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化施工方案

标准化施工方案

目录 (1)1总则 (2)1.1 目的及适用范围 (2)1.2 编制依据 (3)1.3 章节划分 (3)2 施工准备 (3)2.1 施工场地布置 (3)2.2 技术资料准备 (4)2.3 基本要求 (5)3 桥梁基础及下部结构 (5)3.1 钻孔灌注桩 (5)钢筋笼机械连接施工工艺 (8)成孔检测与终孔 (12)3.2 承台 (15)3.3 墩柱、盖梁 (16)3.4 桥台 (20)4 上部结构 (21)4.1 预应力空心板梁施工(先张法) (21)4.2 预制板梁安装 (24)4.3 现浇箱梁 (26)气体保护焊施工工艺 (33)4.3.4 CO24.3.7全自动智能张拉施工工艺 (39)4.3.8预应力管道真空压浆 (45)4.4 钢箱梁施工方法 (52)5.总体、桥面系及附属工程 (56)5.1 桥面铺装 (56)5.2 护栏 (59)5.3 伸缩缝 (61)1.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提高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大道暨南湖路快速路工程WZNH-LQ02标高架桥梁施工质量,规范桥梁施工各项工序操作,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实现吴中区吴中大道暨南湖路快速路工程WZNH-LQ02标高架桥梁施工标准化,克服质量通病,促进吴中区吴中大道暨南湖路快速路工程WZNH-LQ02标高架桥梁施工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编制本标准化施工工艺。

开展施工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工地标准化、施工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专业包含道路、桥涵等工程。

1.1.1工地标准化工地标准化主要包括驻地和施工现场的标准化。

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施工、试验室及施工便道,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施工管理效率。

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各类拌和站、钢筋加工场地和材料存放场地,实现混合料(混凝土)集中拌制,钢筋集中加工,充分发挥集约化施工的优势,规范施工现场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按照标准化要求规范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识及其他各类临时设施设置,消除隐患,文明施工。

1.1.2施工标准化按照规范要求,结合苏州市实际情况,细化路基、路面、桥涵等各项工程的施工标准化要求,优化施工工艺,严格工艺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实体工程质量。

规范质量检验与控制,强化各类验证试验和标准试验,做到检测项目完整齐全、检测频率符合要求、检测数据真实可靠。

加强对隐蔽工程、关键工序的过程控制和验收,确保工程各项指标抽检合格率达到规范要求。

1.1.3管理标准化严格执行公路建设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在工程管理中查找薄弱按照规范要求,结合苏州市实际情况,细化路基、路面、桥涵等各项工程的施工标准化要求,优化施工工艺,严格工艺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实体工程质量。

规范质量检验与控制,强化各类验证试验和标准试验,做到检测项目完整齐全、检测频率符合要求、检测数据真实可靠。

加强对隐蔽工程、关键工序的过程控制和验收,确保工程各项指标抽检合格率达到规范要求。

1.2 编制依据1.2.1现行交通部公路桥梁设计、施工规范、验收等相关标准。

1.2.2苏州市有关施工管理、技术文件及一级指相关要求。

1.2.3本行业通行的和先进的工艺和管理方法。

1.3 章节划分1.3.1本指南共5章,分为总则、施工准备、桥梁基础及下部结构、上部结构、桥面系及附属。

1 基础及下部结构分为钻孔灌注桩、承台、墩柱、盖梁和桥台。

2上部构造分为预制板梁施工(先张法)、现浇箱梁施工。

3总体、桥面系和附属工程分为桥面铺装、护栏、伸缩缝、搭板等。

2 施工准备2.1 施工场地布置2.1.1总体施工平面布置原则1. 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平面布置应紧凑合理。

总平面布置应体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节约用地、整齐划一、环保节能。

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畅通。

3.施工区域划分和场地的确认应符合施工流程的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

4.充分利用原有道路、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

5.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6.符合安全防火和劳动保护的要求。

7.符合文明施工、绿色环保的要求。

2.1.2总体施工平面布置内容施工平面布置:1. 征地界内及附近已有的地上、地下建筑物及其它地面设施的位置和尺寸。

2. 现有线路方向和位置里程及与准备施工项目的关系。

3. 新建线路中线位置及里程、桥涵、隧道等结构物的位置及里程、因施工需要临时改变的施工便道位置;需要拆迁的建筑物;需要迁移的地下管线等障碍物。

4. 取土和弃土场位置。

如取土和弃土场离施工现场较远时,在平面布置上无法标注时,可用箭头指向取土和弃土场方向并加以说明。

5. 主要加工场区位置:混凝土搅拌站等;临时设施位置,包括: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实验室、钢筋加工场地及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的仓库和生产工艺设备场所;各种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仓库和堆放场地的位置。

6. 水源、电源、配电房、变压器位置,临时给排水管线和供电、动力设施。

标出既有的高压线位置、水源位置(既有水井)、既有的河流位置及河道改移。

7. 临时供电线(变电站)、供水、排水及其管线和临时通信线路等。

8. 标出施工队伍的驻地、生活区、项目经理部的位置,标出划分的施工区段。

标出各工区的施工范围。

9. 重点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布置,应根据现场条件并结合施工方案,在布置时应给予细化。

首先,确定生产生活办公区域,各区域划分应有明确界限;第二,突出主体工程施工部署,确定施工辅助设施及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位置;第三,确定搅拌站位置及集料棚、仓库、预制构件厂、构件成品、原材料堆放位置;第四,运输主干道和引入便道位置;第五,水、电、通信管线位置;第六,场内排水、污水循环系统布置。

2.2 技术资料准备2.2.1在开工前,应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审图和现场核对,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请设计单位解决,并做好设计图纸技术交底。

2.2.2完成试验室组建及临时资质申报和材料的招投标及试验、砼配合比的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报批。

2.2.3承包人接桩后,应在15天内完成导线、水准点的复测、原地面复测和加密测量工作,并做好各桩点的保护措施直到工程竣工。

2.2.4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承包人在签订合同协议书后的28内完成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包括详细的施工组织、现场布置、施工方案、工程进度计划、资源供应计划、资金流量计划、质检体系与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体系与安全保证措施、廉政建设、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等。

2.2.5总体开工报告开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报批,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组织机构、质保体系、安保体系的建立和劳动力安排,材料、机械及检测仪器设备进场情况,水电供应,临时设施的修建,施工方案准备情况等。

2.2.6分部、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14天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开工报告,其内容包括:施工地段与工程名称;现场负责人名单;施工组织和劳动力安排;材料供应、机械进场等情况;材料试验及质量检查手段;水电供应;临时工程的修建;施工方案进度计划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等。

2.2.7实行工程首件制每首件分项工程完工后,应由总工室组织进行质量状况、工艺细节分析,找出施工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形成正式书面报告后方可进行批量施工。

2.2.8各种专项技术交底的下发及培训工作根据施工内容分类编制专项技术交底,下发到各级管理部门及施工班组,并组织进行培训、学习,同时对交底内容要求必须有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3 基本要求2.3.1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有关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保证工程质量优良。

2.3.2施工每道工序必须严格实行检验制度,每道工序必须检验合格,资料签证完整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3.3应积极推广使用经过鉴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以加快实现公路桥梁施工现代化。

2.3.4应节约用地,并按国家有关规定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

2.3.5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对陆上和水上交通的影响,特别是主航道和陆上主要交通干线不得中断。

2.3.6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3.7桥梁工程交工前,应对临时辅助设施、临时用地和弃土等及时进行处理,做到工完场清。

3 桥梁基础及下部结构3.1 钻孔灌注桩3.1.1 施工前提条件1 有关技术文件和施工方案编制已完成并经审核批准。

2 施工技术人员与工人已全部到位,并进行技术交底,明确了质量、安全、工期、环保等要求;钢筋、水泥、砂、碎石、泥浆等材料均已到场并通过检验。

3 地下管线位置已经探明、地下障碍物已经清理完成。

4 施工放样已完成,并埋设护桩,且经过检验,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5 泥浆循环系统已完成,拌制的泥浆经检验符合规范要求。

6 按照设计资料提供的地层图,选用适当的钻机和泥浆;钻机就位前,应对施工场地与钻机座落处进行平整和加固,并对主要机具的安装,配套设备的就位及水电供应的接通等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现场配备一台发电机)。

7钢筋笼加工机具、班组已到位并完成现场钢筋笼制作技术交底。

8 砼施工配合比已调配完成,砼拌和站调试完毕,可随时供应砼。

9施工便道通畅,每个墩位设一处工作平台,须能满足钻机就位和吊放钢筋笼的平面要求和砼运送要求。

3.1.2 工序在施工前,承包人应编制工序流程图,作为各工序施工操作、保证施工进度的依据,并悬挂在现场。

钻孔灌注桩工序流程参照图3.1.1。

图3.1.1 钻孔灌注桩工序流程3.1.3 施工技术1陆上钻孔桩直接放样桩中心点,依据桩中心点在四周施放护桩;需搭设水上平台的桩基应先对护筒导向架进行精确放样,导向架内径一般较护筒外径大5cm。

护筒埋设后应核对位置,护筒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

2 钢护筒在普通作业场合及中小孔径条件下,一般使用不小于8mm厚的钢板制作;在深水、复杂地质及大孔径等条件下,应用厚度不小于12mm的钢板卷制,为增加刚度,可在护筒上下端和接头外侧焊加劲肋。

护筒顶部应设置护筒盖。

3护筒顶端高度及护筒的埋置深度应按规范执行。

4开钻前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人员现场书面通知班组,交待该机所钻墩台桩号、孔径、孔深、护筒顶至桩底深度等。

5泥浆1)泥浆的比重应根据钻进方法、土层情况适当控制,一般不超过1.15,尤其要控制清孔后的泥浆指标。

泥浆的具体性能指标参照规范(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简称规范,下同)。

2)泥浆用水使用自来水,没有自来水时,应进行水质检查,符合要求再使用。

3)在护筒底下的复杂覆盖层施工大直径钻孔桩时,选用泥浆应根据地质情况、钻机性能、施工经验等确定,宜参照钻井采用的泥浆或添加剂。

7软基段桥梁桩基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当桥两端处在软基段时,靠近预压的桩基不可先行施工,应待沉降观测稳定后(宜采取反压措施)再行桩基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