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 P8 (单选)
答:《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参考模拟一单选2 2、马克思体系理论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 P9 (多选)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模拟一多选1 3、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P14 ( 判断、单选)
答: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4、哲学的基本问题 P28 (单选)
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参考模拟一单选3 5、物质的概念 P30 (名词解释)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参考模拟一名词1 6、联系的概念 P40 (名词解释)
答: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参考模拟一名词2 7、为什么说联系具有普遍性 P40 (简答题)
答:①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相互联系②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中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参考模拟一简答2 8、唯物辩论法的实质与核心 P43 (多选)
答:对立统一规律。
理由有三:
①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否了的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和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③给人们提供了认识时间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参考模拟一多选12 9、实践的概念与类型 P34-35 (名词解释、多选)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类型有三:①物质生产劳动时间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
参考模拟一名词2多选8 10、真理的概念,与谬论的区别 P71、75 (名词解释、多选)
答: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
参考模拟二名词1多选13 1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P77 (简答题)
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①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参考模拟二简答1 12、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P68-69 (单选)
答:①从实践到认识②从认识到实践
参考模拟二单选6 13、生产力的概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的原理 P100、102 (名词解释、单选)
答: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参考模拟二单选13 论述题另一种13条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名词解释)
答: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参考模拟二名词3 14、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价值量,价值规律 P144、145、147 (多选、单选、名词解释)
答: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价值规律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参考模拟三多选2 单选4 名词2 15: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P169 (单选)
答: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参考模拟三单选6 16、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P159 ( 单选、多选)
答: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参考模拟三单选11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P157 (多选)
答: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
❤小疯子编辑18、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及重大意义 P158 (单选)
答:根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而将其区分。
意义: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模拟三单选5 19、剩余价值 P157 (判断、名词解释)
答: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参考模拟三判断7 20、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P182 (判断)
答: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参考模拟四判断1 21、国家垄断资本的主要形式 P188 (多选)
答: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②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④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参考模拟四多选1 2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 P190 (多选)
答:①借贷资本输出②生产资本输出③产业资本输出
参考模拟四多选3
23、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P194 (名词解释、单选)
答: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
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表现有四:①生产的全球化②贸易的全球化③金融的全球化④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参考模拟四单选5 24、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有哪些 P198、201
答(方式一):经济变化: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③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政治变化:①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③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④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
参考模拟四简答1(方式二):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⑵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⑶社会阶层、阶
级结构的变化⑷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⑸政治制度的改变
❤小疯子编辑25、垄断,金融寡头的概念 P181 (名词解释)
答: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
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
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他们支配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
参考模拟四名词1、2 26、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 P214 (搞不明白这题的意义)
答: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
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衍生:空想的三个发展阶段①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②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
主义③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参考模拟四多选7 27、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P243 (单选)
答:参考 243-245页中“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参考模拟四单选12 28,、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P260 (多选)
答: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模拟四多选12 2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P154 (简答题)
答:(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
(2)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3)劳
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
资本
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的目的,就是要使雇佣劳动者为他生产出高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
余价值。
参考模拟三简答2 30、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P265-266 (简答题)
答: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能够实现,但这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其原因:第一,社会主
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
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模拟四简答3 31、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P255 (多选)
答: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
提高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