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国际标准和国外的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简介
1.5.2国际标准和国外的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简介
目前各主要工业国家通用的变形铝及铝合金的状态代号和铸造铝合金(包括铝锭)的状态代号,基本上是以美国国家标准ANSI H35.1(M)《铝合金牌号和状态代号》为基础的,而ANSI标准的这个状态代号系统是引用美国铝业协会(AA)的状态代号系统。
因此,凡适合此标准的状态代号均在美国铝业协会注册登记。
各国所用的铝及铝合金的状态代号,有的是完全采用AA系统的表示方法,有的是采取改编或补充的方式。
我国已于1996年对变形铝及铝合金的状态代号采用了国际通用的表示方法。
据统计,采用这类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系统的国家还有: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捷克、丹麦、德国、芬兰、法国、希腊、爱尔兰、冰岛、意大利、日本、卢森堡、马尔他、荷兰、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西班牙、英国和美国。
另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欧洲标准(EN)和欧洲空间结构材料协会(AECMA)也基本采用这类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系统。
可见,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现将国际标准和主要工业国家的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汇总于表1-13,铸造铝合金状态代号汇总于表1-14。
美国ANSI H35.1(M)《铝合金牌号和状态代号》的标准中包括变形和铸造铝合金两部分,但状态代号“H”,仅用于变形铝合金。
现对其简介如下:
变形铝合金的状态代号,是在合金牌号后面用短横线来连接这两部分。
状态代号由基础状态代号加数字组成。
基础状态代号用字母F,O,H,W,T表示,后接的一位或几位数字,表示基础状态的再细分。
基础状态代号采用的字母:
F 制造状态:不规定力学性能,不特别控制工艺过程。
O退火状态:为获得最低的强度。
O1高温退火后缓慢冷却。
O2机械热处理:为超精细成形用。
O3均匀化处理。
H 加工硬化状态(仅对变形产品):H后面通常连接二位或多位数字,其中第一位数字(表示基本处理状态):1一单纯加工硬化;
2一加工硬化及不完全退火;
3一加工硬化及稳定化处理,仅适用子加工硬化后在室温下逐渐时效软化的合金;
4一加工硬化及喷、涂层处理。
第二位数字(表示加工硬化程度):
1一约1/8硬化;2一约1/4硬化;4一约1/2硬化;
6一约3/4硬化;8一完全硬化;9一超硬化(特殊用途);
3,5,7一表示半成品状态。
第三位数字:表示两位数字状态的改变。
例如:代号H34,表示加工硬化及稳定化处理,1/2硬化。
代号Hx x5,表示加工硬化,用于焊管。
W 固溶处理状态:是一种不稳定状态,仅适用于固溶处理后在室温自然时效的合金,只有能具体指出自然时效的时间才使用这种符号,例如,WI/2h(小时)。
T 热处理后的稳定化状态(不同于F,O或H状态):可进行(或不进行)补充的加工硬化。
在T字母的后面总是连接着一位或几位数字。
其中
第一位数字(表示基本处理状态):
1一由高温成形过程冷却,然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2一由高温成形过程冷却,经冷加工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3一固溶处理后进行冷加工,再经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4一固溶处理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5一由高温成形过程冷却,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6一固溶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7一固溶处理后进行过时效的状态。
8一固溶处理后经冷加工,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9一固溶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然后进行冷加工的状态。
10一由高温成形过程冷却,进行冷加工,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仅美国ANSI系统有此代号)。
附加数字:是表示基本处理状态(T1~T9)的再细分。
基本处理状态是相对于原始T状态,表示产品的重要特征。
这些附加数字适用于下列的一种或多种状态。
①固溶处理后再(或)进行沉淀处理。
②固溶处理后的冷加工程度。
③消除应力作业。
例如下列代号表示的状态:
T31——固溶处理后进行约1%变形冷加工,再经自然时效。
T3510——固溶处理后经过控制拉伸量来消除应力,再经自然时效。
该产品经拉伸后没有进一步矫直。
T3511——同T3510固溶处理后消除应力,但拉伸后经过少量矫直达到标准误差要求。
T73——固溶处理后进行人工过时效,以获得最佳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T7 x——包括T79,T76,T74和T73。
T79是该系列中强度最高产品,但断裂韧性和抗腐蚀性能最差。
附件
0024-1.gif( 42.33 K)
2009-2-23 14:27:25
0025.GIF( 63.49 K)
2009-2-23 14:27:25
0026.GIF( 62.17 K)
2009-2-23 14:27:25
0027.GIF( 21.88 K)
2009-2-23 14: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