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一、商品混凝土项目背景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提法是对工业发展状况、趋势与前景的描述,而“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对新的国际竞争环境的回应,是针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提出的、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国家战略、行动计划和解决方案,是在对制造业历史演进的基础上作出的展望。
提出制造业的国家战略与行动计划的目的是争夺国际产业竞争战略制高点、确保国家竞争力、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实现企业与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新的工业文明。
其本质是要通过创新提高效率。
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商品混凝土生产制造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名称:淄博某某有限公司。
项目规划设计单位:泓域咨询机构
项目战略合作单位:某某集团、某某研究机构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淄博某工业园。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
淄博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中部,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重要交汇处,南依沂蒙山区与临沂接壤,北临华北平原与东营、滨州相接,东接潍坊,西与省会济南接壤,西南与泰安、莱芜相邻。
淄博是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第三座省辖市(地级市),历史悠久,为齐文化的发祥地、世界足球起源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城市GDP40强,位列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行榜”第34名。
淄博是一座组团式城市(组群式城市),城镇化率居山东省第三位,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为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和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城市,是山东省区域性中心城市、
山东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次中心城市。
淄博是一座现代工业城市,为全国首批科技兴市试点市和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市内建有齐鲁化学工业区,是继上海、南京之后,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国内第三家专业化工园区;市内设有国家工业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齐鲁股权交易中心(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淄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属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三)项目用地性质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淄博某工业园建设。
(四)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39693.17平方米(折合约59.51亩),净用地面积39693.17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59.51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商品混凝土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商品混凝土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
(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6.83%,建筑容积率1.37,建设区域绿
化覆盖率7.8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214.53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中国制造2025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
作为未来10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未来30年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全面开启了“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之路。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坚持开放融合。
开放融合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以更开放的理念、更包容的方式,搭建国际化创新合作平台,高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大力推动我国优势技术和标准的国际化应用,加快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全球配置,全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
(三)经济新常态
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是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作
出的重要判断,也是《政府工作报告》对做好今年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
各地各部门必须把推动绿色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因地制宜,切实发力,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双赢之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五、项目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39693.17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2557.6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379.6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2035.24平方米,根据测算:计容建筑面积54379.64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绿化面积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39693.17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购置生产及检测设备共计157台(套),设备购置费4758.91万元。
七、主要能源供应及节能分析
(一)主要能源供应
1、本期工程项目生产用电为三级负荷,年用电量795108.55千瓦?时,折合97.72吨标准煤。
2、根据测算年总用水量18673.21立方米,折合1.59吨标准煤,主要是生产补给水和办公及生活用水。
(二)项目节能分析
“商品混凝土生产建设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对生产工艺、电气设备、建筑等方面采取有效节能措施,年用电量795108.55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8673.21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99.31吨标准煤/年。
根据测算,达纲年综合节能量38.62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8.70%,因此,该项目属于能源利用效果较好的项目。
(三)产业节能“十三五”发展规划
提升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节能监察机构、重点企业的贯标意识和能力,是落实节能与绿色标准作用的关键。
结合节能与绿色标准更新情况,重点针对钢铁、石化、建材、有色金属、轻工、纺织、电子等行业,充分发挥地方节能监察机构的作用,通过编制培训教材、开展现场培训、建设网上培训平台等手段,加强对节能管理人员、节能监察人员、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的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