带长度是100m,胶带拆卸部分可方便地取出。
3产品设计的特点----------------------------------------6-7
4主要技术参数------------------------------------------7-12
5.安装、调整、试运转-----------------------------------12-14
5.1.6.4驱动滚筒轴线与减速器低速轴轴心线的同轴度按GB1184中10级的规定。
5.1.6.5托辊上表面应位于同一平面上(水平面或倾斜面),在相邻三组托辊之间其高低差不得超过2毫米。
5.1.6.6轨道轨顶的高低差不得超过2毫米,轨道应成直线且平行于输送机中心线,其直线度公差在1米内不大于2毫米,在全长内8不大于5毫米。轨距偏差不得超过±2毫米,轨道接缝处踏面的高低差不大于0.5毫米。
1.3型号的组成及其代表意义
DSJ□/□/□
功率(kw)
运量(T/h)
带宽(mm)
煤矿用钢架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1.4使用环境条件
1.4.1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
1.4.2环境空气温度为-10~+40℃;
1.4.3允许存在淋水情况。
1.5工作条件
1.5.1输送物料为散装的不规则形状原煤或矸石;
1.5.2井下空气成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04条所规定的要求;
3.3降低对电源系统的要求
假如一台大型带式输送机的多台电机同时起动,会造成电源系统电压的严重下降,这不仅影响电机的正常起动,而且会直接影响在同一电网上的其它用户的正常工作。采用可控驱动装置不仅减小冲击电流的作用时间和电能损失,而且还能实现带式输送机的多台电机分时起动,大大减小起动电流对电网的冲击,降低对电源系统的技术要求。
9.保养、维修-------------------------------------------16
10.运输、贮存------------------------------------------16
11.开箱及检查------------------------------------------17
5.1.6.7张紧小车在输送带连接后往前松动行程不应小于400毫米。
5.1.6.8清扫器安装后,其刮板与输送带在滚筒轴线方向上的接触长度不得小于8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