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编码: 520304
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
学时:64
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是运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全面传授运营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操作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是运输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与掌握的一项重要业务技能。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并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材与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教师与业界精英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相结合等原则,着力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和理论知识的拓展提高,加上课堂讨论、课外练习、小组研究,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与通信系统的相关知识,能够对城规交通的运营管理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行车效率,为将来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挥和管理设备维护等工作提供知识保障。

2、课程容及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和发展
本章课时:6课时
教学容
一、概述
二、世界轨道交通的发展概况
三、国城市轨道交通
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特征
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了解专业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
本章课时:6课时
教学容:
一、列车运行设备
二、客运服务设备
三、其他设备
教学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各种常用轨道交通设备的特点;掌握轨道交通设备的类型与原理。

2、使学生知道怎样能确保轨道交通设备可靠有效的工作。

第三章客运计划
本章课时:8课时
教学容:
一、客流计划
二、全日行车计划
三、车辆运用计划
四、列车开行方案
教学要求:
1、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客流、客流计划、行车计划等相关概念。

2、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中全日行车计划编制方法及列车开行
方案。

第四章列车运行图
本章课时:4理论课时+6个实践课时
教学容:
一、列车运行图的基本概念
二、列车运行图的图解表示与分类
三、列车运行图的要素
四、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五、列车运行图的检查与指标计算
教学要求:
1、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列车运行图的基本概念。

2、掌握列车运行图的表示与分类及编制要素。

3、掌握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与指标计算。

第五章列车运行调度指挥
本章课时:6课时
教学容:
一、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指挥
二、行车调度指挥工作
三、列车运行组织调整
四、运行质量分析
五、行车组织规章
教学要求:
1、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调度指挥的基本容及主要技术要求。

2、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调度指挥组织调整与质量分析。

第六章车站行车作业组织
本章课时:4课时
教学容:
一、车站行车技术设备
二、车站行车作业
三、车站施工作业组织
教学要求: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作业的技术设备、行车作业,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

第七章运输能力及能力加强措施
本章课时:4课时
教学容:
一、概述
二、通过能力计算
三、通过能力与使用通过能力
四、运输能力与加强措施
第八章轨道交通车场作业组织
本章课时:6课时
教学容:
一、车辆段及综合基地
二、车辆段及综合基地选址
三、车辆段检修作业
四、车辆运用整备设施
五、车场行车作业组织
第九章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管理
本章课时:4课时
教学容
一、客流预测与调查分析
二、客运服务特点与组织流程
三、轨道交通服务管理
四、轨道交通服务措施
教学要求:
1、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需要了解客流预测与调查分析的方法。

2、掌握客流服务特点与组织流程。

第十章轨道交通换乘枢纽
本章课时:4课时
教学容:
一、换乘枢纽概述
二、轨道交通枢纽概述
三、轨道交通枢纽运营管理
四、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的衔接布局
教学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换乘枢纽的基本概念。

2、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换乘枢纽的运营管理及衔接布局。

第十一章轨道交通及事故处理
本章课时:4课时
教学容:
一、事故的影响因素
二、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类
三、事故处理
四、安全运营控制体系
五、事故处理预案
教学要求:
1、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事故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事故处理的方法。

第十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制与投融资
本章课时:2课时
教学容:
一、经济属性
二、管理体制与经营模式
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融资
四、轨道交通领域的融资手段
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现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的现状。

课时计划分配
本课程共64学时。

理论知识讲授58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其作业不占学时。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以帮助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主要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设备,并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概念为原则,达到理论部分深入了解、技能部分广泛认知的教学目标,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积累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后续的、各个方向的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的目的。

2、技能目标
本课程紧扣高职高专教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目标,紧紧把握基本
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并重点突出应用性,教会学生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只动脑、不动手,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3、职业素质目标
从以下几方面容供参考:
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训,能够爱岗敬业,积极主动工作,养成遵守操作规程,工作整洁、有序、爱惜仪器设备的良好习惯,能认真负责、实事、坚持原则、一丝不苟的依据标准进行操作,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遵守劳动纪律,注意安全,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协作精神,坚持努力学习,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勤奋工作的基本素质。

三、课程容标准
本课程共64学时。

理论知识讲授58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其作业不占
实践教学安排
项目:完成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目标
编制某轻轨线路A-a区间运行图
(上行方向)A---H站(单位:分、秒)
列车折返时间4分钟,商务运营时间6:00—12:00,恰逢7:00—9:00为高峰时段,发车间隔为5分钟,平时的发车间隔为8分钟。

根据已知条件画出6:00—12:00的列车运行图,并请在图上注明列车交路。

四、课程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情况
五、实施建议
1.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广泛应用到教学中,
重点得到突出,难点得到化解。

让学生完成虚拟设计,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

2.学习方法:理论理解,实验总结
3.教材编写选用:高职铁路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何静著,中国铁道出版社。

参考教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国宝著,中国铁道出版社。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设备的运用》费安萍著,西南交大出版社
4.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我校城市轨道自动控制实验室和砂盘,网
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教师与学生可实现互动,学校硬件环境完全能够支持网络教学。

5.教学条件:校城市轨道综合实训室、多媒体教室
6.教学评价、考核要求:平时考核20%+闭卷笔试80%评定,达到95%过关率
六、其他说明
教学中应积极进行教法改革,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等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执笔人:
审核人:
所属部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