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网讯】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增长,一批本土企业迅速成长,这些本土集成电路企业大多是以产品替代策略为主发展起来的,在国外同行已有知识产权布局非常完善的市场环境下,了解知识产权状况,有效规避知识产权侵权,对本土企业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复旦微电子副总工程师沈磊:策略性保护政策很重要
由于我国集成电路业早期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没有与国际接轨,而且其市场占有率还不足以影响国外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国内企业在产业发展初期一般采取产品替代为主的开发路线,知识产权问题还不很突出。
现今,随着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集成电路企业已逐步从替代产品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开发转型,无论制造还是设计都走向更为开放的环境,开始与世界真正接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知识产权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了。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面临的课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如何合理、合法及规范地应用他人的知识产权,另一个是如何合理、有意识、有策略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由于我国集成电路业是正在发展的领域,因此,策略性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今天我们如何规避一些知识产权侵权呢?
首先,在规划技术和产品时,要把知识产权作为新产品或新技术方案中的重要元素去策划,不要等发生问题后,再做亡羊补牢的事情。
知识产权究其实质实际上是知识资产受法律保护的权益部分,主要有五种表现形式,分别是专利、版权(布图设计)、商标、商业机密和半导体掩模版。
集成电路产品或技术在其规划阶段一般比较关注的是专利。
因此在集成电路产品或技术规划初期,要进行专利查新,对同类和相似产品或技术进行分析,分析他们用到的技术和专利,这对以后规避知识产权侵权,以及更有效规划产品今后的技术实现路线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而且,这一工作要在企业内部形成长效机制。
其次,要利用专利的区域性,加快国内专利的布局,保护内销市场。
由于专利、布图设计都具有区域性,而欧美公司的专利布局大部分还是在欧美地区,因此,我国的专利布局还是大有可为的。
目前,我们注意到,很多国外公司开始在中国大量申请专利,而且这方面的脚步越来越快,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也要加快在国内知识产权的布局。
第三,要合理规避知识产权。
由于所申请的专利可能就是一个想法,一种原理,如果在实际操作中某项已公布的专利从技术的角度完全规避过去存在一定难度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我们要考虑与专利持有者洽谈购买专利许可,以达到可以合法应用它的目的,但是这种情况必须仔细评估产品的成本投入。
在这方面,如果行业有组织、有序地作为统一规划的内容去谈判,这样谈下来的方案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