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高考表格型化学实验选择题

2015年高考表格型化学实验选择题

2015届高考化学复习卷-专练表格型化学实验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 )编号实验操作目的A取4 g NaOH加入96m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配置4% NaOH溶液B 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避免造成误差,使滴定结果偏低C 向CH3COONa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热证明升高温度能促进CH3COONa水解D 向盛有铜片的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加热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2、下表中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操作和现象结论A 向纯碱中滴加足量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溶液变浑浊酸性:盐酸>碳酸>苯酚B 取某溶液少量,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2-4C 取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加稀硫酸酸化,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该Fe(NO3)2试样已经变质D 在新制的银氨溶液试管中加入适量葡萄糖溶液,振荡、水浴加热,试管内壁附着一层银白色金属葡萄糖是还原性糖3、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内容结论A 某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物质一定是氨气B 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该溶液一定含有大量碳酸根离子C 测定同浓度Na2CO3和Na2SO4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碳元素非金属性弱于硫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FeCl3饱和溶液,搅拌并继续煮沸出现浑浊制备Fe(OH)3胶体4、下列实验现象、操作或反应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操作或反应解释A.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铝箔对熔化的铝有吸附作用B.向滴有稀硫酸的热淀粉液中滴加碘水,液体呈蓝色淀粉在此条件下未水解C.向盛有足量Zn和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形成锌铜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D.鸡蛋清溶液遇乙酸铅溶液会产生沉淀蛋白质发生盐析5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6、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向盛有10滴0.1 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 mol·L-1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证明AgCl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1 mol·L-1 Na2S溶液B向2mL甲苯中加入3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向2mL苯中加入3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证明与苯环相连的甲基易被氧化C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验证淀粉已水解7、下列反应中,相关示意图错误的是( )A B C D将二氧化硫通入到一定量新制氯水中将氨水滴入到一定量氯化铝溶液中将铜粉加入到一定量浓硝酸中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氯化铁溶液中8、.由下列实验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结论A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Cl2是电解质B 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BaSO3不溶于强酸C 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结合H+的能力:CO2-3<AlO-2D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非金属性:P>N9、下列实验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结论能组成Zn-Cu原电池能证明非金属性Cl>C>Si白色沉淀为BaSO3说明反应2NO2N2O4(无色)ΔH>0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了NH4Cl固体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是一种可溶性碱11、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B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血红色。

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D 向试管中的溶液加NaOH加热,将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该溶液中一定含NH+412、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温度、压强对可逆反应A(g)+B(g)C(g)+D(s)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恒温条件下,往一个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和1 mol B,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量浓度为[浓度1]。

然后改变外界条件又做了两组实验:①只改变体系压强;②只升高温度;分别测得新平衡容A B C浓度1 0.05 mol·L-1 a mol·L-10.05 mol·L-1浓度2 0.078 mol·L-10.078 mol·L-10.122 mol·L-1浓度3 0.06 mol·L-10.06 mol·L-10.04 mol·L-1浓度4 0.07 mol·L-10.07 mol·L-10.098 mol·L-1请找出实验操作①②与实验数据[浓度2]、[浓度3]的对应关系,并分析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由[浓度3]与[浓度1]的比较,可判断出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由[浓度2]与[浓度1]的比较,可判断平衡移动的原因只是②C.[浓度1]中a=0.05D.该组某学生在实验①过程中,测得各物质在某一时刻的浓度为[浓度4],与[浓度2]比较,可发现该同学在测定[浓度4]这组数据时出现了很大的误差13、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将苯和浓硝酸混合后加热B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氯化钠杂质向含有氯化钠杂质的硫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C 制备Fe(OH)3胶体 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 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D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向盛有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铜片1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及现象结论A 将少量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蔗糖变黑体积膨胀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 葡萄糖与新制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 葡萄糖中含有醛基C 分别点燃集气瓶中的乙烯和乙炔,乙炔产生的黑烟更浓乙炔的含碳量高于乙烯 D溴乙烷与NaOH 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KMnO 4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产生的气体为乙烯15、右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可控制生成乙炔的速率B. KMnO 4酸性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C. 用Br 2的CCl 4溶液验证乙炔的性质,不需要除杂D. 将纯净的乙炔点燃,有浓烈的黑烟,说明乙炔不饱和程度高大 16、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现象正确的是17、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除杂及收集装置如图所示。

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是选项 a 中物质 b 中物质 c 中物质d 中收集的气体A 浓氨水 CaO 浓H 2SO 4 NH 3B 浓硫酸 Na 2SO 3 浓H 2SO 4 SO 2C 饱和食盐水 电石 CuSO 4溶液 CH≡CHD 浓盐酸 MnO 2 饱和NaCl 溶液 Cl 218、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肯定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结论 A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非金属性:XYZ实验现象A 苯酚浑浊液 NaOH 溶液盐酸 浑浊液变澄清,后又变浑浊B FeCl 3溶液 KSCN 溶液 饱和KCl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后颜色加深C KI 溶液 足量氯水 乙醇 溶液变为黄色,后溶液分层,上层为紫红色,下层为无色D 3SO 2Na 溶液 2)3Ba(NO 溶液 盐酸 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有大量气体生成 Y—Z X1920.(3. (2013年东城区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装置海淀一模11.实验:①向2 mL 1 mol·L-1 NaBr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溶液变为黄色;②取①所得溶液滴加到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③向①所得溶液继续通入氯气,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仅根据实验①能说明还原性:Br- > Cl-B.仅根据实验②能说明氧化性:Br2> I2C.上述实验验证了Cl2、Br2、I2的氧化性相对强弱D.向实验③所得溶液中加CCl4,充分振荡,下层为橙红色怀柔一模7. 在实验室,称取一定量的粗盐经溶解、过滤、结晶等操作,可得到较纯净的食盐。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不规范的是石景山一模12.现有一Na2SO3、Na2SO4混合物样品ag,为了测定其中Na2S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A.将样品配制成溶液V1L,取其中25.00mL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消耗标准KMnO4溶液V2mLB.向样品中加足量H2O2,再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bgC.将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cgD.将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NaHSO3的洗气瓶、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I、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II,测定干燥管I增重dg顺义一模10. 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B.按装置②所示的气流方向可用于收集H2、NH3等C.用图③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D.用图④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通州一模7.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A.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B.实验室制取氨气C.配制银氨溶液D.实验室制乙烯水滴加2%的硝酸银溶液1mL 2%稀氨水西城一模8.用下列各组仪器或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组:制备少量乙酸乙酯B.b组:除去粗盐水中的泥沙C.c组: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D.d组:配制100 mL 1.00 mol/L NaCl溶液西城一模12.欲检验CO2气体中是否含有SO2、HCl,进行如下实验:①将气体通入酸化的AgNO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a;②滤去沉淀a,向滤液中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