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气安全教育

燃气安全教育

化学爆炸: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 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如炸药的爆炸,可燃气体、液体 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等。化学爆炸是消防工 作中防止爆炸的重点。燃气爆炸一般是化学爆炸。
燃气的燃烧特性(四)
特殊的燃烧形式——爆炸
爆炸极限: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 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通常以体 积百分数表示。只有在这个浓度范围内,才有可能发生 爆炸。任何一种燃气都有相应的爆炸极限,天然爆炸浓 度极限为5%~15%
使用管道燃气注意事项(四)
• 8、使用燃气时,应开启通风设施换气或 开窗通风。使用燃气时家中须留人监管。
• 9、可以对怀疑漏气的地方可用肥皂水涂 在管道上接口处进行检查,如发现冒气 泡,则此处就是漏点,并立即拨打抢修 电话报修;严禁使用明火检查是否有燃 气泄漏。
使用管道燃气注意事项(五)
• 10、“燃气泄漏不要慌,快关阀门开开窗。” 发现室内燃气设施或燃器具异常、燃气泄漏、 意外停气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在 安全的地方切断电源;严禁动用明火;切勿使 用市内电话或无线电话、门铃;切勿触动任何 电器开关,并及时拨打抢修电话报修。如果事 态严重,应立即撤离现场,在安全的地方打 119电话报警。
自然给排气式 平衡式热水器
P
密闭式
强制给排气式 强制平衡式热水器 PQ(G)
燃气具安装特别注意事项(一)
1、管道燃气安装、维修、燃气具安装维修必须具有资质的 人员安装,其他人员不得进行。否则存在极大安全隐 患。
2、燃气具安装必须离开易燃易爆物体。燃气具需配置自动 熄火保护装置,自动熄火保护装置是燃气具行业常用 的安全设置,当燃气具因风吹、水溢或其他意外原因 导致熄火,熄火保护装置将自动切断燃气供应,从而 确保安全。不能借助打火机点燃燃气灶。
其中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家用瓶装气)最常用。
什么是天然气?
天然气是埋藏在地下的一种可燃气体,是以多 种低碳饱和烃为主的气体混合物。一种无色、无味、 无毒且无腐蚀性气体。
主要成分为甲烷(CH4),甲烷含量在90%以上, 含少量的二氧化碳、硫化氢、和微量的氦、氖、氩 等气体。
燃气的燃烧特性(一)
燃烧:同时放热发光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 燃气的燃烧是燃气与空气中的氧气产生的化学反应。人 们使用燃气就是利用燃气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的原理。 燃烧三要素——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3、熄灭附近一切火种。
燃气泄漏怎么办?(二)
4、燃气散发后,检查灶前阀、灶具开关是 否关好。
5、如发现燃气管道泄漏请到室外(安全地 方)打抢修电话6812508,情况严重时 需报110或119。打抢修电话时,应向值 班人员清晰讲明详细地址、事故情况、 联系人、电话,如在偏僻地方,应派人 在路口等候。
管道燃气安全常识
长汀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2014年月
燃气的分类
城市民用和工业用燃气一般都是混合气体。其可 燃组分可能有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和碳氢化合 物,不可燃组分可能有氮、二氧化碳等气体,此 外,还有少量氧气和微量杂质(硫化氢、焦油、 萘)。燃气是易燃易爆的物质。
按照其来源或生产方法大致可分成四类: 天然气、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和生物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掌控人心方位上 。23:10:2123:10:2123:10Thur sday, December 10,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1020.12.1023:10:2123:10:21December 10,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2月10日 下午11时10分20.12.1020.12.10
• 11、提醒家人注意:每次燃气使用完毕要关闭 燃气灶前阀,临睡前检查确保已经关闭燃气阀。 长期外出要关闭表前阀(户内总阀)。
燃气泄漏怎么办?(一)
1、管道燃气已经加有一种特殊臭剂,一旦 闻到该种臭味,首先关闭表前阀、灶前 阀,并立即开门窗通风。
2、切勿开、关任何电器或现场使用电话。如发觉或怀疑邻居燃气泄漏,切勿按门 铃,应敲门通知。
燃气的燃烧特性(三)
特殊的燃烧——爆炸
爆炸: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使 温度、压力急剧增加或使两者同时急剧增加的现象。爆 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物理爆炸: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者气体迅速膨胀, 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 炸。如蒸气锅炉、液化气钢瓶等的爆炸。

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020年12月10日 星期四 下午11时10分21秒23:10:2120.12.10

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 己专业 起来。2020年12月下 午11时10分20.12.1023:10Dec ember 10, 2020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0年12月10日星 期四11时10分21秒23:10:2110 December 2020
燃气具安装特别注意事项(二)
3、嵌入式炉具安装时必 须保持燃气管道经过的橱 柜通风,通风的目的一方 面是提供燃烧所需新鲜空 气补充,另一方面是一旦 燃气泄漏,能及时挥发出 来,家人能及时察觉,避免燃气在橱柜内聚集引发安全事故。
燃气具安装特别注意事项(三)
4、为保证安全,热水器不要安装在卫生间内, 只有平衡式热水器或强制给排气式热水器才允 许安装在卫生间内。平衡式热水器烟道安全密 封,与房间隔离;新鲜空气由屋外引进热水器 内,燃烧后的废气,则由特设烟道排出室外; 使用此类热水器,无需把窗户打开;目前普遍 存在将烟道式、强排式热水器安装在卫生间内, 需尽快更换。
燃气事故案例(三)
郑州清城美苑小区天然气爆炸原因 查明系未安装烟道胶管老化
5月15日,媒体报道了河南郑州市清城美 苑小区9号楼中发生天然气爆炸,导致住 户受伤住院。事故原因:6栋楼30户居民 家热水器存在安全隐患,使用直排式热 水器,胶管老化
禁止使用直排式热水器,胶管两年更换
2013-5-16郑州晚报
燃气具燃烧稳定性(五)
5、黄焰—不完全燃烧,火焰呈黄色、红色、黑色 当空气配比不够,风门开度太小、新鲜空气补充不
及时,就会产生不完全燃烧现象。火焰呈黄色、红色、 黑色。出现此现象时,应调大炉底的风门开度。
使用管道燃气注意事项(一)
• 1、牢记热线电话: 6812508
客户使用管道燃气有任何咨询、需 要维修、紧急抢修时,请及时拨打维修 热线6812508。
使用管道燃气注意事项(三)
• 5、为确保用气安全,严禁将有燃气设施 的房间改为卧室及堆放杂物
• 6、连接灶具的胶管必须采用合格产品, 建议长度不要超过2M,胶管易老化,建 议两年更换一次,建议使用不锈钢波纹 管代替胶管。
• 7、无检测合格标识或与气种不匹配的燃 气具禁止使用。必须购买经韶关市质量 检测所检测适配性认可炉具、热水器。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有毒性及不易察觉。
燃气具燃烧稳定性(三)
3、回火
火焰经出火孔回缩到燃烧器头部内或 在喷口处燃 烧。会产生爆声和噪声和不完全燃烧,释放大量的有 害气体。出现此现象时, 应调小炉底的风门开度。
燃气具燃烧稳定性(四)
4、离焰
火焰脱离燃烧器出口,在一定距离以外燃烧,若 气流速度再增大火焰被熄灭,则称为脱火。这是极危 险的燃烧,会使大量有毒燃气散逸在空气中,极易形 成爆炸性气体酿成事故。 出现此现象时,应调小 炉底的风门开度。
燃气具安装特别注意事项(五)
6、燃气具、热水器判废年限应为8年,燃气热 水器检修后仍有“燃烧工况严重恶化”,烟气 一氧化碳含量达不到要求;燃烧室、热交换器 严重破损和火焰外露;漏水漏气现象,予以判 废。
7、燃气种类不同必须使用不同的燃气具,所以 瓶装液化气炉具、热水器不能使用于管道燃气, 否则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 据调查,近期因天气较冷,5人在使用煤气热 水器洗澡时窗户紧闭,导致室内空气流通不畅 ,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而身亡。 从案例来看,此类事故多发生于自建房或出租 屋内,尤其租住屋为事故易发部位。使用煤气 时要谨记安全,尤其是在使用热水器前要检查 煤气管道有无泄漏,安装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要保持室内的通风状况良好,一旦发生煤气泄 漏,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要立即关闭燃气 总阀门,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并且到室外致电 抢修电话

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 了下一 次更好 的自己 。20.12.1020.12.10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3:10:2123:10:2123:1012/10/2020 11:10:21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2.1023:10:2123:10Dec-2010-Dec-20
使用管道燃气注意事项(二)
• 2、室内装修前,应检查燃气管道阀门是否处 于“关闭”位置,并通知装修工人不得打开该 阀门。
• 3、不要私自拆除、改装、迁移燃气管道及设 施,不要在燃气设施上吊挂杂物。装饰时不要 将燃气表、燃气管道进行密闭包装。家庭装修 时暗埋燃气管道非常危险。
• 4、装修时不可将电线(明、暗)及电源插座 装在燃气管道附近,应保持与燃气管线水平间 距明的25厘米、暗的5厘米、电源插座15厘米
燃气具燃烧稳定性(一)
1、完全燃烧
燃气燃烧时,环境提供助燃空气量足以令 可燃气体燃烧,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份,是最 理想的燃烧工况。火焰呈透明的蓝色。
外焰
内焰
燃气具燃烧稳定性(二)
2、不完全燃烧的危害性
燃气燃烧时,环境未能提供足够助燃空气 令可燃气体燃烧,除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份外, 还产生一氧化碳。
如果燃气泄漏,与空气混合后,就非常容易达到爆炸 极限。遇到引爆源就会发生爆炸。因此防止燃气泄漏是 避免爆炸发生的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