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冠脉搭桥护理查房

冠脉搭桥护理查房


11-24心律失常:与心肌排血量 减少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心律失常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缓解。 护理措施: 1.当心律失常发作导致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时采取半卧位,避免左侧 卧位。 2.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予以心电监护,注意用药前,用药过程 中,及用药后的心率,心律的变化,以判断疗效和有无不良反应。 3.遵医嘱按量给予抗心律失常的药物(NS20ml+西地兰0.2mg)静推, 静推速度宜慢,一般控制在5-15min内注完。 4.予以面罩吸氧6L/min,保持情绪稳定。 5.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药物反应,防止过量或严重的毒副作用的发 生、 6.积极配合抢救,建立静脉通道,备好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及抢救药物, 除颤仪,临时起搏器等。 护理评价:11-24患者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心电监测示窦性心律。
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左回旋支
左前降支
冠状动脉搭桥护理查房
内容



学习冠状动脉基础知识 简单介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搭桥) 冠脉搭桥护理诊断
冠状动脉循环特点
1. 解剖特点
2. 血流特点
灌注压高,血流速度快 血流量丰富 随心肌收缩呈时相性变化
解剖特点

心肌的血液供应来自于主动脉根部的 左右冠状动脉,经小动脉、毛细血管、 小静脉最后经冠状静脉窦或心前静脉进 入右心房,冠状动脉在心外膜中的分支 常常垂直穿过心肌层在心内膜中分支。 这种结构特点使这些血管在心肌收缩时 易受到挤压致血流量减少,甚至中断血 流。
术毕 转入ICU继续治疗,于11-19安返病房,神志清楚 ,予以半卧位, 面 罩吸氧6L/min,持续心电监测,颈静脉在位通畅,心包,纵膈引流管 一根,引流通畅,引流出血性液,胸腔闭式引流管一根引流通畅,引 流出血性液,保留导尿通畅,色淡黄,左下肢敷料绷带加压包扎固定 良好,足背动脉搏动好,记录24小时出入量。 术后遵医嘱予以抗炎抗感染,化痰,维持水电解平衡,二甲双胍+瑞格列 奈控制血糖, 与11-19 14:20拔出心包,纵膈引流管,11-21拔出胸腔闭式引流管。 11-24 08;35患者诉头晕,出汗较多,胸闷,心慌,心率91-144次/min 血 压72-103/35-70mmhg,遵医嘱应用NS20ml+西地兰0.2mg缓慢静推, NS20ml+多巴胺200mg以5ug/kg/min持续泵入,速尿10mg静推, 效 果差,遵医嘱再次转入ICU继续治疗。 11-25 安返病房 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主诉。
临床表现
心肌梗塞临床表现:
疼痛部位、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 程度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休息或服用 硝酸甘油不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大汗淋 漓,恐惧,濒死感。发热、心动过速、白细 胞及中性增高,血沉快。恶心、呕吐、上腹 胀痛,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
治疗

介入支架手术

外科搭桥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1-27排尿障碍:与前列腺肥大 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排尿顺畅。 护理措施: 1.发现患者排尿障碍,立即汇报医生,明确排尿障碍的类型,原因,行 保留导尿术。 2.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有效引流。 3.观察患者每小时尿量,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 4.定时开放导尿管,训练膀胱括约肌的功能。 5.在无菌条件下,每日更换引路袋,做好会阴护理bid,使用洁悠神。 护理评价:11-27患者排尿顺畅。
术前护理诊断
11-19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
护理目标:患者未发生心肌梗死。 护理措施: 1.控制体重,指导患者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的饮食,多食蔬菜, 及粗纤维类的食物,适量水果,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2.适当运动,活动发生以有氧运动为主,运动强度最大时心率部超过 (170-年龄)次/min。 3.告知患者及家属过劳,过激动,饱餐,寒冷等刺激都可导致心绞痛,甚 至心梗的发生,应尽量避免。 4.经常巡视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当发现患者发生心绞痛时,遵医嘱立即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5.经常关注患者的心电图及各类心肌酶结果是否有异常. 护理评价:11-19:CK:261U/L 11-24:CK:49U/L CK-MB:3U/L 11-25:CK:65U/L患者未发生心肌梗死。
11-04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 缺氧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胸痛能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疼痛评分小于2分。 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 压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大汗,恶心,呕吐等。 2.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立即就地休息片刻。 3.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抗心绞痛的药物,用药后观察患者胸痛变化情况,如 15min不缓解,立即汇报医生处理。 4.给予患者氧气吸入6L/min。 5.安慰患者,解除不紧张情绪,减少或避免诱因。 护理评价:11-14:患者胸痛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疼痛评分小于2分。
病情资料
患者吴继忠,男,72岁,因“反复胸骨后不适半年余,加重三天”入院, 患者老年男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极高危,最高 180/100mmhg,平素服依伦平,倍他乐克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可, 二型糖尿病5年,口服太罗控制血糖,患者入院后偶发心前区疼痛, 遵医嘱服用速效救心丸可缓解。 入院查体:T36.8,心率68次/min,血压146/74mmhg, 术前予以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控制心率,扩张冠状动 脉及改善心肌代谢循环等对症治疗。 完善相关检查,于11-09在心内科行冠脉造影示 LM 末端90%狭窄 LAD 近中断90-95%狭窄 LCX 弥漫性近中断85-90%狭窄 RCA 近段75-80%狭窄 11-11由心内科转入我科拟行CABG,幻灯片 33 11-17全麻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用于修复或替换梗阻的冠状动脉,以 改善心脏心肌血供的手术。 手术方法为用移植的血管(常为大隐 静脉及乳内动脉)在主动脉及梗阻的冠 状动脉远端建立一条血管通路。

1.桡动脉—回旋支 2.乳内动脉—前降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大隐静脉—右冠
术后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血管痉挛 血运重建不全 心律失常 左心功能不全 术后出血 心包填塞 呼吸功能不全
术后护理诊断
11-19潜在并发症:出血,与手 术血管吻合口多有关
护理目标:如患者发生出血并发症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患者心包、纵 膈、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未出现心包填塞。 护理措施: 1.妥善安置心包,纵膈,胸腔闭式引流管,避免折叠扭曲受压或脱出。 2.保持各引流管通畅,每小时定时挤压,保持管道内负压促进引流,避免 血块堵塞,防止心包填塞及胸腔积液。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如胸引偏多,每小时大于100ml,应 配合医生维持血压稳定,使用止血药物,必要时手术。 4.如大量引流突然减少或停止,应观察有无心包填塞的症状。 5.每小时总结引流量,并仔细记录引流情况。 护理评价:11-21患者未出现出血并发症及心包填塞。
11-04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
护理目标:患者未发生高血压急症: 护理措施: 1.向患者阐明不良情绪可诱发高血压急症,根据其性格特点,提出改变不 良性格的方法(军人),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绪平和,轻松,稳定。 2.指导患者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依仑平,倍他乐克),不可擅自增减药 量,更不可突然停服,以免血压急剧升高,指导患者尽量避免过劳及 寒冷刺激。 3.定期检测血压,做到四定,一旦发生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呕吐, 大汗,视力模糊,面色及神智改变,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立即汇报 医生。 4.降压药物使用期间,注意观察疗效,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避 免出现血压骤降。 护理评价:11-04血压146/74mmhg 11-13血压140/62mmhg, 11-15血压130/70mmhg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高血压急症。
11-19低效型呼吸型态:与手术应激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能进行有效呼吸,呼吸道通畅,听诊肺部无明显湿罗音 护理措施: 1.观察病人有无发绀,鼻翼煽动,点头状或张口呼吸,注意观察病人呼吸 频率,节律,深度的变化,定时听诊肺部呼吸音并记录。 2.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保证足够的液体入量,预防脱水使痰液粘稠。 3.每2h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咳痰一次。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痰液粘稠遵医嘱予以兰苏+ 可比特2支雾化吸入tid,维持有效的氧气吸入。 6.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祛痰药物。 护理评价:11-21患者呼吸道通畅,听诊肺部无明显的湿罗音。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定义
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冠状动脉管腔狭 窄,甚至完全闭塞,使冠状动脉血流不 同程度的减少,心肌血氧供应与需求失 去平衡而导致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冠脉粥样硬化
最主要的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 形成的过程
类型



临床类型: 无症状性冠心病 心绞痛 心肌梗塞 缺血性心肌病 猝死
11-24有心脏组织灌注不足的危险: 与冠状动脉或移植的动脉痉挛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动脉痉挛改善,循环功能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 1.每小时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2.持续监测心率,血压,引流量的颜色,性质,尿量的变化,皮肤颜色 及末梢温度等,维持环境稳定。 3.保持静脉通畅,掌握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见 尿补钾。 4.严格监测电解质浓度,适量补充电解质,避免因利尿引起的电解质紊 乱。 5.遵医嘱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6.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变化,尿量小于30ml或小于2ml/kg/h时立即汇报 医生处理。 护理评价:11-24患者动脉痉挛改善,循环功能恢复正常。
11-16知识缺乏:与缺乏术前准备 的相关知识。
护理目标:患者1日内掌握术前准备的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知识缺乏的范围及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宣教。 2.告知患者禁食8h,禁饮4h。 3.遵医嘱术区备皮(胸部及双下肢),指导患者沐浴更衣,修剪指甲,练 习床上大小便。 4.指导患者呼吸功能训练及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并检查是否正确。 5.嘱患者预防感冒,保证充足的睡眠, 术日晨取下所有饰品及义齿。 护理评价:11-17患者能够熟练掌握术前准备的相关知识,并能复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