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8、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方式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11、社会革命根源于( )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1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B、思想发展史C、劳动发展史D、文化发展史16、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A、思想畴B、经济畴C、政治畴D、文化畴1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单项选择题答案]1、A2、C3、A4、D5、C6、D7、D8、B9、B 10、C 11、D12、C 13、D 14、C 15、C 16、B 17、C 18、B 19、A 20、C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2、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3、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4、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5、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 )A、它能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B、它属于上层建筑C、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6、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7、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展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8、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9、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 )A、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B、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C、社会形态是永恒的不变的D、社会形态是超社会的、超历史的10、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 )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11、“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C、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D、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12、科学技术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一观点表明( )A、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的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13、“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14、“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15、“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16、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17、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A、古为今用方针B、历史分析方法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阶级分析方法[多项选择题答案]1、ABCD2、CD3、ABCD4、ABCD5、ACD6、AD7、AB8、ABC9、AB10、CD 11、AB 12、BC 13、AB 14、ACD 15、ACD 16、CD 17、BD(二)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存在是指()A。
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2.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A. 制造使用工具B. 具有信仰C.具有思想意识 D.具有语言文字3.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地理环境的优劣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C.社会风气的好坏 D.人口增长的快慢4. 社会意识是()A.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B,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C.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D.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5.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A.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B.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C.法律思想、逻辑学、D.技术科学、哲学、艺术6.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围的是()A.法律思想、逻辑学、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C.自然科学、道德、D.法律思想、哲学、艺术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促进作用,是由于(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历史继承性D.它具有相对独立性8.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关系问题9.生产力畴反映的是()A.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D.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10.在劳动资料方面,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运输设备B.动力系统 C.传动装置D.生产工具11.生产关系畴反映的是()A.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12.生产关系各项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劳动的分工协作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1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A.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B.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C.社会化的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14.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15.国家政权属于()A.社会的上层建筑B.社会的经济基础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剥削阶级意志的表现16.“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一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没有差别B.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C.人的思想动机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D.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17.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