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管理制度
手术部位术前标示是避免术式错误的有效屏障,也是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的重要举措。
为严格防止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特别是对具有对称脏器和肢体实施的手术,杜绝严重医疗事故的发生,准确无误的完成手术操作和治疗,制定本制度。
一、标示原则
(一)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术前讨论制度》及《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所有手术前均应在切口部位做标记;
(二))对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记。
具体包括: 1左右脑手术
2.左右耳手术
3.左右眼手术
4.左右侧颈部手术
5.左右侧乳房手术
6.左右侧胸腔手术
7.左右上肢术
8.左右下肢手术
9.左右侧肾脏手术
10.脊椎融合手术
11.周边血管手术
12.其他需做以上手术部位,不管是否有伤口、纱布、石膏、牵引等,均需执行手术部位标记。
(三)凡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手术者,手术标记执行率应达到100%。
二、标示时机
(一)急诊患者:由经治医师诊治后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方可实施标记。
(二)住院患者:手术前一天由经治医师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方可实施标记。
三、标示过程:
(一)所有标示行为均需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标示实施者:患者经治医师;
(三)标示工具:统一选用不掉色的黑色标记笔;
(四)标示方法:
各专科标示符号及要求如下:
1.普外科—一以“一”号或手术切口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记于相应手术部位体表。
2.泌尿外科一一以“一”号,或者“R”、“L”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记于手术部位体表,如“膀胱、前列腺”等部位,标示于耻骨区体表。
3.会阴部经自然腔道或窦道手术(NOTES手术)在耻骨联合上方用长约3-5cm“↓”标示。
4.骨科―一用记号笔在手术切口旁4-5cm处,做识别标识;手术为开放性骨折(或其他外伤)以包扎或固定侧作为标识。
5.妇产科一一开腹手术纵切口在下腹正中线用“|”标示,横切口用“一”标示,双侧结构标明“R”、“L”。
6.神经外科、整形科和心外科—一用记号笔沿手术切口划线为标记,标示于患侧头皮或手术部位体表。
7.胸外科——以“—”号作为识别标识,用记号笔标示于患侧腋中线,若病变位于纵膈,如需劈胸骨,用记号笔标示于胸骨正中;如需使用胸腔镜,则用记号笔以“+”号标记胸腔入路侧。
8.耳鼻喉科一—用记号笔标示于手术侧体表,分别以“T”(代表喉),“E”+“LR”(代表左/右耳),“N”+“L/R”〔代表左/右鼻)标记。
9.眼科——用记号笔沿着手术侧眉弓划线作为标记。
10.口腔科―一以口裂线及面部中线为坐标,分四个象限,“一”标示于同侧的上唇或下唇,必要时注明齿号;或者以手术切口作为标示。
11.所有腹部腔镜手术和介入手术在体表入路部位以“+”号标记,涉及双侧结构的还应在手术体表部位注明“R”或“L”。
12.当患处有纱布、石膏、牵引等,统一标注位置为包扎物上方4-5cm,并注明“LR”侧。
四、手术部位辨认说明
(一)确保患者送达手术室时,已经做好手术部位(或切口)标
示;
(二)病人送达手术室时,由对接护理人员再次确认手术部位(或切口)标示;
1.意识清醒的病人,请病人说出即将执行手术的部位,护理人员核对手术病人交接单及确认手术部位标示是否正确。
2. 未成年、老年人或意识不清者,请病人家属说出即将执行手术的部位,护理人员核对手术通知单及确认手术部位标示是否正确。
3.资料不完整时,及时联络经治医师,完成手术部位(或切口)标示工作。
4.未标示者拒绝接入手术室。
(三)手术室巡回护士应再次重复进行上述过程;
(四)正式手术前,主刀医生、手术助手、麻醉人员、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共同再次辨认手术标示以确保手术部位的正确。
五、医务处定期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凡涉及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手术者,手术标记执行率应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